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心居家”、“开心社区”相统筹的苏州模式建议

2020-11-30周萍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产业苏州养老

周萍

摘要:本文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苏州发展“舒心居家”、“开心社区”相统筹养老产业模式,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苏州;养老;产业

苏州市老龄化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苏州应发展“舒心居家”与“开心社区”相统筹的养老产业,而这归根到底需要的是政府、社会、家庭的观念创新与机制创新。

一、发展“舒心居家”与“开心社区”相统筹的养老产业需要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不是对传统养老理念的完全否定,更不是简单照搬所谓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的人伦思想、孝道精神及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代代传承下来,“百善孝为先“、“积谷防寒,养儿防老”这些祖训耳熟能详。传统的家庭观念一直影响着每一个普通百姓。这些都形成了我国主流养老模式一直都是家庭养老。

随着时代发展变迁,人们在现今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中,仅仅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无法解决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现实困惑。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家庭结构已经演变为倒金字塔型,再靠子女养老已不现实,年轻人也不堪重负。随之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发生了化。由原来的不能接受机构养老,逐步发生转变。不仅年轻人支持,老年人本身也因为养老机构良好的环境而愿意选择机构养老,这样做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全社会都要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要树立起“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尊重老人,就是尊重历史”的观念。政府、社会组织要号召全社会多开展爱心服务,利用好现有的媒体,如央视经常播出的关爱老人、弘扬儒家传统孝道的公益广告等,来触动人们的心灵深处,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程度,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老人的队伍中来,从观念上彻底转变原先的“养老只是家庭、个人的事情”。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古经济发达、人文气息浓厚,具备把继承中华民族孝老敬老传统美德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统筹起来的优越的基础条件。从现实角度来看,单纯的、分割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或者公寓养老都各有利弊,都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兼顾老年人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需求,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不远离家人,不远离邻里,更多地与家人相伴,与邻里相伴,享受天伦之乐。这就是我们应当倡导的“舒心居家”与“开心社区”相统筹的养老理念。

二、发展“舒心居家”与“开心社区”相统筹的养老产业需要机制创新

进行机制创新,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尤为关键,政府在发展“舒心居家”与“开心社区”相统筹的养老产业中应当发挥政策引导、管理监督的作用,着力加大对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加强养老服务管理人员队伍培养等,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产业资本推动统筹起来。

养老问题的解决,根本因素还在于经济方面。目前老年人养老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家庭。资金不足是制约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总量。政府补助范围总体而言仍然比较小,今后苏州在养老方面的投入比例应逐步提升,建立养老补贴动态增长机制,以减轻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占比增大的倒金字塔型家庭在承担养老成本上面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延续。

从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角度看,养老服务产业化还是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既弥补传统居家养老与政府机构养老的不足,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要一视同仁,为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创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政府补助、协调指导、评估认证等方式与手段,出台激励民间资本的政策。此外,要加快社会养老服務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与义务,还要完善养老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要保证它们的协同性、一致性、互补性。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快建立关于养老服务方面的长效机制。由于用地环节是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养老服务环节的难点,今后在用地上应强化政策扶持,为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方便。

在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企业则要树立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政府应当帮助优秀企业创立品牌,培育若干家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龙头养老企业对苏州养老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当鼓励媒体适当加强对民营养老企业的正面宣传。发挥产业资本在养老方面的作用,使养老企业在市场的引导下发展成为解决老龄化社会里老年人养老的重要途径。

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尤其养老服务管理人员队伍培养是养老服务的基础和重要的因素。首先,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强化现有队伍建设;其次,为应对未来大规模、多元化、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还必须注重新生力量的挖掘、培养,可以在本地有条件的职业学院、本专科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社工专业。此外,为免养老服务行业留不住人员,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政策倾斜,改善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使他们能够安心扎根养老事业。

还可支持成年子女与老人同住或近邻居住,既有利于应对人口老化严峻挑战和改善家庭福祉,又可以减少因小家庭户数大幅增加而导致的能源消费较快膨胀,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今天苏州的养老,已经不再完全是过去那种帮助老年人打发余下的时光。老年人所缺的也不完全是物质,他们同样需要家人和社会的认同,得到精神上的关心和满足。苏州应当有创新示范的担当,由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像重视幼儿教育一样,重视社区养护中心建设,形成网络化全托、半托养护中心,让老年人不远离家人就能享有保健、医疗、衣食住行的便利,有琴棋书画的朋友圈子,更有儿孙在旁,走出有鲜明苏州特色的养老产业之路。

参考文献:

[1]萧尧.苏州园林式养老畅想记.现代苏州.2014.4.P98-99

[2]王诺\张占军.机遇还是挑战?中国积极老龄化道路.经济科学出版社

[3]丁桂花.浅议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外企业家.2013.12.P219-220

[4]陈冯梅\章文静等.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苏州为例.管理论坛.P206

猜你喜欢

产业苏州养老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养老生活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