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20-11-30骆飞
骆飞
[摘 要] 福建省作为中国的茶叶种植生产大省,自晋朝起开始生产茶叶,直到现在成为中国的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茶叶生产大省。但近年来,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欧美、日本等国家(地区)设置的绿色壁垒,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受到极大的削弱。从福建省茶叶生产及出口现状分析入手,探寻绿色贸易壁垒如何影响福建茶叶出口,挖掘福建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给以福建茶叶产业积极建议并加以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关键词] 福建省;绿色壁垒;茶叶出口
[中图分类号] F3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10-0091-02
一、福建省茶叶生产及出口现状分析
(一)福建省茶叶生产状况
近十几年以来,福建省茶叶生产状况保持着良好的稳步增长状态,主要表现在福建茶园面积的扩大,茶叶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茶叶生产产量的增加。截至2018年,福建省拥有高达8000余家的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的茶叶企业,但国家级茶叶企业和省级茶叶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企业数量的增加也促使福建省的茶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从2010年到2018年,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从185.24千公顷增加到210.89千公顷,福建省茶叶产量也随之持续走高,福建省茶叶生产产量从2010年的25.83万吨增至2018年的41.83万吨,如下表所示。
(二)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
福建省紧邻台湾海峡,是自古以来的东海和南海的交通要塞之地,距离东南亚、大洋洲国家(地区)较近,使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极为发达,凭借这样独特的交通要塞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运输方式使得其早早开始发展茶叶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就其出口情况来看,福建省每年茶叶出口量占其当年生产产量的比重一直不太高,并且福建省茶叶出口以初级原料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从2001年起,福建省茶叶就由于面临来自各大国外消费市场的绿色壁垒而导致茶叶的出口量逐年下降,虽然近十年由于茶叶生产技术一定水平的提高,在2010年福建省茶叶出口量有1.41万吨,到2016年福建省茶叶出口有1.96万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相比于同年的茶叶生产产量,出口比重逐年下降。
二、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及原因分析
(一)出口茶叶品质低端,价格低廉
福建茶叶出口主要以初级原料为主,优质茶叶出口到国外市场的数量并不多,且茶叶在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也是低价商品,对国外市场造成了冲击。由于传统的贸易壁垒在当今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被不断削弱,进口国只能以绿色壁垒这样的技术性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限制,从而去保护其本国市场。
(二)茶叶生产企业缺乏领导型企业,行业管理规范不统一
福建省具有代表性茶叶企业较少,缺乏领导型企业,缺少具有福建特色的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并且福建省茶叶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很多是零散茶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的茶叶品质水平无法达到一致标准,更加难以达到国际市场标准。大多数企业目前处于较为低层次的运营经营模式,一体化和规范化程度很低,造成了该省茶叶出口因为低价而频频受限。
(三)政府对出口茶叶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对茶叶质量出口监管标准和国际标准不同步,导致出口的茶叶没有达到国际标准便进行出口,以至于福建省茶叶屡屡遭受进口国的绿色壁垒的严厉打击。目前福建省茶叶生产经营的模式以分散农户为主,他们的生产环节和生产监管都缺乏统一标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制度制定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环境恶化带来的问题也对茶叶生产造成了一定的不好影响。
(四)茶叶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
虽然福建省茶叶年产量屡屡位居全国前列,但总体来说其茶叶产业的产业化水平相对落后,很少企业达到规模效应,福建省茶叶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茶叶采摘相对零散,较多采用人工采摘,成为相对来说较高。茶叶企业的数量虽然很多,但龙头企业数量低,茶叶企业的规范化和规模化还没有很大程度的普及,茶叶生产设备的落后使得茶叶生产效率低下,使得看似发展良好的福建茶叶企业却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瓶颈和挑战。同时国内对已生产的茶叶检测的设备现代化跟不上国际化的步伐,设备水平受限,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使得茶叶在农药残留的检测环节无法与发达国家达到相同的水平,这样出口的茶叶往往面临着来自主要发达国家市场的绿色壁垒的限制。随着世界人民对农产品的绿色环保健康的消费观念盛行,茶叶的品质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茶叶的绿色认证就成了很多国家的标准,迫使福建省茶叶企业生产的茶叶要达到获得绿色认证,才能进行出口。由于福建省較多茶企生产技术水平过低,使茶叶想到获得绿色认证,不仅难度较大而且花费时间过长,大大增加了茶叶生产的成本。
