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出版社社会效益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2020-11-30王姝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保障机制分析

王姝

摘要:出版社要做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作为可以出版社,如何更大地实现社会效益?文章提出“社会效益第一”是由出版业的特殊属性决定的,并简述了科技出版社如何通过图书质量保障机制来贯彻执行图书出版“社会效益第一”。还对其保障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科技出版社;社会效益;保障机制;分析;研究

1.社会效益

出版业不同于一般企业,除了具有产业属性,还有事业属性,无论哪类出版社,都具有这两个基本属性。“新闻出版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积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巩固舆论阵地、传承中华文明、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在此意义上,新闻出版业承担着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出版社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图书的社会效益来体现的,即图书出版发行后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出版工作者,尤其要系统、深入理解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一份贡献。

首先,文化自信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坚定文化自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需要指出的是,要深入系统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24个字上,就有必要回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支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和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中国发展壮大了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上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三位一体”结构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最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和体现在每个中国人身上。在图书出版中贯彻“社会效益第一”的准则,究其根本,是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好思想意识形态的关口,是根本中的根本。

3.通过图书质量保障机制贯彻“社会效益第一”

科技出版社要做到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就要将上述新时代的价值追求体现和落实在选题策划、出版经营、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本文将从图书质量保障的维度,对如何落实“社会效益第一”进行一些粗浅的论述。

图书质量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以下简称《保障体系》),对图书质量保障所涉及的出版编辑责任机制、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进行了阐释。

3.1前期保障机制

选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在一本书的选题策划和论证过程中,除了做市场分析、预测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进行价值判断,保障社会效益这一根本不被动摇。选题的社会价值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否有利于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

《保障体系》中明确指出:选题论证“始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此前提下,注意经济效益,力争做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出版业绝不能为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甚至牺牲社会效益。

客观的选题评价和定位,是科技图书实现社会效益的基本保障。作为科技出版社,以科技图书的为出版主体,更应该从前期的选题策划时就对选题进行客观的判断,确保图书具有科技含量、学术领先地位,或有理论创新性,或有实际应用价值,或有科技普及推广作用,从而坚决杜绝内容过度重叠,甚至伪科学的选题。

3.2中期保障机制

审稿是图书编辑加工的中心环节。《保障体系》中明确要求:“在三审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问题。”这要求我们在三审三校中要把防范政治性差错作为重中之重。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所规定的即视为政治性差错。除此之外,要对书稿的意识形态倾向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尤其要将那些较为隐蔽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书稿及时发现并坚决杜绝。

对于科技类书稿,意识形态、图书导向方面并不能忽视,仍然要加以重视。因此要形成符合要求的审读和校对流程,结合专业外审专家的审读,对书稿进行严格的审读和校改,确保科技图书具有学术价值,内容科学,知识准确。

3.3后期保障

《保障体系》规定出版社“定期对本社新出版的图书的质量进行认真的审读、评议。出版社根据评议结果,奖优罚劣,并对质量有问题的图书,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出版社要将对成品书的质量检查纳入常规,以“全员覆盖、全品种覆盖”为原则,对每年出版的新书按比例进行抽检。质量检查同样要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杜绝不合格图书进入市场,不损害读者权益,不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根据现代管理思想,图书质量管理和保障应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全面质量管理,参与这个系统工程的每个人都要具备“社会效益第一”的意识,每个环节都要将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加以贯彻和落实。

科技图书出版环节,质量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坚决杜绝不科学、差错率高的图书流向社会,保证图书推广科技前沿理论,传播正确知识信息,推动社会全面良性发展,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成芳,刘积英.中小型科技出版社的版权引进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7年06期.

[2]阳松谷.出版集团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策略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8年11期.

[3]江翠平.我国科技出版产业的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J].出版与印刷,2017年03期.

[4]周国梁.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消费导刊,2019年02期.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保障机制分析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