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有益借鉴

2020-11-30奚红华

群众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产学研长三角共同体

奚红华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区域”越来越成为经济生产与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单元。推进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必须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从总体上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尚未完善,协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在组织与机制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创新共同体指的是技术商业化的过程中涉及的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组织,由于特定的制度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形成关系。创新共同体推动知识产生与共享,提升知识创造与分享效率,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目前,美国的創新共同体的模式和组织形态较为先进,可以为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提供有益借鉴。

以地区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和高科技园区

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围绕技术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攻关。这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主流模式。美国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长期实践中,政府的介入逐步加强,与此同时,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机构日益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环节。

自由与创新的硅谷。硅谷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注重产学研有机结合,组成各种专业化的新型联合体,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科技人才共同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形成多赢的局面。以市场为主导,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私人企业家的风险投资和对人才的吸引力等成为推动硅谷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科技中心西雅图。西雅图与硅谷并驾齐驱,拥有波音、微软、亚马逊等公司。智慧实业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布局,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并不断做强做大,进而提升了整个产业网络的量级和竞争力。西雅图以徒步绿廊、咖啡文化和技术产业闻名,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搭建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智慧人群的优势,保持产业的竞争力,最终成就了知识经济下的创新共同体。

新兴行业聚集的北卡三角研究园。北卡州政府在经济陷入低迷时开始放眼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建设,牵头建立了三角研究园区委员会,规划协同创新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州政府积极吸纳了一大批来自新兴行业的企业入驻园区,后来又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对高等院校进行了大量投入。如今,北卡三角研究园成为美国三大科研中心之一,由第三方非盈利性机构RTF(三角园区基金会)负责运营。RTF由产学研各方代表组成理事会,负责园区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实现校企双方直接对接、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较好地处理了创新协调网络内部和外部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关系和需求。

以特定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联盟

产业联盟最为典型的是半导体行业。半导体产业是当代高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美国在其研发和制造方面投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明显。“半导体治理公司”是全美最大的中间组织联盟,致力于半导体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最大化,并满足成员企业的创新转化需求。“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完全投身于提升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水平,不参与半导体产品的设计与销售。联盟分享技术开发成果,避免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产业联盟的技术领域往往对于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有利于集中全行业的高精尖力量,使之专注于技术的突破进步和产品的改进升级。

创新产业聚集的城市群

纽约是典型的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城市以极强的辐射力带动其他城市发展。政府推动组建跨城市创新联盟,协调范围随着创新管理目标的变化进行调整。纽约拥有大量国际性研发机构,并有庞大的金融力量支持着科技创新,是美国和国际大型创新公司总部的集中地。创新人才与产学研合作机制是纽约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关键,许多创新孵化器与科研机构都依附于著名大学,共同构建产学研创新机构。

波士顿、华盛顿等城市也都构成了城市群。波士顿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华盛顿以文化产业为主导,各城市的不同优势产业互相调整和协作,在城市群内更高层面上形成了多元化创新产业群落。

优质要素集聚的湾区经济

湾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领域,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拥有较为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各种专业市场、金融市场以及服务业。美国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是这一领域的典型,和日本的东京湾区一起并称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湾区。

旧金山湾区的演进经过淘金期、后淘金期与后工业化时代3个阶段。从制造业到金融业,经过“矿业城市”“铁路城市”两次城市化高潮,发展为全球知名的人才、科技、创业资本等优质要素的集聚中心,形成了以硅谷为产业发展中心的湾区模式。旧金山湾区拥有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和丰厚的科研资源,是世界风险投资行业最发达的地区,具备卓有效率的科技金融体系,还拥有一批极具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这些都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对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思考

创新共同体没有固定的模式,设立的目标不同则在运营模式和机制上就不同。我们应通过借鉴美国创新共同体发展的有益经验,并结合区域的特定优劣势,加快构建出更高质量的区域创新共同体。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须加大合作力度。首先,政府作为产学研合作框架的搭建者,要加大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断推陈出新以跟上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协同作用,将公共科技资源向产学研合作倾斜,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提高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引导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再次,搭建服务体系,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培养科技中介人才,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项专业化服务。最后,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投入体系,使资金保障到位。

在推动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加强科技创新中心的顶层机制建设,建设创新协调机构及协调机制,协调好跨区域产学研科技创新合作,建立健全各层面科技创新宏观决策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以土地空间为基础,打造以各城市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多核心分散型空间,让科技创新功能的实现体现到空间布局上。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互动,强化法治保障,加强跨地区行政执法,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在金融方面,促使创新资本市场力量能够高效地服务于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区域跨三省一市,各地科技创新能力不同,应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人才跨区域自由流动,实现知识流动与信息共享。可以联合各科研机构,集聚科研优势,攻克共性技术瓶颈制约,加强自主创新,把长三角区域打造成创新源头高地。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

责任编辑:贾潇潇

猜你喜欢

产学研长三角共同体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