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
2020-11-30袁财厚
袁财厚
摘 要: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蔬菜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病虫害对蔬菜健康的影响,需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目前的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积极应用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在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的同时,避免对蔬菜与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做好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9-0107-02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为了种植出绿色、健康的蔬菜,必须重视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对于大棚蔬菜而言,病虫害是影响其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防控水平不断提高,防控综合配套技术也正在向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大棚蔬菜的健康生长。因此,需要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促进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控水平的提升。
1 影响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控的因素
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影响病虫害防治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1 大棚的类型与作用
一般情况下,蔬菜大棚主要由框架与薄膜两个部分构成,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框架部分可以分为钢架与竹架两种,框架的跨度通常有6 m和8 m的。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由于大棚拥有良好的透光性与隔热能力,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吸收阳光使棚内的温度升高,适合蔬菜的生长。与此同时,在出现降雨天气时,大棚还能够阻止雨水进入其中,避免病菌随雨水进入棚内,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而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掀开大棚两侧的裙膜,对棚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为蔬菜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1.2 滴灌技术的应用
在对大棚蔬菜进行灌溉的过程中,滴灌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滴灌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管道系统将水以小流量的方式输送到蔬菜的根部,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灌溉的均匀性,而且有利于对蔬菜病害的防控,减少病害的发生。为了保证滴灌技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需要先确定蔬菜的种类、生长期、土壤情况及气候条件等,以便确定合适的灌水量与灌水间隔期。此外,还要保证滴灌管道的清洁,避免管道出现堵塞现象。
2 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在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中,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种。
2.1 农业防控技术的应用
为了实现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可以应用以下农业防控技术。
2.1.1 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
在目前的蔬菜种植中,大部分品种是经过病虫抗性基因系统选育出的优秀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选择这样的蔬菜品种在大棚中种植,不但能够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及次数,而且可以降低种植成本,避免对蔬菜造成污染。因此,在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拥有良好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
2.1.2 科学应用轮作、间作模式
为了降低蔬菜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可以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蔬菜进行轮作,也可以采取间作的模式,避免出现过多的病菌与害虫。
2.1.3 保证环境清洁
在上一季的蔬菜收获后,需要将残枝老叶及时地收集起来,对其进行集中烧毁处理,同时对土地进行翻耕,避免为病菌与虫卵提供适宜滋生的环境。
2.1.4 做好水肥管理
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保证施肥的合理性是提高蔬菜抗病虫害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重视施肥工作,合理地应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生物肥,避免施加过多的化肥。还要普及配方施肥技术,对肥料进行充分利用,避免过度施肥对土壤与水体造成污染。与此同时,在对蔬菜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土壤湿度过大的情况,以免发生病虫害。在冬季,对于大棚蔬菜的灌溉需要应用滴灌膜下浇的方式,保证在晴天浇水,避免在阴天浇水,并且尽量在上午浇水。此外,在苗期及低温时期,需要对浇水量进行适当的控制。
