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珍贵的志愿军烈士文物
2020-11-30高洋
高洋
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有四位军级干部牺牲在朝鲜战场,分别是第六十七军军长李湘、第五十军副军长蔡正国、第三十九军副军长吴国璋和第二十三军参谋长饶惠谭。四位烈士中,除李湘外,其他三位烈士牺牲后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多年来,百余名烈士家属为了能让烈士生前的遗物始终伴随烈士左右,先后将近万件珍贵烈士遗物捐赠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在纪念馆中,最为醒目的就是这三位军级烈士文物——蔡正国烈士的血衣、吴国璋烈士幼子的抚恤证、饶惠谭烈士的枕套。
蔡正国烈士的血衣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牺牲时所穿的白色衬衣,尽管60多年已经过去了,右胸部的弹洞和衣服上的斑斑血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蔡正国的警卫员王彪曾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讲述:“1953年4月12日夜,军部正在会议室开西海岸防御工作会议,突然敌机机群来袭,投掷数十枚炸弹,其中一枚炸弹就在蔡军长身旁爆炸。当我抱起蔡军长时,他的脑后已经被弹片炸了个洞。”说到动情处,老人潸然泪下。这件血衣直到遗体运送到沈阳烈士陵园后才换下来,至今仍珍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
蔡正国(1909—1953),原名蔡敏桂,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一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副军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副军长、第五十军副军长。1953年4月12日,蔡正国在朝鲜战场牺牲,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员之一。
1953年4月12日,第五十军军部所在地朝鲜平安北道青龍里,天气晴朗,初春时节,人们还未卸去冬天的棉衣,乍暖还寒的空气中仍旧透着阵阵凉意。晚上6时,蔡正国主持作战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由各团参谋长汇报当前工作;二是由副军长蔡正国总结入朝以来的作战经验;三是找出当前工作中尤其是构筑工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大约22时,各团参谋长汇报完毕,接下来由蔡正国讲话。蔡正国刚说几句话,空中就响起炸弹落向地面的尖厉啸叫声,紧接着就是炸弹落地后的爆炸声,顿时会场房倒屋塌,烟尘四起。飞溅的弹片击中了蔡正国,他的头部和胸部多处中弹,被抬入坑道后不久就昏迷过去。由于失血过多,当晚蔡正国心脏停止了跳动。
在蔡正国的上衣口袋里,战友们摸到一本被血浸透的小本子,天明时借着坑道里昏暗的光线仔细一看,是一本党证;还有一张写着字的纸,那是他前一天写给妻子张波的信。信中写道:自己在朝鲜前线一切都好,部队打的都是胜仗,让她不要挂念。等这次战役过去,他就请假回来看她和儿子。没想到这封信成了蔡正国的遗书。
这次轰炸中,第五十军军长曾泽生和政委徐文烈也由于没有进入坑道受了伤。在这次轰炸中,除蔡正国牺牲外,第四四二团参谋长王长息也光荣牺牲,伤亡人员还有军司令部60余人、由国内工兵学校王部长率领到第五十军指导坑道作业的第二三一团副团长等5人、参加集训的部分营团干部111人。
吴国璋烈士幼子的抚恤证
2020年7月,原沈阳军区八一学校1956级谭百庆、展小梅和1962级徐江宁,通过微信联系到吴国璋儿子吴继璋,告知徐江宁的母亲李雅香阿姨至今仍保留着一本珍藏了65年涉及到吴继璋弟弟的一本烈士子女抚恤证。李雅香20世纪50年代曾担任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幼儿园主管会计,负责发放在园烈士子女的生活抚恤金。65年过去了,虽然时光悄悄磨蚀了抚恤证封面靓丽的印迹,但它骨子里依旧保留着红色的本真。
吴国璋(1919—1951),原名吴凤宝,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吴国璋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务。抗美援朝开始后,吴国璋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副军长。
在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吴国璋指挥第三十九军转战于华川、春川、昭阳江、北汉江两岸地区,毙伤“联合国军”800余人,俘41人,圆满完成了战役掩护和预备队任务。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吴国璋奉命率部在朝鲜成川地区进行休整。
