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融入双循环中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2020-11-30蒋昭乙居方

群众 2020年20期
关键词:开放型外贸产业链

蒋昭乙 居方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大势变化,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作为开放大省,要在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提高站位、找准方位、明确定位,加强跟踪研判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济形势,兼顾疫情防控和对外经贸合作,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从而提高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客观看待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的政策,有效地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市场主体、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下半年以来,江苏外贸领域延续了二季度以来复苏势头,持续回稳提升。7月当月,江苏外贸主要指标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回稳势头强劲。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保订单拓市场难度空前,稳外贸压力巨大。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家的生产性需求和消费需求呈断崖式下滑,江苏外贸企业订单明显减少,尤其是服装、纺织品、半导体器件等的出口。另外,境外疫情还影响了进口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如化工原材料、集成电路、纺织机械及零件等,导致我省相关产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由于货物出口通道受阻,运输、入境检疫成本也大幅攀升。

全球对外投资连续下滑,稳外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全球范围投资活动受限,对江苏利用外资造成“二次冲击”,今年的稳外资任务异常艰巨。疫情不仅使得国际投资促进、考察洽谈从单向受限转向双向受限,以及重大经贸活动大范围延期或取消,还给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了负面影响。产业链方面,经过疫情考验,许多国家对产业链安全性更加敏感,发达国家将加速“产业回归”;供应链方面,部分企业将会考虑牺牲一部分利润,缩小在单一市场的投资规模,布局多个国家的供应链。

对外投资合作受阻,影响产业链全球布局进程。近年来,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江苏境外投资和培育跨国公司的重要形式。2019年,江苏境外并购类项目达125个,占对外投资项目的15.6%;中方协议投资额达23.3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28.3%。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通信电子、医药研发制造、商务服务、商业零售、科技等行业,多数投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受疫情影响,叠加美國等国家对我国高端并购项目严加审查限制,我省在高科技领域跨国并购的难度加大,本土跨国公司培育难度也加大。

精准把握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率先复工复产,迎来境外替代性需求增加的机遇。江苏外贸出口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需求刚性,贸易方式结构较为合理,同时能够快速适应外贸需求的变动,为稳定江苏外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系列稳外贸举措作用下,江苏外贸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截至今年8月底,江苏防疫物资、集成电路、手机出口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前8个月,江苏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680.2亿元,增长60.2%;医药材及药品出口150.3亿元,增长9.8%;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138.1亿元,增长45.2%。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或将重塑,迎来高质量外资集聚的机遇。受疫情全球扩散和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或将重塑,且进程加快。江苏产业链基础扎实、配套齐全,再叠加市场广阔、制造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等有利因素,对承载“大好高”项目的大型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吸引力会显著增强,迎来高质量外资集聚的机遇。今年上半年,江苏实际到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1个,同比增长33%,5月以来新签约6个总投资超10亿美元重大项目。

新兴业态成为拉动对外贸易新动能,迎来贸易模式创新的机遇。江苏现有10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认定14个省级公共海外仓,一大批跨境电商企业在疫情大考中表现出色。疫情之初,积极进口防疫物资,助力缓解国内抗疫燃眉之急;在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又利用海外仓充分备货,开辟扩大出口的新渠道。此外,按照统一部署,近期南京海关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依托中国制造网国际站作为成交平台,南京市首票以报关单申报的“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货物顺利通关,苏州工业园区、江阴等地都积极开展这一新模式试点。

全力抓好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给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找准新定位、抓住新机遇,成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面向未来的头等大事。

全力稳外贸,打好“订单阵地战”。订单就是企业生命线,当前首要任务就是保订单保市场,宁可让利,不可失地。抓好已有政策的落地兑现,进一步出台江苏新一轮稳外贸政策,重点聚焦保护订单,降低成本,稳定产能,防范风险,修复供应链和产业链生态。防范出口货物延期带来的合同违约、订单转移和品牌替代风险。应用新平台新技术开拓市场,创新展会服务模式,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开展各类网上对接会和出口商品交易会,继续推进“丝路贸易”促进计划专项行动方案。依托海外仓、境外营销网络等加强产业链、物流链的全球布局,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

全力稳外资,用好“招商创新牌”。把稳住现有外资企业、稳住在谈项目作为当前稳外资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探索“云招商”工作新模式,借助互联网改“面对面”为“屏对屏”,创新利用“云推介”“云签约”和“云开工”等新手段,确保特殊时期招商不减力、项目不断档、投资不受阻,稳住外资基本盘。在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为商务人员往来提供便利的政策措施,开辟重大项目投资考察洽谈“绿色通道”,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机遇,依托江苏自贸区、各级开发区、国际产业合作园等开放平台,引进“头部企业”、顶尖团队等高质量外资和“大好高”项目,在全球分工协作中打造一批有实力的全球化企业。

全力稳外经,布好“全球产业链”。强化本土跨国公司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全球布局,以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柬埔寨西港特区等境外经贸合作区(园区)为平台,强化重要资源、技术、产品多元化供应和互利合作,稳定国际供应链。保持战略定力,密切关注“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全球生产贸易网络。加强政策性银行对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继续推进“苏贸贷”,积极与外资银行开展第三方合作,共同为境外承包工程、跨国并购、绿地投资等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密切跟踪项目所在国的管制措施,调整项目开发或执行方案,加强境外投资和境外工程承包项目危机应对管理。

全力优环境,筑好“安商亲商巢”。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持续优化国际营商环境。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以“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主要内容的“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全方位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全力服务外贸企业,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问题导向,加快各类扶持政策落实兑现,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配套条例,优化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健全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

责任编辑:孙秋香

猜你喜欢

开放型外贸产业链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产业链春之奏鸣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内陆开放型经济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难点及其对策:以宁夏内陆开放型实验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