2.2 物理防控技术的应用
对于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防控,合理地应用物理防控技术,有利于绿色防控目标的实现。
2.2.1 采取日光晒种措施
在蔬菜播种前,需要将蔬菜种子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晒种,一般需要晾晒2~3 h,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避免病害的发生。
2.2.2 杀菌消毒
对蔬菜种子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病害的发生。对于茄、瓜果类蔬菜,需要对种子在55 ℃下进行温汤浸种,时间为10~15 min。对于十字花科和豆科蔬菜,需要对种子在40~50 ℃下进行温汤浸种,时间为10~15 min。与此同时,也可以先浇水,再以45 ℃的温度进行高温闷棚,持续时间为1.5~2 h,最后通过逐渐打开的方式降温。此外,在夏季大棚闲置的阶段,需要使用塑料薄膜将大棚封闭,在天氣晴朗的情况下闷棚5~7 d,保证棚内的温度为60~70 ℃,杀灭其中存在的病菌与害虫。
2.2.3 合理地应用防虫网
为了阻止害虫进入大棚中,可以在通风口位置安装30目的尼龙网作为防虫网,对有翅蚜、白粉虱等害虫进行阻挡,避免其进入棚内。这种防虫方式不需要借助任何药液。
2.2.4 对害虫进行诱捕
在对大棚中的害虫进行诱杀的过程中,对于菜蛾、夜蛾、金龟子及蝼蛄等趋光性害虫,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杀的方式。而对于白粉虱与有翅蚜虫等趋向黄色的害虫,可以采取黄板诱杀的方式,使用一块废旧的模板,制作成15~20 cm2的挡板,并在表面涂刷黄色油漆,再涂抹10号机油。在设置黄板时,需要保证每667 m2蔬菜地设置30~40块,安装的高度应保持与蔬菜植株一致,在粘满害虫后,需要对黄板进行重新涂刷。在害虫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杀灭害虫,如可以使用捕虫网杀灭害虫,对于斜纹夜蛾卵,可以采取人工摘除的方式。
2.2.5 积极应用新型防控技术
在目前的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中,可以利用大蒜、马铃薯的脱毒技术对病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嫁接技术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有效地避免病害的发生。
2.3 生物防控技术的应用
2.3.1 通过灭幼脲防治
灭幼脲属于一种生物农药,对于昆虫表皮层几丁质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可造成昆虫蜕皮从而致死。在甜菜夜蛾处于低龄幼虫时,可以对其喷洒20%灭幼脲1号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 500~2 000倍液,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2.3.2 通过病原真菌粉剂防治
在使用病原真菌粉剂进行防控时,每667 m2使用2.5 kg白僵菌(DP),拌湿土50 kg,在土壤含水量为10%~15%时使用,能够对蛴螬进行有效的防控。每667 m2使用白僵菌(DP)1.5 kg加水50~100倍,在豆夹螟老熟幼虫入土前使用,并在7 d后再使用1次,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控。每667 m2使用绿僵菌(DP)2 kg,拌湿细土50 kg,在花生、大豆中耕期使用,可以对蛴螬进行有效的防控。
2.3.3 磷翅目害虫的防控
对于菜青虫的防控,需要在其卵孵盛期就开始,使用杀螟杆菌粉或青虫菌粉(SP)兑水300~500倍,采用喷雾的方式,并在7 d后再喷雾1次,可以有效地杀灭菜青虫。将菜地内的菜青虫尸体用布包好,揉挤在水中,使用50 g尸体滤出液加入30 L水,再进行喷雾,可以获得更好的防控效果。对于豆天蛾幼虫的防控,可以使用青虫菌6号(SL)200~300倍液,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而对于蛴螬的防控,可以每667 m2使用金龟子乳状菌(DP)1 kg,拌细土50 kg,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2.3.4 低龄幼虫的防控
在对低龄幼虫进行防控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SC)1 000~1 500倍液进行喷雾,也可以使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750倍液喷雾,对于棉铃虫、甜菜叶蛾、豆荚螟、一级烟青虫等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一般情况下,每一代害虫需要喷雾2次,并且需要在傍晚进行,2次相隔的时间应超过5 d。
2.3.5 农用抗生素的应用
使用2%阿维菌素(EC)3 000~4 000倍液,可以对斑潜蝇、潜叶蝇、小菜蛾、菜青虫及棉铃虫等进行有效防控。使用5 000倍液,可以对茄果类叶螨进行防控,每667 m2使用50~75 L,并在7 d后再使用1次。使用2%武夷菌素(AS)100~150倍液,可以对番茄叶霉病、番茄白粉病、白菜白粉病及黄瓜黑星病等进行防控。使用2%抗霉素(AS)150倍液,可以对黄瓜、萝卜炭疽病进行有效的防控。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15~25 g,加入75 L水,可以在大白菜软腐病初期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控,7 d后再使用1次,共需要使用3~4次,同时可以对辣椒、番茄及黄瓜等细菌性病害进行防控。
总而言之,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必须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控工作,通过各项防控技术的应用,提高蔬菜的产量与质量。然而,在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控工作中,為了避免对蔬菜与环境造成污染,需要积极地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高大棚蔬菜的食品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