基于生态设计的住宅室内环境研究
2020-11-30徐雪媚李雪艳
徐雪媚 李雪艳
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住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在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中强调“生态设计”。其中,生态住宅的室内环境设计是实现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公民住宅的室内环境设计,包括空间环境设计、空气环境设计、热环境设计、声环境设计、光环境设计、室内外环境美化六个方面。通过对生态设计下的住宅室内环境体系展开研究,旨在促进生态环境住宅设计的发展,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现代住宅环境。
关键词 生态设计;住宅环境;室内设计
引用本文格式 徐雪媚,李雪艳.基于生态设计的住宅室内环境研究[J].创意设计源,2020(5):10-14.
Research on Residential Indoor Environ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Design
XU XUEmei,LI XUEya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have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re sidential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alling for emphasizing "ecological design" in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interior environment. Among them, the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of ecological residence is the key link to realiz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of citizen houses includes six aspects: space environment design, air environment design, thermal environment design, acoustic environment design, light environment design, and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beautific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sidential indoor environment system under ecological design, aim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housing design and design a more humane moder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desig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terior design
引言
从古至今,住宅对于人的生活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天有24个小时,而人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住宅里度过。所以,住宅室内环境设计的好坏与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越,人们对于食品、服装、住宅与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房屋的居住条件和设计理念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住宅的期待不仅仅局限于以往居住功能的齐全,而是更加关注住宅空间的生活体验、周边的环境质量和住户的审美需求等等。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必须对生态设计这一层面加以考虑,并着手建设住宅室内环境系统,设计一个高水平、高品质的生态居住环境。
一、生态住宅设计
(一)生态住宅室内环境设计理念
生态住宅是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以及尽可能少地产生污染物的住宅环境建设。在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下,他们认为生态住宅就是房屋周边绿化环境效果较好的住宅,这种想法并不确切。生态住宅可以说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策略,也可以说是基于节能和环境管理的环保项目。
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城市和工业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有无数不合理的居住环境情况,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在住宅室内设计方面,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大量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最知名的甲醛,它对于人体的伤害不言而喻。这些有害物质的使用不仅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一定威胁,所以基于生态设计的住宅室内设计亟不可待。这既顺应现代的社会发展趋势,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住宅的期许,更能够缓解社会的资源紧缺,为环境污染问题作出贡献,可谓是个一举多得的设计理念。
(二)生态住宅室内环境设计原则
生态住宅设计的目的是能够将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充分融入室外空间环境之中,使室内装修成果达到居住者的最佳理想需求,从而使室内的各个方面得以协调。
生态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主要应遵循的设计原则为“5R”原则,也就是“Reduce”减量原则、“Reuse”再利用原则、“Recycle”再循环原则、“Reorganize”再组织原则和“Rethink”再思考原則[1]。此设计原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追求生态和自然的设计思想,与现代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高度一致。室内环境设计师在进行生态住宅设计时,要根据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虑,才能够达到生态住宅设计的最佳效果[2]。总而言之,设计师需要综合考量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整合生态设计内容的所有方面。因而设计师要了解自然科学、社会、艺术和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相关的设计。设计师只有通过真正了解并组合运用这些方面的知识,才能设计出具有生态性的住宅室内环境。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光对于室内设计的重要性,建造一个生态的光照环境更是要考虑诸多因素,才能够既给居住者带来完美的居住体验,又能够节约能源,切实可行地履行“生态设计”的理念。
(三)室内外环境美化
协调、和谐、统一,是任何一种设计都该遵循的原则。对于生态住宅的整体环境设计来说,生态住宅还应注意外部自然环境,尽可能使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两者能够协调,减少正式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对环境的过度影响,要积极利用外部环境来打造室内环境的统一美感。注重住宅室内外环境的视觉效应,将内与外的视觉效果充分结合,高度呼应,也是相当重要的。
位于上海的一处精致小树屋的设计改造方案,将室内外的特色高度融合,视觉效果相当和谐,宛若一个整体。此案例是一个小型住宅设计和改造项目。房屋构造是一个室内面积28平方米+10平方米阳光房露台的老公房。设计师将浴室、厨房、卧室、衣帽间组合成为一个小型盒体建筑,根据主人日常生活的行为状态,每个房间的布置都显得非常紧凑。(见图8)
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露臺东南侧的几棵树冠巨大的枫杨树,春夏秋季时窗外都是一整面绿葱葱的景色。居住者每天都可以过着与绿色相伴的生活。室内家具采用的则是实木质感的装饰,同时也保留了老房子特有的元素。露台屋顶的木梁和木窗架都由胡桃木实木制成,与老房子木梁结构屋顶的元素相互协调。窗户是由胡桃木制成的双层中空玻璃窗,采用了传统的推窗形式,将现代与传统也完美融合在了一起。一眼望去就给人以质朴与自然感,与窗外的景色毫无违和感,反而是相得益彰、相互衬托,它们就像是个有机的整体。(见图9)
此案例的主要特色就是延续了老房子的特有元素,木梁、木窗和推窗都由胡桃木制成。因室外环境优美,又很好地和外部环境相融合,与室外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概而观之,整个设计就是小而精致的。综上所述,在生态住宅的整体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察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积极地将室内设计融入外部环境,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
结语
通过上述对于生态住宅室内环境设计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空间环境的营造对于住宅室内环境设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利用生态的技术手段可巧妙化解人宠混居的尴尬场面与不良环境对于居住者的困扰;光环境设计对于住宅室内环境设计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充足的光照可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电力方面的资源浪费;室内外环境的美化对于住宅室内环境设计来说更是锦上添花的,它不但保护了室外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了施工对于环境的破坏,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基于生态设计的住宅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将生态设计引入到住宅室内环境中来,不仅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求设计师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环保意识,并且要紧扣 “生态设计”这一主题,更加贴近新形势下对于现代生活的追求。现代住宅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也应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出发点,努力做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们还要善于运用资源的可重复利用和可回收性,并以此为设计的出发点;以保护环境为前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同时,了解居民的需求,积极地将“人性化设计”应用到设计的各个方面,为居住者营造出健康、舒适、宜人的生态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居民带来最大程度的福祉。
参考文献
[1]董琪珺,康英.绿色生态住宅室内环境设计的可控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48-49.
[2]王云琦.绿色住宅室内设计探究[J].大舞台(艺术设计),2015:8-83.
[3]唐雪峰.基于绿色生态住宅的室内环境设计可控性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77
[4]刘怀义.新形势下城市住宅室内环境艺术设计[J].门窗(建筑规划与设计),2017.
[5]雷鸣.论室内环境设计的创意空间和发展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5(4):22-28.
徐雪媚 李雪艳
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