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行线》:跨文化影像传播的创新实践
2020-11-30黄瑛
黄瑛
摘要:纪录片《丹行线》以纪实的风格真实地展现当地人文、历史风貌、民俗风情,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该纪录片紧紧抓住新媒体时代内容传播碎片化、信息化和娱乐化的特点,采用微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并运用主观视角的叙事方式,实现了影片“从视觉到故事再到精神层面的表达”,为跨文化影像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丹行线》 微纪录片 跨文化传播
作为传播国家或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为了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相互了解,夯实国家合作的社会根基,中央电视台与东盟多国合作拍摄了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又合作拍摄了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推出了中国首部东盟十国人文风光4K全景纪录片《嗨,东盟》。近年来,新媒体阵容也加入了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队伍之中,西瓜视频独家播出了首档文化旅游微纪录片《丹行线》,该片由十一号传媒、盛世新影集团和朱丹联合出品。影片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2018年12月获得第二届金河豚奖“最佳纪录片”奖。《丹行线》第一季以主持人朱丹的视角带领观众来到了印尼,通过对10个人物的故事讲述,将文化和旅游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展现了印尼旖旎的自然风光,还细腻地呈现了印尼人对于爱和生命意义的追求,诠释了普通人的生命力量,给观众带来了精神和心灵的滋养,有效促进了东盟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为跨文化影像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微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传播呈现出碎片化、信息化和娱乐化特征,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目前,不仅腾讯、优酷、B站等各大视频网站竞相推出自己的微纪录片,以微信公号为代表的自媒体更有优良制作团队进行专业化运营,为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创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所谓微纪录片是在纪录片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是传统纪录片适应融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收视心理和碎片化阅读习惯而做出的短而精的改变,是融媒体时代的产物。所以,影像真实和非虚构依然是微纪录片的第一要义,只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其制作变得短小精悍,一般时长在5-25分钟。与传统纪录片的内容精深和宏大叙事相比,微纪录片一般选题平民化、叙事视角个人化,其朴素、草根的气质也是“微”的特征之一。
《丹行线》的成功之处便在于其有效地运用了微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以小见大,展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与人文,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与讨论,凸显了跨文化影像传播的强劲力量。影片每一集的时长基本控制在5—12分钟左右,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为观众讲述一个人物的故事,简洁单一的故事线满足了新媒体用户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以第四期内容为例,这一期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叫迪迪·所沃克的跨性别舞蹈艺术家的故事,该期的标题为“朱丹体验跨性别艺术,舞者男扮女相饱受争议”,纪录片的故事线直接明了,采访也直截了当,比如“为什么要去欣赏一个男性去跳舞?”“身边的朋友、家人包括邻居能接受吗?”全片通过对迪迪老师的访谈以及几个舞蹈片段的展示,让观众看到了迪迪老师致力于跨性别舞蹈艺术时需要的勇气和坚持,展现了人物的生动形象,提升了影片的感染力。
