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江苏自贸试验区发展
2020-11-30丁宏
丁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围绕“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差别化探索,加强系统集成,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出色完成了预期使命,为下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大胆改革探索,形成制度性开放优势方面展现“江苏创新”。江苏自贸试验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率先在变化变局中闯出一条新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探索实施全国全省首创改革举措60余条,形成11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项在全国推广,4项在国家相关部委完成备案,第一批20项改革试点经验和20项创新实践案例在省内复制推广。
二是在自贸试验区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高水平产业集聚方面彰显“江苏速度”。江苏自贸试验区围绕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形成产业集群规模经济优势。苏州片区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2019年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南京片区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链集成创新举措,加快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建设,着力破解产业链发展堵点;连云港片区生物医药集群成功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榜单,推动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不断迈向高端、实现引领发展。
三是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国际化区域创新体系,发挥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方面体现“江苏高度”。注重推动全面开放与强化自主创新相结合,努力营造更加适合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环境,在创新策源地打造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领军人才等国内外高端人才2000余人,努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强磁场”,使创新成为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引擎。
四是在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打造“江苏标杆”。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关键领域,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一业一证”改革,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截至今年7月底,共新增市场主体3.07万家,日均新增近百家,成为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新标杆。
五是在自贸试验区立足区位优势,开展差别化探索,施展各自所长方面凸显“江苏特色”。三大片区各自发挥所长,主动积极探索,相互学习赶超,反哺全省发展,形成了多点开花的省内“小循环”。南京片区发挥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打造国际重要创新策源地;苏州片区发挥中新合作优势,打造全方位开放、国际化创新、高端化产业、现代化治理高地;连云港片区发挥“一带一路”开放门户优势,加快发展中欧班列、陆海联运,打造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发展环境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要求自贸试验区更好防范风险挑战。当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大国博弈和战略竞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原产地规则、竞争中立原则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推进经贸规则变革的基本框架,需要我们认真研判,做好应对准备。
从发展目标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自贸试验区作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枢纽和平台,既要嵌入国际循环,更要服务于国内循环,打通面向国内市场的通道渠道,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开放平台。
从发展基础看,国际产业链调整重构,要求自贸试验区加快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过度分工的脆弱性和安全问题,产业链出现区域集聚化和内卷化倾向。自贸试验区必须适应国际产业链的最新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做好补链、强链、延链工作,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促进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从发展动力看,外部技术封锁和定向打压,要求自贸试验区充分集聚创新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进一步集聚先进创新资源,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增强基础科研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金融创新、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江苏深化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探路先行。
“十四五”时期,江苏自贸试验区应以发展规划为引领,在“两区”战略定位总框架下,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深化制度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重点产业能级和竞争力显著提升、跨国公司总部和开放合作平台充分集聚、营商环境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排头兵”。
一是以重点产业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为突破口,建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江苏自贸试验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有相当的基础和优势,应参照先进经验,争取更多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破除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堵点,主动参与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依托数据驱动和网络运作,推动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形成全产业鏈;强化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区域合作共赢产业链供应链,使其成为我省产业发展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区。
二是以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基础,建成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先行区。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南京、苏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在此基础上应紧抓机遇,积极争取以自贸试验区为重点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特色路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同时,不断完善服务业体制机制、政策框架和促进体系,完善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事中事后监管,打造我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和扩大开放的先行区,提升“江苏服务”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为标杆,建成一流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全面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进一步聚焦企业关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公平透明、普惠友好、鼓励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市场主体服务供给,推动技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各类优质资源要素流动集聚和创新创业提供最大程度便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标杆示范。
四是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为引领,建成开放合作平台的集聚区。自贸试验区目标是建设制度创新高地,而非政策洼地。自贸试验区发展不能局限于自身,须将制度创新红利向外扩散,进行联动创新,成为全域发展的引擎。把我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国际合作园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载体,作为自贸试验区首批联动创新的对象,进行重点突破、先行先试,点面结合、全面推进。通过推动发展战略、协同对接、强化利益共享、促进互惠交流等多种手段,促进国内外高端资源要素聚集和利用,并结合实际需要和领域特点,谋求和搭建一批具有特色的平台、载体和机制,推动自贸试验区和更多有条件的区域进行联动发展,促进国内地区间和国际间交流合作,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作者系江苏省中特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副主任、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