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0-11-30许艳丽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微尘法治道德

许艳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品质。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通过相关的活动及项目,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一、活动教学要注意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合作学习的机制,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交流的过程、探索创新的过程。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为了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我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有目的地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确保任务圆满完成,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提醒学生要学会接纳和欣赏,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要学会换位思考。

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第54页的“探究与分享”时,对学习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学生,让他们说出“集体获得的最让你感到自豪的荣誉”,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让他们说出获得荣誉时的感受。这样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还有一次,一个平时羞怯、内向、从没发过言的学生敢于发言了,并且回答正确。我适时让全班响起掌声。我想这个学生终生也不會忘记这个场景。在以后的道德与法治课上,他变得活跃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活动教学要摒弃形式,力求务实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教师“填鸭式”的教学,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发展个性的有效方式。开展活动教学要求教师把握时机,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并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课堂的每个环节、每个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如果只追求表面的形式,就会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越来越远。

我在听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中的“青春有格”的公开课时,教师在教学第30页“阅读感悟”活动时组织了三次讨论:第一次,化名“微尘”的人做了什么好事?第二次,化名“微尘”的人为什么做了好事不留真实姓名?第三次,“微尘”这个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体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对于这三次讨论,笔者认为只有第三次讨论是需要的,其余两次纯属形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一定要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为了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和展示时间,我们要处理好师生关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三、活动教学要讲究慢慢“浸润”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让孩子们享受美丽之美、幸福之美和美丽满足感的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教育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吟唱,或朗诵,带给学生愉悦和精神的洗礼,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不仅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魅力,也展现了教师的个人素质和魅力,进而让学生更喜欢道德与法治课,更喜欢道德与法治老师。

例如,笔者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六课中的“集体的力量”时,带领学生探究分享集体力量的来源。我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带领学生轻唱《天路》这首歌,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可以建造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青藏铁路,是全国各族人民集体的力量。国家修建青藏铁路也是为了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各民族的力量,使祖国形成强大的合力。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的成功、欢笑都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长久的影响。

总之,活动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中,我们必须深入学生内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兴趣,关注学生的未来和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让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国家意志和价值导向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微尘法治道德
世界最小电池 有望让“智能微尘”相伴我们左右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光下微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