中央電视台《远方的家》一期节目中也介绍了迪迪老师,在《远方的家》中,观众只能看到迪迪老师各种外在的身份标签,却无法走近他去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但《丹行线》却抓住了迪迪老师跨性别舞蹈艺术家这一个身份标签来结构全片。虽然没有在《远方的家》中那样呈现多面的迪迪老师,却通过简单的家常化采访交流和主观的镜头语言,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忍不住落泪的迪迪、沉默的迪迪和信念坚定的迪迪,无形当中拉近了观众和迪迪的距离,在感受迪迪的人生境遇当中完成对自我的审视。这种简单却不失深刻性,有温度、有情怀的作品,更容易被广大观众认可。
二、主观视角的叙事法则
传统纪录片叙事美学有这样三种形式,一种是格里尔逊称道的“对现实创造性处理”的纪实美学,一种是美国直接电影宣扬的“作壁上观”的旁观美学,还有一种是法国真实电影倡导的“作者出镜”的参与美学。《丹行线》沿袭了“作者出镜”的参与范式,整部影片都是由主持人朱丹对人物的采访构成,但与传统新闻片中记者所持的客观立场完全不同,《丹行线》用主观视角、主观镜头很好地营造了“共情”传播所需要的情绪和氛围,能够让观众对影片的主题“用旅行去赞美生命”有自己的解读和回应,使跨文化传播成为无限可能。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够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是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共情是自然而然地感同身受。纪录片的创作者必须充分调度各种有效手段,不单要讲好故事,还要凝聚一种感染人的力量,才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振。《丹行线》的开篇没有高端大气的解说,没有客观冷静的旁白,而是从朱丹的内心独白徐徐展开:“我是朱丹,35岁这年,我决定去拜访世间美丽而富有力量的女性,我想问她们,女人要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如何获得长久的幸福?女人如何选择人生的路?又如何度过苦难?”一连串的自省发问勾连起观众尤其是女性粉丝们的共情。节目中朱丹全程素颜出镜,她不再是一个隔着荧屏带着精致妆容的主持人,素朴、亲切的形象无形当中拉进了和观众的距离。豆瓣网友评论到:“看完两期,朱丹未经修饰的状态很真实。每期有一个小话题,我们是否丧失爱的能力,如何面对生命的苦难。落笔很轻,但时有声响。”网友的评论体现了她在这部影片中获得的“溢出”感受,展示了“共情”传播的无限生机和能量。
在《丹行线》中,朱丹作为观众视角的化身,带领人们去体验不同的人生故事。第一期采访罗宾,当听到每天有830个产妇死于分娩时,观众看到了神情严肃的朱丹;第二期,镜头中的朱丹带着钦佩的眼光看着坚强独立的卢西达;第三期,朱丹参与到救助野生动物时的局促与紧张……几乎每一期中,朱丹对故事的聆听和反映都定格在银幕上,一颦、一笑,蹙眉、沉思……都非常真实地表达朱丹内心世界。这恰恰是《丹行线》运用“共情”传播的重要策略。创作者深刻地认识到通过影像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根本就是要建立起创作者和观众的关联,朱丹的主观镜头无缝拼接了导演和观众这两端:一方面,导演借助朱丹的主观镜头和罗宾、卢西达、迪迪们的采访和表演,将印尼普通人对爱和快乐的追求生动诠释,很好地展示了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升华了影片的主题;另一方面,观众通过朱丹的主观反映感受着罗宾、卢西达们带来的震撼,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实现了观众与影片的共情。
三、主题意蕴的现代表达
纪录片发展至今类型丰富多样,观众可以在影片中欣赏到海底几万年的奇异景象,也可以跟随导演一起去探究宇宙太空的浩瀚无垠,还可以去窥探动物世界的奇妙与神奇,但人物故事的记录与呈现始终是纪录片的根本和重点,“人性”的探究和诠释既是纪录片的深切关照,也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丹行线》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摆脱了一般旅游纪录片的窠臼,不再是对当地美景美食的简单赘述,而是带着寻找生存、生活意义的至高目的去旅行。因此,影片以人文旅游的视角,将印尼的普通人真实地展示在观众眼前:“接生英雄”罗宾、无臂摄影师卢西达、野生动物救助专家苏燕缇、跨性别舞者迪迪、清真寺内洗衣工莉优、《O计划》作者芙丽安娜、古董酒店经理人露西亚、硫磺矿工瓦吉约、竹子环保创意总监伊洛娜和“最伟大的雷贡舞者”拉卡。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在大众的眼里,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有的堪称伟大、有的也很普通,却都跨越了文化、种族和语言的障碍,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究其根本,在于他们身上焕发出的对生命与爱的敬意,对勇气与担当的自我诠释。
