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30樊华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教育信息化建构主义

樊华丽

摘  要 分析建构主义理论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阐释建构主义理论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提出建构主义理论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以期幫助教师把微课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微课;建构主义;教育信息化;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7-0035-02

1 前言

在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其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2 建构主义理论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习惯于在教师指导下被动学习,学习的步调及内容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对于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动没有热情,而更多的学生把网络用于娱乐而非学习。运用微课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学生更容易专注于学习的内容,被动学习的学生则更容易被一些无关因素影响;具有高内部动机的学生会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更加积极地采取行为,如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等。

改善学习环境,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以前没接触过的新事物,学生完全靠自己想象来理解,就算讨论也只是局限在书本上狭窄的知识,很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而把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也可以查找不懂的知识,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个性化教育,利于自主学习  传统的活动课,教学资料比较匮乏,交流更是受到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微课不局限于教师及书本提供的知识,以其生动逼真的视频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学习主题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要创新教学形式、拓展学习内容,使学生通过主动性、自主性的实践活动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协作学习能力  应用微课的课程,学生不断地与教师和同学探讨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无形中交流次数增加,慢慢地就锻炼了交流和沟通能力。进行小组讨论时,小组内每个成员需要配合组长的调节,完成小组任务。应用微课的课程,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平台账号,相对以前交流更方便,小组交流和讨论会更多,小组内成员协作学习能力会更强。活动课强调亲身体验,把理论与社会、科学、生活联系起来,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应用微课使课程更有趣,能够获取更多更充分的资料,使学生充满探索兴趣,发现问题,自主找出解决方案。

3 建构主义理论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情境设计原则

1)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主动建构。因此,微课资源的质量和内容的选择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首先,在对学生特征、视觉心理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微课资源;其次,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进程,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微课资源应用的时机,让学生在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提供必要的感性经验,通过形象直观的信息知识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2)贴近实际,有趣味性。微课还需侧重构建新知,便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完成知识构建。微课需要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体验。

3)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适当加入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精加工。微课的价值在于用视觉语言说话,教学微课的应用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信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动机,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促进有效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4)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与资源的联系。建构主义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微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因此,微课的选择要以学生为本,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学来选择、组织和编排微课资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因素,将教学内容多样化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1]。

资源设计原则

1)基础性资源和拓展性资源相结合。资源在内容设计上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区别,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微课资源应该设计全面,基础性资源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拓展性资源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使用时应明确资源的等级,配有资源使用说明,让学生明确资源级别,确保资源有效利用。

2)资源要条理清晰,引导学生思考。微课的应用必须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不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资源就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微课应该跟教学主题相配套,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系统且结构清晰的,要有助于学生思考。

3)微课资源要清晰,要有美感。设计微课内容时,要确保内容逻辑清晰,前后知识点顺序连贯。微课要有审美感染力,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美好的学习情境中感受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微课时,除了要保证微课时间不能过长、内容精准呈现外,还应在色彩搭配、画面组织等方面精益求精。

4)保证资源质量。教师对微课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接收信息的最终效果。教师教学所需要的微课资源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有效性等特征,必须保证微课的质量。

会话设计原则

1)师生讨论时,确保对话的有效性、反馈的针对性。微课多为教师分享,也可以分享學生成果,对学生作业进行有效评价和反馈,确保师生在分享中有所收获;教师对学生问题进行评价时要善于总结问题,归类解答,协助学生解答个性化问题。

2)生生探讨时,明确角色分配,进行头脑风暴。要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明确小组分工。学生在协作学习时,要保证任务按时完成。通过头脑风暴,学生可扩大知识面。

评价设计原则  为了完成主题,学生需要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交流[2]。在进行微课教学效果评价时,评价方式要清晰,要做到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评价的维度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的贡献、对知识的有效建构等。要评价学生能否查找合适的资料,能否对课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能否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否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能否与教师或其他人沟通,有效进行交流探讨,以及是否准确、高效地完成了相应练习。

4 建构主义理论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微课前期准备阶段的策略  教师作为微课资源的设计者与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者要有正确认识,然后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和收集合适的微课资源[3]。微课资源的来源主要是任课教师自主开发的视频资源,或者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特征从其他高校开设的课程中获取的资源。

微课实施阶段的策略  在微课实施过程中,学生要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对微课内容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

1)在观看微课资料前,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些与微课资源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微课。基于问题的教学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2)在观看微课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大体了解学生对微课的投入与理解程度;依据学生的状况,随机调整教学进程,协调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发挥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促进教学最优化。

3)在微课结束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对微课内容作相应讲解与评价,加深学生理解与建构。

微课评价阶段的策略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关于微课应用的反馈情况,以及学生通过微课获得知识的检测,教师应对微课资源作出客观评价,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和差距,总结经验与教训,修改和设计微课资源,为以后教学做准备。

5 结语

对于微课,教师应客观、理智看待,既不盲目夸大其作用,也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恰当应用,达成教学目标[4]。微课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便利,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意义建构。它与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中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微课的作用和价值,而忽略文字讲解、说明;应把微课与语言文字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海霞.网络环境支持下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2]金鑫.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9):33-34.

[3]张璨.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徐州某小学二年级某班为例[D].银川:宁夏大学,2015.

[4]李斌,宋锋.微课体系化建设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8(6):39-40.

[5]杨晓鸣.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教育信息化建构主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