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人力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文献综述

2020-11-30汪凯陈文政

价值工程 2020年31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

汪凯 陈文政

摘要:贫富悬殊日益加剧,引起社会底层人们的强烈不满,也引发了对学术界代际收入流动的深入思考。随着时间的流逝,代际收入的流动和主要途径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和学者的思想,着重分析了代际收入的传导机制,并深入探讨了教育人力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重要影响。

Abstract: The growing disparity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has aroused strong dissatisfaction among the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and has also triggered in-depth thinking about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flow in academia.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flow and main channels of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have also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f scholar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scholars' thinking,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human capital on the mobility of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關键词:贫富差距;代际收入;教育人力资本

Key words: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intergenerational income;educational human capital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31-0238-03

1  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的增长,而且还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国家的幸福感正在逐步提高,但人均收入通常很低。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响应党中央“鼓励一些人先致富”的号召,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出现,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是1990年代以来的数据。现已超过0.4,已成为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已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极为严峻的挑战。

进入21世纪后,“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社会现状引发了一些中国学者对代际收入流动的思考。汪小芹(2018)使用全国综合调查数据关注中国社会代际流动的趋势和结构,她的研究基于消除样本选择和测量误差,并用出生年份分组。通过研究,她还发现:从相对流动性的角度来看,父亲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将显着影响后代的社会经济地位,但这种影响的总体趋势正在下降;从绝对流动的角度看,中国社会的代际地位总流动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代际流的进一步分解表明交换流在总流中占主导地位。城乡之间的代际流动存在异质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代际流动的发生主要由交换流量决定。

此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绝对流量趋势和结构没有显着差异。以上结果均表明,中国社会的代际流动性并未显示出强化阶级巩固的趋势。刘晓歌(2018)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2010年数据构建了省级代际教育流动指标,并将区域级宏观数据与微观个体数据进行了匹配,并考察了区域性影响代际流动性,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的幸福感必然受到区域代际流动性的影响,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从改善居民的福祉的角度来看,代际流动需要适度,而不是越高越好。中国目前的代际流动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较低,低于最佳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提出措施,进一步提高代际流动性,以防止社会阶层的巩固和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刘晓歌表明,区域代际流动的潜在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减轻贫富差距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对当前生活和未来生活的满意程度、信心程度是区域代际流动以减轻贫富差距造成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渠道。更换样本和指标后,上述结果仍然很可靠。研究代际流动与居民福祉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为代际流动的客观评估提供数据支持,而且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新思路。张秀敏(2017)指出,社会流动是反映社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传达两个含义:一方面,它反映了后代相对于父母的经济状况的变化,并且清楚地表明,后代是父母之间的发展差异;另一方面,它反映了父母之间的发展差异。查看后代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独立程度也可以更加直观、良好对维护社会固有的公平性和增强社会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不仅如此,还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收入分配不均,使孩子们的能力和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机会均等与经济效率的统一。令人不满意的是,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第二代官员,第二代富人和第二代穷人。这似乎表明我们国家存在严重的阶级合并问题。

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代际收入流动,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关注代际收入之间的流动路径并分析其主要路径。方明和应瑞瑶(2010)在估算城乡居民代际收入的流动性之后,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代际收入的流动上,并积极开展调查和取证工作。经过长期的研究,他们发现城镇居民的代际收入弹性远高于农村居民,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国居民的代际收入传递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育和职业在两代人之间发展的。

时间前移,许多学者在21世纪提出了有关我国的相关问题。王海港(2005)当时使用了不完整的数据,并使用回归方程估算了两年间代际收入的弹性。这里的代际收入弹性是指父母的经济收入对子女的经济收入或经济地位的影响程度。代际收入的弹性越大,代际流动性越弱,社会趋向于不公平。王教授着重分析了城市居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际收入,这是中国第一部分的研究重点。谢勇(2006)提出了人力资本对两代人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他认为,父母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决定他们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如果父母的收入很高,他们的愿景将敦促他们增加对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投资;如果父母的收入很低,则没有条件给他们更多的投资。父母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在孩子中得到巩固,家庭之间的代际收入差距将继续。

2  代际收入传递机制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和“穷二代”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些日益严重的阶级整合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社会代际流动性慢下来。沈丽杰(2018)认为,代际不平等的出现与人力资本的代际投资密切相关,代际收入流动性衡量指数不仅可以衡量社会阶层之间的代际流动性,而且可以很好地反映收入差距和代际传播。在宏观社会层面,进一步分析城市化水平对人口教育水平的积极影响,以及生育率与人口教育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分析父母的教育水平、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财富资本和文化资本以及资本代际投资的影响。张秀敏(2017)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她对我国家庭收入代际流动的现状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代际流动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热点问题。