朱丹在访谈中曾说过,《丹行线》就是要“让一个生命跟另一个生命去对话,去感受爱的共鸣”,“希望把平凡变成一种力量,去传输给同样平凡的人”,这也奠定了影片《丹行线》的主题基调。为了更好地实现影片的主题表达和跨文化传播,影片选取的人物和故事都超越了个体阶层和民族主义的限制,具有普世的价值认同。罗宾、伊洛娜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印尼人,却扎根在巴厘岛这个地方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不息,罗宾致力于降低当地产妇和婴儿的高死亡率不惧利益集团的恐吓,伊洛娜放弃美国高薪工作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心里揣着“亚洲能以什么方式影响世界”的理想……他们有着朴素的信念,他们“坚信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在这些故事中,苏燕缇用女性的温柔和特有的坚定保护着野生动物,芙丽安娜一个人向印尼的传统陋习发起了挑战,迪迪不畏不惧坚持自己的跨性别舞蹈表演,瓦吉约在火山口用命讨生活仍不忘为女儿学业前途谋划,卢西达失去了手臂,却仍然信心十足地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他们的勇敢和坚强无不向世人传递平凡人的努力和美好。每天工作14小时的莉尤不嗔不怨、对生活满怀感恩,露西亚努力要让印尼的独特性为国际社会所知,拉卡穷其一生都在表演雷贡舞,传播印尼的传统舞蹈,这些人物的简单和纯粹震撼着每一位观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感恩和满足?又有多少人为事业拼尽了全力却忘记了初衷?《丹行线》通过与他们朴实的、有温度的对话,有深度的人生思考,引起观众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和社会状态的探讨,传播了“真”“善”“美”的价值观。
《丹行线》放弃了对人物故事的平鋪直叙,而是运用电影的拍摄手法,通过情感带出事件,带出人物的故事。一方面,影片以旅行日记体的解说词贯穿始终,非常注重内容表达和情绪镜头的和谐统一,层层涌动的浪花、竹林的雨滴、静谧的婆罗浮屠、漫步街头的行人……万物生态、城市和人群在镜头下充满了质感,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非常有效地完成了对印尼风土人情等的完美传播;另一方面,影片的张力主要由情绪来主导,所有小景别和静止镜头的运用在影片中非常普遍,当拍摄自然景物时,特写和近景镜头能让观众感受到印尼浓郁的异域风情,而且在人物对话访谈中的使用能帮助观众透过人物表情去探究其内心世界,静止镜头的延宕则让观众有了非常强的参与感,通过凝视产生对人物和世间百态的理性观察,使得纪录片在有限的时长里实现了“从视觉、到故事、再到精神层面的表达”。
四、结语
微纪录片《丹行线》的讲述方式既不同于传统的旅行纪录片,也不同于传统的人文纪录片,它以新颖的“日记体”的记录方式,记录了印度尼西亚旖旎的自然风光,更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印尼人,为观众讲述了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生活故事,传递了印尼人民的文化之美、生命之美,有情感、有温度,有效降低了文化折扣,促进了中国-东盟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和相知相交,是跨文化影像传播的创新。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沃纳·赫尔佐格的纪录片研究”(项目编号:GCRC20191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范银红.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创作特性之变化[J].视听,2019(05).
[2]环球网.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活动 纪录片《丹行线》举办研讨会获高度评价[EB/OL].(2018-08-22)[2019-12-22].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09484719228071596&wfr=spider&for=pc.
[3]黑助.《丹行线》短评[EB/OL].(2018-11-30)[2019-12-15].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949180/.
[4]张德宏.构建“精准共情”的传播思维[J].新闻战线,2016(10).
[5]廖婧丹.专访:朱丹用旅行赞美生命[EB/OL].(2019-01-08)[2019-01-18].http://www.sohu.com/a/287615545_202915.
[6]Vinkage.《丹行线》|西瓜视频用微故事切开纪录片新价值 [EB/OL].(2018-12-19)[2019-12-11].http://m.sohu.com/ a/283052473_22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