1951年10月6日,吴国璋去平壤志愿军总部开会,乘一辆吉普车返回军部途中,当车行驶到平壤东北的成川郡附近时,突然遭到美军飞机的空袭。吴国璋左肋处中弹,不幸牺牲,年仅32岁。吴国璋牺牲时,警卫人员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了一份染上鲜血的账单,账单上清楚地记录着他从志愿军后勤部门借的100元钱的开支情况,连几角几分都未遗漏。吴国璋牺牲后,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亲自将这位红军时期就共同战斗的亲密战友送回国内,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吴国璋生前育有3个孩子,每个孩子最开始的乳名即与出生地有关,也是吴国璋曾经战斗历程的见证。长女乳名叫东东,是1948年3月在东北吉林省洮南县出生的;长子乳名叫南北,是妻子在北方怀上的,1949年部队南下时出生在长沙;次子乳名叫西西,是在辽西出生的。
吴国璋牺牲时正直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国家并不富强,经济并不发达,可是年轻的共和国没有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和他们的亲人,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志愿军官兵和他们的亲人。
吴国璋牺牲后,姐弟三人每人每月领取20元抚恤金,加在一起就是每月可从政府领取60元的抚恤金。这在65年前,是何等的珍贵!有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生活费平均为8元至9元,40元至50元工资即可养活一个五口之家。当时姐弟三人年纪小,对于抚恤金都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无论是上幼儿园、托儿所,还是上小学、中学,吃饭、穿衣、更换日用品都不用操心,从来没有为钱而发愁。姐弟三人一直生活在父亲的烈士光环之下。1968年,南北参军到了父亲生前所在的第三十九军,当时的军长朱恒兴命令军务处直接把他的名字改为继璋,弟弟西西的名字改为承璋,为继承吴国璋革命意志之意。
饶惠谭烈士的枕套
饶惠谭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参谋长。在奔赴前线前,他的爱人杨燕为他整理出征的行装:军装、背囊、内衣,还特意将一对枕套放入被服中,一件枕套上绣着“抗美援朝”,另一件枕套上绣着“保家卫国”。饶惠谭带着亲人的嘱托奔向抗美援朝的战场。1953年3月21日,噩耗从前方传来,饶惠谭在一次敌机夜间空袭中,在朝鲜伊川郡古南佐里英勇牺牲。饶惠谭烈士遗体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葬,绣着“抗美援朝”的枕套伴随饶惠谭入殓于棺木中。绣着“保家卫国”的枕套由家属捐赠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
饶惠谭(1915—1953),湖北省大冶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务。1952年,饶惠谭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参谋长。1953年3月21日,第二十三军指挥所遭到敌机轰炸,饶惠谭壮烈牺牲。
饶惠谭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南山恸哭。人们怀念他大公无私的革命作风和对党忠诚的报国之志。从1927年参加革命,饶惠谭就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直到1949年,他才回了一次家。当时,饶惠谭已经是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家时还有警卫员随行。而这次回乡探亲,饶惠谭一点架子都没有,不论老幼,他都亲自给每人递烟。湾子里每家他都进去过,和村民唠家常,完全按照辈分称呼大家。
国家两次为饶惠谭的母亲寄来抚恤金,村干部和饶惠谭兄长们担心母亲得知小儿子牺牲的消息过于悲痛,伤及身体,就瞒称此款是儿子寄给母亲的零花钱。饶老太太思恋儿子心切,将抚恤金全部拿出,为饶惠谭建房,盼望儿子凯旋。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村民们只好将饶惠谭牺牲的事情如实相告。饶老太太悲痛地说:“我儿惠谭虽然在沈阳烈士陵园,但他是南山人,魂魄依恋南山。”她与儿孙商定,将建好的房屋设为灵堂,并嘱咐说:“这栋房屋是惠谭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造福于民,这才是惠谭遗愿。”并请人在门楣上书“惠泽长谭”四个大字。后来,这栋房屋成了南山头村接待来客的公共用房,还无偿借出作为村学堂,以慰饶惠谭和其母亲心愿。
责任编辑 / 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