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司城遗址游客与研究人员关系的思考
2020-11-30丁海艳
丁海艳
摘 要:从老司城遗产旅游实际出发,研究人员和旅游者之间有一种供求关系,研究者的成果不同程度的影响到老司城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管理和发展,影响着旅游者对老司城遗址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由于研究者身份的特殊性与专业性,忽略了大多数游客只是大众群体,文章主要从挖掘、突出、保护及调动等方面来探析它们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研究人员;游客;挖掘;突出;保护;调动
20世纪90年代初,GUNN综合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功能系统理论(Tourism Function System Theory,简称TFST),主要用于解释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问题。他把旅游功能系统分解为吸引物聚集体、旅游服务实施、交通、信息与引导和旅游者五个要素。如图:
在旅游功能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老司城遗产旅游实际,我们可以知道研究人员和旅游者之间有一种供求关系,信息、促销(研究人员)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引导、宣传服务,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老司城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管理和发展,影响着旅游者对老司城遗址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由于研究人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与专业性,它获取的吸引物是有一定的限制,在“吸引物—信息——旅游者”这个传递的过程中,它往往从自身的立场出发,用专业的视角筛选、提炼来自吸引物的信息内容,忽视了大多数旅游者仅仅只是大众群体。那么如何在这种冲突下,整合并协调旅游者、研究人员之间的利益点,把遗产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效的相互转换、结合,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 挖掘核心价值,打造文化核心区域
研究者深入挖掘,探讨老司城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核心价值以及现实意义,老司城遗址是中国土司制度的物化见证,填补了土司考古学的空白,为研究国家制度、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源,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的古文化遗存。近几年,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者在土司学、土家族及土家文化等研究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为老司城遗产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夯实的基础,使人们对于老司城文化遗产的认识趋向深入和全面。
老司城文化遗址的价值除了见证土司制度、土家族文化、民族建筑以及民族关系的内涵,还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摆手舞、哭嫁歌、过赶年等等。构想在老司城遗址区内集中打造专业的文化区域,展示璀璨的土司文化与土家文化,这样,既能满足研究者的需求,也能吸引游客。
2 突出文化内涵,积极引导旅游消费
当遗产资源成为旅游资源的时候,游客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群体。管理者时常会被“顾客是上帝”的口号所影响,不可否认,这对遗产资源的展示有很多积极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会更加关注人性化的因素,但是,这种观念也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对文化遗产作庸俗化的处理。老司城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避免这些问题,一定要避免不负责任的、无度的开发和短视的利用。要突出文化内涵,研究者要加强对老司城遗址的历史、建筑、文化、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等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要积极宣传老司城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引导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调整视角,发现老司城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3 以保护为目的,建立学术科研基地
老司城遗址从1995年开始考古发掘,时至今日,已经历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虽然老司城遗址考古调查研究、土司学研究都是较为后起的研究课题,但是经过诸多研究者的努力,使老司城遗址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价值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清晰,奠定了保护和管理的基础。
对于老司城遗址的研究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課题,如老司城的建筑格局、老司城遗址的核心价值以及与国外同类遗址的比较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保护为目的,针对老司城遗址的相关研究,建立学术科研基地,集合专业高素质研究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深入挖掘其内涵与历史价值,为遗址的保护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4 调动游客参与,合理展示遗产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吸引物,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种,游客在参观后还希望获得更深刻的文化体验。首先应当通过多种手段展示老司城文化遗产的特定环境。老司城遗址的修建相当讲究,具有成熟的规划,每处遗存都有自己的意义,只有在依照当时土司的意图,依次游览才最能体会其文化意蕴,这就要求研究人员要正确、客观的给旅游者传达信息,调动游客的文化意识,让游客身临在土司时期,感受其中浓郁的历史文化。
许颖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游客管理的思考》一文中把“文化旅游者分为目标明确型、观光型、意外发现型、随意型和偶然型五种”这五类游客对目的地的了解和文化需求依次减弱。因此对游客应当区别对待,有限制地开放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人员作为目标明确型的文化游客,他们的目的性与专业性都很强。但是作为一般游客,对于遗产内涵价值的了解和需求都相对较弱。如果让所有人不受限制地进入各个地方,尤其是些已经比较脆弱的区域,会给遗产保护带来困扰,必须有节制地将遗产展示给游客。
5 加强游客管理,严格控制容量与行为
根据老司城遗址游客统计数据,近5年游客访问量逐年递增,2015年到访游客1万人次、2016年5万人次、2017年7.2万人次、2018年5.8万人次、2019年5.4万人次,从这个数据上面看,预计未来几年旅游人数将会逐步增长。老司城文化遗产有近千年的历史,具有特殊重要性、珍惜性和易破坏性,是不可再生资源,基本的保护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遗产的安全。我国有很多遗产地因管理工作不到位,使遗产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如世界遗产九寨沟,自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老司城文化遗产要吸取经验教训,控制每天的游客量,按照《老司城遗址保护规划文本》的接待游客标准,老司城至祖师殿古道日容人量为:800人/日,年接待游人量为:160000人/年;祖师殿日容人量为:200人/日,年接待游人量为40000人/年。要正确宣传、教育、指导游客,老司城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要主动承担保护的责任和义务,要规范自己的旅游行为。
2015年,老司城遗址成功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最近几年游客访问量并不理想,研究者更应深入内涵挖掘,充分展示遗址核心价值,吸引游客,体验文化,让老司城遗址深刻的内涵价值展示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杨杰.少数民族地区古城镇城址空间分布关系与地形特征研究——以湘西老司城遗址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3):1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