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评价体系下的情境创设及教学研究
2020-11-30丛敏吴昊
丛敏 吴昊
摘 要:为了进一步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说明》中明确指出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本文从评价体系的内涵、评价体系下情境创设的内涵及评价体系下情境教学的研究等三方面,层层递进,深入分析在高考评价体系下情境教学的功能、内涵及情境创设原则、分类及策略等。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 ;情境创设;教学研究
为了实现高考在选拔培养人才、指引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有效推进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制定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科学建构的评价体系很好地解决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这三个问题。情境作为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在考试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情境创设及情境教学活动,成为了新时代教师引导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
1 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情境与情境活动
情境是指具有教育教学功能的情感化了的环境和氛围。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迅速且正确地理解技术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智全面發展,提高学习效率。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情境”作为实现“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载体,其本质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教师如何以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生产背景,选择既有时代特点又能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考试内容,编制情境化试题,创设将教学考试融于真实的情感化的教学环境和场景。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情境活动”是教师在新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在教学考试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系列活动,利用情境化问题任务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知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高考中问题情境建构及情境活动主要是通过在试卷中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 1 ]。
试题情境作为实现高考测评目标与要求的载体,其围绕特定的主题,通过呈现给考生一定的情境下的试题文字、数据、图表等材料,要求学生自行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前提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情境,并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高考对试题情境的研究,应由过去主要倾向考查内容向“一核、四层、四翼”即内容、要求、载体三合一的评价模式改变,着眼各学科特点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2 ]。
“四层、四翼”作为考查内容与要求的两个方面,侧重评价学生素质的达成度,通过创设情境化试题能精密且准确地呈现出学生在考查过程中面对不同类型情境时,理解分析所给材料能力水平差异,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差异以及相对应的学科素养水平差异,从而实现对考查内容和要求的真实呈现。
2 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情境化课堂
高考评价体系对情境创设及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学情境创设应成为学生素养养成、人格熏陶、生命成长的指路牌,而当下进行的一些研究还不够充分。有效的情境创设应该是一个“场域”的概念,是为课堂及真实生活中提出和解决问题服务的,它应该体现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上,而不仅仅是导入新课或课程过渡的工具或场景[ 3 ]。
有学者认为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学生架设学习角手架,帮助学生锻造核心素养、实现知识能力迁移应用。具体到课堂教学层面情境教学的问题存在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实施课程时设计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实际生活情境相背离,将知识能力与其运用的情境相背离;二是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为简单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喜欢向学生传授书本上成品知识,将知识与情境剥离。还有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符合好课的标准,进行预设小品式教学,在这课堂上发现与目标不符时又无法即时调整;三是教师在考查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时,偏好以单一的书面测验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
3 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情境教学研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与评价应尽可能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知识的建构、创新思维的形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加强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通过情境创设吸引学生主动建构课堂以期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水平。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情境教学有何功能,其内涵何在,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怎么落实,这些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图1所示为高考评价体系下情境教学的关系结构图。
3.1 情境教学的功能
情境教学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到真实的创造性问题场景中,它不仅包含了对事物的感知与认识,还包含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智力、思维、实践的整个过程。
(1)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经研究发现学生们对待考试百分之九十都是依靠低级思维能力(识记、理解、应用)去解决。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我国高考改革高度重视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分析、评判、创造)的培养和检测,通过高考这一体系的科学建构来评判学生自主学习、高级思维的能力。在这一体系中情境教学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真实有趣情境的引入,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沿着逻辑线索进入情境探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出其产生的原理、依据,或在解题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更为巧妙高效的做题方法,这些做法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及提高。
(2)对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方面具有激发作用
情境教学中,学生在问题任务情境中进行科学探索、解析判断、自我建构学科知识与能力,并尝试运用所学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成为负担,反而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伴随的成功获得感有助于激发学生获得正向学习动力。
(3)对学生提高知识迁移及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培育作用
知识迁移及应用能力是新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与要求,这项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情境中的问题任务建立起联系,并运用相关原理、观点及方法去解释说明相关问题。
在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运用所学去书面回答问题,也可以运用操作去完成任务;可以通过练习或作业去解答试题;可以在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运用现成的知识、原理、法则去为现实生活服务,也可以是依据所学知识创造地发现问题,找寻新方法等。这种知识与能力迁移和应用的次数越多,面对的情境问题任务越复杂多变,其知识迁移及应用能力就能得到越大地训练与提升。
3.2 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是时代产物,是新高考评价体系的需要,它集中反映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动向、新规划。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情境教学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在正确理解新教材的前提下将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与事先策划结合起来,实现符合新课标的“发展性教案”。情境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主观能动性与不同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维度不同的练习、任务探索、实践活动体现教学的拓展性设计。
(2).基于情境教学的教学内容,要对现有教材内容以大概念、大过程进行重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关注原理、法则等显性知识的学习,还应关注其中所蕴含隐性知识的感悟和内化,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基于学习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基于情境教学的教学评价的开展,教师应从评价任务的内容、形式与难度等三个方面进行明确和把握。评价任务内容,是指学科的评价范围应与新课标具体条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课堂学习活动后应具备的知识获得一致。评价任务的形式,是指学科的评价任务应基于一定的技术情境。评价任务的难度,是指学科的评价应与新课标的技术素养水平要求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超过或低于学生应具备的技术素养水平要求的情况。
3.3 情境教学的创设
目前关于情境创设的主要原则论述大多集中在“目的性”“适用性”“趣味性”“生活性”“问题性”“开放性”等原则,这些原则其他学者已多有论述转述,此处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再补充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学科性原则。情境创设要能体现学科特征,覆盖学科知识内容范围以及新課标中的教学情境建议,为培养学生的学科认知与素养搭建平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素养水平。
二是情感性原则。情境中的“情”就是指情境创设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要掌握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情感、个人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放飞心灵,学会与他人心灵交流,共享解决现实问题带来的情感愉悦。
三是形象性原则。创设的教学情境应是形象生动且具体的,情境包括生活学习中的各类现象、问题,真实的学科文献资料,丰富的数据,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等,这些都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发展。
高考以不同类型的情境做为考查载体,契合了学生成长和学业知识能力增长的规律,为解决如何通过考试引领学科教学,达成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并实现考查学科素养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
在新高考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明确了高考的功能定位、考查目标和考查要求,成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为广大一线教师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及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引及依据。当下认真研究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情境创设及教学研究对科学建构学科教育教学的模式,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1-9.
[3]钱逊.论语浅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