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陶渊明精神

2020-11-30蔡然

卷宗 2020年27期
关键词:陶渊明

蔡然

摘 要:自古及今,世人多论及陶渊明为隐逸诗人。陶渊明也有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想过在政治场上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但最终现实社会让其选择了躬耕自励之路,寻求内心的安宁与隐逸。陶渊明是一个归于田园的隐居之士,从表面上看,好像田园是他的归宿,但在我的理解中,田园只是他所寄托的一种形式,真正的归宿是思想方面的,归于诗的世界中。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原因;隐逸精神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22

1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

1)仕与隐的选择。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陶渊明自幼受家庭与儒经的影响,有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年少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也表现出他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薄,他未就任。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县令八十余日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即日辞官归耕田园。陶渊明在仕与隐的选择上充满矛盾,其矛盾就是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用他自己的哲学概念理解就是“心”、“神”与“形”“名”的矛盾,《形影神》组诗中揭露这一点,《归去来兮辞》中“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也表现出他的这种人生矛盾。在生活中,陶渊明解决矛盾的一个方法就是善于寻求寄托。“人生若寄”,他寄托于酒、琴、归鸟,寄托于对古人、古世的怀想。酒在陶渊明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也贯穿于他的诗文之中。《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酒后所写,写出了饮酒的感受,反复抒发归隐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被利益诱惑的高尚节操。陶渊明爱咏鸟,鸟求栖的习性被陶渊明赋予了人的内涵,鸟的形象就是他自己行为与思想的象征。《归鸟》写了鸟远飞思林、归路所感、喜归旧林、归后志趣四层内容,这正是陶渊明以归鸟自比,写自己从官场到归隐的经历与感受。陶渊明把他的寄托都用诗文来表现,诗也是陶渊明的人生寄托。在诗的世界中揭示与化解人生的各种矛盾,其诗中高度成熟的理性,也是陶渊明诗歌永恒的魅力所在。陶渊明通过诗歌书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他回归到了属于他的诗的世界中。

2)归隐的原因。(1)客观原因。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政治斗争异常残酷,门阀等级制度比较森严。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小官,陶渊明生在这样一个败落的官僚之家,面对“九品中正”的取士制度,“大济苍生”的陶渊明在政治生涯上必定会受到打压。(2)主观原因。1.“质性自然”。命运是由性格决定的,陶渊明归隐是由他崇尚自然的性格所决定的。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有写道:“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陶渊明宁可挨饿,也不愿意违心地混迹官场。“质性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是陶渊明真正归隐的原因。视官场如樊笼的陶渊明,最终选择归隐,远离世俗,回归自然。2.思想使然。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老庄思想和玄学兴盛的时代,陈寅恪《陶渊明思想与清淡之关系》说陶渊明“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陶渊明在思想上儒道结合,而道家对其的影响更深一些。陶渊明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曾说过“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2 陶渊明的隐逸精神

1)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形成。(1)政治影响。东晋的政治本是混乱黑暗,司马道子及其儿子元显当权。后来桓玄篡位,刘裕起兵,东晋灭亡。陶渊明在其《感士不遇赋》序中“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陶渊明对当时的政治社会极其厌恶,接受过良好儒家思想教育而又有着独立人格的陶渊明在看到现世社会的黑暗与浑浊后,不愿同流合污,亦无力去改变那个浑浊的官场。(2)生活条件的影响。陶渊明家族的败落,使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出仕有着家庭贫困的因素。 可是陶渊明的出仕,并没有很好地改变其贫困不堪的境地。然而给予陶渊明积极入世一腔热血的回报,只是做了些“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一系列小官。“五斗米”的小官并没有因为出仕而真正改善其贫苦的经济状况,反而长期迫于经济的压力。因此,陶渊明由积极入仕到淡然归隐的意识开始觉醒。(3)文化影响。1.儒的影响。陶渊明确实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这是历代读者接受中的共识,也是陶渊明诗文所表现的实际情况。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至少有三十三题六十八处明显打上了《论语》的印记。陶渊明虽然也隐居,但他没有选择刘遗民式的索居山林,而是选择了人间田园,依恋于儒家思想得以奠基的人伦常情。2.道的影响。陶渊明的思想和诗文明显受了老庄玄学的影响,其委运乘化的基本人生态度,贱物贵身、返璞归真的人生观,回归玄学自然本体的终极追求,都主要源于老庄玄学。

2)陶渊明隐逸的意义。陶渊明五次出仕五次归隐,归隐之后躬耕田园,物质生活非常艰难,甚至过着乞讨的生活。但是陶渊明绝不后悔,不改初衷,保持精神上的自得其乐,只接受知交好友的接济,拒绝志趣不同的当政大员的入仕邀请,这就是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价值观、人生观。陶渊明最终归隐田园,是其人生价值追求的必然结果。

3 陶渊明隐逸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寄托,许多士大夫在官场受挫折,便会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求精神慰藉,去寻找新的人生价值。苏轼、辛弃疾、白居易等也是如此。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成为他们心中的艺术境地,崇尚自由、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1)苏轼《和陶诗》。苏轼在政治上不得志,在人生沉沦中激发出对自由的渴望,发现了旷古知音陶渊明。陶渊明也由于苏轼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摆脱了纯粹的隐士面目。在王安石变法的新旧党派斗争之中,苏轼站在旧党的立场上反对新法,而他的意见未被接纳,引起新法派的憎恶。苏轼感到情势不利,自请外调出任杭州通判。这是苏轼在政治生涯中的首次挫折,于是归隐与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同时逐渐瞩目陶渊明的存在。苏轼最为欣赏陶渊明“归去来”的情节和归隐田园的雅趣,然而苏轼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只能借陶诗抒发内心苦闷,表达自己心理上的倾慕与向往。

2)陶渊明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作,在评论或者借用陶渊明的诗文频率还是较高的,根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共有六百二十六首,其中涉及陶渊明,引用陶渊明诗文的有六十首,充分反映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喜爱。

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龚自珍又评论“陶潜酷似卧龙豪”。可见,辛弃疾所喜爱的陶渊明也是有豪放的一面。陶淵明与辛弃疾,他们都是豪放的隐士,他们共同的思想根源就是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寻得内心的自由,归于一个自然的我。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3]陶渊明.陶渊明诗集[M].徐正英,阮素雯 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4]金甫暻.苏轼“和陶诗”考论—兼及韩国“和陶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5]苏轼.苏轼诗集[M].孔凡礼 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2.

[6]霍建波.宋前隐逸诗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李耳.老子[M].饶尚宽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9~70.

猜你喜欢

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赵孟《陶渊明五言诗页》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传论》:苦痛的现实感叹——对李长之陶渊明批评的研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