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破解精准扶贫瓶颈期的财政政策探讨
2020-11-30邵延学
邵延学
[摘 要] 黑龙江省虽不是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但总体贫困人口規模较大,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黑龙江省在精准扶贫方面成果显著,但随着精准扶贫进入瓶颈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精准识别机制不完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绩效评价不完善等方面,而财政政策可以有效解决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瓶颈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精准扶贫;脱贫;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 F2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10-0009-02
一、黑龙江省精准扶贫政策内容及成效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列扶贫政策,如《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实施意见》等,通过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加快贫困地区交通发展等交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作为全国有扶贫开发任务的22个省份之一,黑龙江共有国家级贫困县20个和省级贫困县8个,贫困村1778个,其中深度贫困县3个、深度贫困村107个。2016年实现脱贫人口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2%;2017年实现脱贫人口16.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4%,全省1778个贫困村共出列805个,5个贫困县顺利摘帽,贫困县数量实现首次减少;2018年全省脱贫人口17.2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5%,贫困村出列873个。2019年全省脱贫人口10.12万,贫困人口剩余6178户125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7%。截至2020年2月,延寿、拜泉、林甸、海伦、青冈5个贫困县(市)摘帽退出,这是黑龙江省最后一批退出贫困序列的5个国贫县。至此,黑龙江贫困县实现全部清零,这标志着黑龙江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胜利,扶贫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瓶颈期存在的财政政策问题
(一)财政扶贫精准识别机制不健全
在贫困人口识别方面,基本上靠基层政府和组织来进行,在识别手段上有所欠缺,比如无法准确掌握居民实际收入状况,再加上“关系户”“人情户”等不良现象,导致相当一部分扶贫资金无法精确落实到真贫困人口手中,而是拨给故意夸大自身贫困水平的人,由此催生了一些靠财政扶贫资金为生的懒人。即使有些地区采用了居民投票选择并公示的方式来确定贫困人口,但由于拉票等现象的存在,情况并没有完全改善。此外,贫困人口精准识别长效跟踪机制不完善,扶贫对象信息无法及时更新,导致一些已经脱贫甚至致富人口未推出贫困档案,仍享受各种优惠政策,而因各种原因新陷入贫困的人口和家庭却没能及时进入扶贫名单。
(二)财政扶贫资金筹措方式单一
扶贫资金对财政的依赖性太强,其资金来源缺乏多元化,渠道狭窄。由于项目审批程序、金融规制等方面的限制,社会资本在参与扶贫过程中障碍重重,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导致社会资本对扶贫参与的积极性不够,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力度较弱,撬动能力有限。例如,目前种植养殖业是黑龙江产业扶贫的主流方式之一,但由于生产分散,不能形成很好的聚集效应,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农业产业又具有投入量大、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因此难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参与,单纯依靠种植养殖业类的政府扶贫项目,使得扶贫力度和效果难以最大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财政资金的压力。
(三)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2016-2019年全省分别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4.2亿元、32.6亿元、43.1亿元、54亿元,减贫人口分别为46万人、16.2万人、17.22万人、10.12万人,单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脱贫人数分别为1.9人/万元、0.497人/万元、0.4人/万元、0.187人/万元,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从边际效用的角度考虑,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存在边际递减现象。实际上,在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资金被闲置,没有及时有效利用的状况。部分扶贫项目从规划开始到招投标可能需要几个月之久,甚至导致项目资金跨年使用的情况。同时,资金在投放过程中,由于贫困人口的信息存在一定延迟,上级政府对于基层情况的了解程度不够,一系列贫困人口的认定过程等因素,也使得扶贫资金在精准投放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四)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扶贫资金绩效的评价方面,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使得绩效评价有法可依,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评价体系中缺乏贫困人口直接参与的评价指标。扶贫效果如何,贫困人口应该最具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是直接受益者,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贫困人口以外的各方对扶贫绩效的评价,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当事人的直观评价。二是绩效评价体系缺乏长期指标。基本是从投入、拨付、项目、监管等方面设计指标,但从长远来看,扶贫资金的效果确定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性较强的贫困户来说很容易再次返贫,而这种情况带来的脱贫也只是暂时性的。三是相关数据可靠性存疑。绩效评价中资金使用成效、项目管理等数据主要依靠乡镇、县等下级政府上报,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数据不准确、不全面以及核准不及时、甚至虚报等问题,由此绩效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三、黑龙江破解精准扶贫瓶颈期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精准确认扶贫对象
虽然黑龙江省的贫困县已经清零,但是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贫困人口依然大量存在。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明显,特别是收入处于临界点的人口难以认定,这使得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难上加难。因此,完善贫困精准识别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来识别扶贫对象,确定真正的贫困人口,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认真核实和记录贫困家庭中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以及贫困的原因和返贫的可能性。此外,要进行不定期调查和和及时更新,真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