三、福建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有机茶叶的培育力度
有机茶叶在福建省内产量较低,且大多用于内销,在出口份额中占的比例相当低。不仅如此,农药残留的问题也很严重。企业应提升环保意识,从研发、种植和出售过程都做到无污染、环保绿色健康,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开发符合绿色认证茶产品的重要性。扩大有机茶叶的生产规模并进行出口,才能最大程度减弱绿色壁垒对福建茶叶的限制。由于目前茶叶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缺乏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加大高等院校及茶叶研究所资金供给,开发有机茶叶种植的新技术,从而提升有机茶叶种植能力和生产能力,改善出口茶叶的质量和品质。
(二)整合中小茶叶企业,打造茶叶龙头企业
目前,福建省茶叶企业类型繁多,家庭作坊、个体小规模和专业化经营都存在大大小小的企业。分散经营使得相关企业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统一化程度不高,与国际标准存在很大差距,一体化经营水平偏低。中小企业应该合作整合,以此来扩大其茶叶企业的生产规模,并实施统一管理经营的方式,政府也应各与相应的扶持,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更新茶叶生产设备,引进优质茶叶培育人才,使茶叶种植和生产技术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当前茶叶生产基地的不规范,使得各个零散的茶叶生产园和企业加快整合迫在眉睫,推向产业结构集约化。这样,便可以快速建立茶叶龙头企业,建设自主品牌,采用茶叶绿色包装,从而提升茶叶出口的附加值,在国际市场收获忠实消费者。
(三)健全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检测体系及相关法律体系
农药残留较高一直是福建茶叶出口检疫时面临的问题,相关检测监管部门应着重监管茶农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施用量,对农药施用量规定统一标准,同时建立完备的农药检测体系使福建茶叶出口之前就达到国际上的标准,从而提高茶叶出口品质,使其从而能进入他国市场。福建茶叶遭遇绿色壁垒主要原因就是农药残留超标,这样迫使福建茶叶企业不得不认真检测出口茶叶的农药残留量,并且获得相关的农产品国际认证。这些举措都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削弱其价格优势,政府可以在建设完备的农药残留检验体系上帮助茶叶企业出口的茶叶进行检测来降低他们的成本。通过环境认证标志,可以大大提高福建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对于消除绿色壁垒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很大的意义。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和茶叶质量标准的相关法律体系,迫使福建省茶叶企业不得不加大力度改善茶叶品质,对违法行为实施严惩,目前我国在法律、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仍然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建立完备的应对绿色壁垒解决能力。
(四)建立国外市场绿色壁垒信息网络
在国家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福建省茶叶企业应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深度合作,响应国家政策,寻求和其他国家在茶叶领域能和合作的地方展開合作。同时,政府建立各个国家的绿色壁垒信息查询网络,做到信息公开共享,便于福建省茶叶企业可以迅速获得国际市场上对茶叶质量的标准信息,及时对生产的茶叶进行品质提升,以达到国外消费市场的准入标准,而不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
四、结语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特色产品之一,对人体有着诸多益处,而福建省作为中国茶叶的产量大省之一,一直致力于发展本省的茶叶产业,为在国际市场上而占据一席之地。针对福建省茶叶产业的情况分析,就目前存在的企业生产的茶叶品质问题、行业无统一规范管理问题及出口茶叶监管力度不严等问题,福建省政府必须以提升出口茶叶品质为主,监管为辅,从生产、监管、出口全方位做出一体化改进,使得茶叶能够作为福建省的创汇产品而远销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嘉琪.福建省茶叶贸易现状和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3):43.
[2]任晓萌.福建省外贸型茶叶企业贸易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J].国际商贸,2018(3):64.
[3]陈太盛.福建茶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3):32-36.
[4]傅雅凌,戴斯玮.福建省茶叶对外贸易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J].市场·贸易,2018(9):45.
[5]林善炜.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5(6):13.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