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开展同课异构展风采
2020-11-30吴山峰
吴山峰
近日,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地理学科以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为课例;活动地点在校录播室;两位执教老师是来自我校的郭磊老师和赵秀玲老师。笔者现将采用不同教学策略且风格迥异的两堂课整理比较如下。
【赵秀玲老师的课例】
[环节1]多媒体呈现问题导入:“二战”时美国遭受气球炸弹袭击,气球炸弹从何而来?是怎么来的?(借助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开启解密之旅)
明确大气环流的概念后,联系热力环流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从而导致大气环流的形成。
[环节2]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求证推理的过程。假设条件一: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推导出:太阳辐射使其动(形成单圈环流)。问题过渡:单圈环流能不能将日本的气球炸弹送到美国?(不能)继续探究。
[环节3]假设条件二:地表均一、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自转(必须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大气环流模型,让学生上台,分配建模任务,师生共同建模,得出:地球自转使其偏(形成三圈环流)。
[环节4]学生分组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在模型上标注位置和名称,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并接受其他学生代表的提问后给出合理的解答。
[环节5]思考:引导学生读课本P35图2.11,提问:我们制作的模型有什么缺陷?应如何改进?假设条件三:地球自转、地表均一、太阳直射点移动。得出:地球公转使其移。
[环节6]结合美国和日本地理位置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解释投送气球炸弹的“刽子手”是西风。
【评析】
赵老师这节课展现了年轻教师应有的激情,通过设置问题制造悬念,引发学生好奇,并始终围绕这一悬念展开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将悬念慢慢解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相关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分解,把动手与动脑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将教学推向高潮。赵老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郭磊老师的课例】
[环节1]自我介绍,了解学生学习进程(发现学生未学习“热力环流”部分),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从大气受热过程(学生已学)中联系物理学原理快速进行“热力环流”的补充和铺垫,进而导人大气环流。
[环节2]从设置三个假设——地表均质体、地球不自传、太阳直射点固定赤道,开始探究这种环流,然后逐一否定一个又一个假设。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再到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逐一深入探究,完成基本知识的教学。
[环节3]重新審视整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指导学生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去看气压带和风带,进而促使学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以及从理性的角度掌握其分布特点和移动规律。
[环节4]引导学生学习了全球性的环流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局域性的环流,即热力环流,拓展学生思维,回归未学内容,体现了地理问题探究的连贯性。
【评析】
郭老师作为我校优秀骨干教师,一直以来以教学风格质朴、教学过程严谨细腻、教学语言简练、教学姿态优美而著称。他注重课堂生成,尤其是能够挖掘教材内容之间的深层联系,对教材内容有着独到的理解。就本节课而言,郭老师面对学生没学热力环流的缺憾,灵活处理教学,用一支粉笔引着学生的思维,把传统教学发挥到极致。他的整个教学过程步步深入,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郭老师不仅在教知识,更是在教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普遍的教学研究模式,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将多维的角度、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同一节课中发生碰撞和升华,在不同构思中加强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合作与探讨,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和教研团队的整体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促进了教师思维、观念、方法以及实践的转变,并最终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