就我国而言,关于代际流动性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代际收入流动性问题上。因此,张秀敏从职业和收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代际流动的现状,分析了代际流动的机理,试图建立职业性流动与收入流动之间的关系,为社会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创造公平的机会和制定有效的政策,我们必须能够准确地了解代际收入的传导机制。赵百歌(2017)在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回报理论的框架下,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综合使用OLS回归方法、路径分析技术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居民的教育水平与代际收入流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经验分析。通过估算代际收入弹性系数(IGE),探索了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特征,并衡量了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净影响”,并解释了研究结果。

最終结果表明,与儿子相比,女儿在受教育阶段的教育投资中更依赖于父亲的收入,而在劳动力市场回归阶段,女儿则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自身能力,儿子更倾向于直接继承父亲的收入。杨亚平和施正政(2016)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们根据现有数据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父母的收入本身会影响并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的代际收入和弹性。此外,父母本身收入的差异导致对子女投资的差异,这也造成了代际收入的传递。

回到上面的陈述,许多“第二代”现象并不是一概而就的。我们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薛宝贵和何炼成(2016)认为,这恰恰是由于代际收入传递的存在,才有“第二代”之类的东西会出现在我国。他们认为代际收入转移有三种机制:财富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不仅如此,上述机制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进一步加剧了代际收入的传递。代际收入转移的直接结果是儿童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公平,从而导致他们社会竞争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薛宝贵和何炼成(2016)提出降低财富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代际收入传递效应,以最大程度地减小二者结合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从而增强人类的代际收入。

陈胜男(2016)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现状和代际收入传递机制,并从代际收入流的角度优化了我国代际收入流的政策检验。本文使用2000年至2011年的CHNS数据,借鉴Solon(1992)的双对数回归模型,使用OLS估计来衡量我国代际收入弹性(IIE)的下限,并使用工具变量法来计算上限,然后获得代际收入。从实证分析的角度,他建议政府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并继续深化市场改革。在进一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的时间,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

袁磊(2016)分析了代际收入流的实现路径,梳理了代际收入流的传导机制。他认为,存在三种主要实现途径:财富转移,人力资本投资和环境惯性,它们分别决定了后代的财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针对这三个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改善。陈漫雪,吕康银和王文静(2016)从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代际收入的传导机制,并使用微观调查数据作为代际研究的样本,并选择了经典的代际收入模型,衡量代际收入的弹性,并使用Mincer收入方程式来衡量人力资本的回报率。

结果表明,父母收入差距不仅导致儿童之间的人力资本特征差异,而且形成了儿童之间的人力资本收益差异。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大于中等收入家庭,存在“马太效应”。

3  教育人力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

通过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教育人力资本与代际收入流动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经验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道路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另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了多少,这间接导致了子女之间的收入差异。通过对先前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中国城市居民几代人之间的收入之间存在相对明显的传播效应,大多数孩子仍与父亲生活在同一收入组中。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也显示出两端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相对较大,中间两个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性相对活跃。

其次,与父亲的收入是首要因素相比,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其次是因素)对其收入的影响更大。此外,中国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有助于他们进入最高收入群体。换句话说,在中国的城镇,教育作为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可以帮助经济状况不利家庭的孩子实现经济状况的飞跃,并具有促进代际流动的强大功能。

最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教育促进了代际收入流动,减弱了代际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并提高了改善整个社会的收入平等的功能。原因可能是: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教育收入;高收入的新兴专业和行业对员工的教育水平有一定要求;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后因在个人经济中的作用在地位实现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代际流动趋势与结构分解[J].汪小芹.经济学动态,2018(11):59-73.

[2]刘小鸽,司海平,庞嘉伟.地区代际流动与居民幸福感:基于代际教育流动性的考察[J].世界经济,2018(9):171-192.

[3]张秀敏.中国家庭代际流动现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4]赵白歌.我国居民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5]陈胜男.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

[6]袁磊.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实现路径——兼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索,2016(11):173-181.

[7]李云森,齐豪.中国农村教育的代际因果关系——基于1970年代农村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的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1(04).

[8]韩军辉.机会不等与收入不均:城乡家庭收入的代际流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9]方鸣,应瑞瑶.中国城乡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及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5).

[10]郭丛斌,闵维方.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09(10).

[11]韩军辉.自助多水平统计模型在代际收入流动研究中的应用[J].兰州学刊,2009(09).

[12]韩军辉.关于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0).

[13]张世伟,吕世斌.家庭教育背景对个人教育回报和收入的影响[J].人口学刊,2008(03).

[14]吴晓刚.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2007(06).

[15]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02).

[16]陈琳.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我们需要怎样的公共教育——基于CHNS和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03).

[17]阳义南,连玉君.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动态解析——CGSS与CLDS混合横截面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5(04).

[18]龍翠红,王潇.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及传递机制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19]李力行,周广肃.代际传递、社会流动性及其变化趋势——来自收入、职业、教育、政治身份的多角度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4(05).

[20]邓峰,丁小浩.中国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分析[J].统计研究,2013(07).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
调节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遗产、赠与和贫富差距——美国学者的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