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走读”中传承红色精神

2020-11-30刘一宁

传媒 2020年6期

刘一宁

摘要:作为主体报道的一个分支,纪行报道既需要用厚重的历史去固牢文章的根基,又需要用生动的故事去填充文章的血肉。《河南日报》推出的纪行报道,始终用红色精神滋养广大读者的精神世界,这既是记录历史的创新之作,也是贴近读者的暖心之作,更是主流媒体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探索之作。

关键词:红色传承 纪行报道 河南日报

河南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用好这些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红色精神的洗礼下,用实际行动守初心、践使命,是党媒的神圣职责。《河南日报》紧跟时代步伐,组织多场采访活动、派出多路记者,用“重走”“走读”这种模式,瞻仰革命纪念场所、革命烈士遗属,推出多篇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在时光穿梭、今昔对比中找寻“新闻点”,践行着主流媒体“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继承好”的使命和担当。

一、摸清红色家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中原大地蕴含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弥漫着深邃的红色气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河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这些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党报新闻工作者要切实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去挖掘那段光辉的历史、去讴歌那些英雄模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中汲取养分、感悟初心,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合力。

媒体新闻报道既是现时的历史书写,也是历史在当下的折射。在革命星火燃遍的黄河两岸、在烈士鲜血染红的中原大地,新闻工作者们努力架起一座沟通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唤醒人们对过去的记忆、激励人们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革命遺址是新闻工作者们唤醒人们集体记忆的载体。据《河南省革命遗址普查报告》和《河南省革命遗址通览》显示,河南拥有数千个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在新时代、新语境下,把这些红色资源利用好、宣传好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始终要面对的课题。此前,这类题材的新闻报道一般采用宏观视角进行叙事,与普通读者距离很远,起到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有限。近年来,《河南日报》相继开辟了多个专栏、推出多篇重点报道,避免程式化的宣教、增加感人心扉的细节,通过“重走”“走读”模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拉近新闻报道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在新闻报道的探索和实践中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河南日报》与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策划推出的“豫见·红色足迹”专栏侧重于对本地的红色资源进行深刻挖掘、对当地的历史革命故事进行重新解读。我们选取了这样一个视角:用最接近本色的“行走”状态,深入基层一线,摸清红色家底,走进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光辉岁月,对红色资源进行重拾和挖掘。

每一个红色遗址都深藏着一段红色记忆。当记者以历史照进现实的视角重访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遗址,竭尽全力地寻找“那时、那地、那人”时,那些逐渐远去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动”了起来,那些收藏在纪念馆里的文物、记录在历史书上的文字“活”了起来,那些静态的红色资源自然而然转化成了动态的红色课堂。

记者的亲历见证,让革命遗址及其所在地数十年来的沧桑变迁逐渐清晰起来。然而,这类新闻报道不能只局限于对革命遗址和历史事件的认识和了解,老区发展的轨迹、老区人民的冷暖等都应该作为红色资源的一部分被关注。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宣传好表现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需要记者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新闻的视角重新审视独特的、宝贵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发现它的新特征和新元素,进而吸引读者的关注、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讲好红色故事,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摸清红色家底,是讲好红色故事的前提。“讲故事”容易,但如何把红色故事讲得精彩、生动,让读者“听进去”“看下去”,考验着党报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考虑读者的阅读兴趣,选取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用“讲故事”的方式回望历史,目的就是让新闻报道能更紧密地贴近群众、感染群众。为了重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河南日报》推出一个整版的特别报道。面对这个重大题材,记者以普通人的视角进行真实、客观地叙事,并在故事化的叙述中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故事的精彩在于它不是一面倒地宣传,而是真实、客观地叙事。刘邓大军如何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邀请权威的党史专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人物、普及历史。以权威史实为根据,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率军跃进大别山的故事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

讲好红色故事,不仅要对历史有着清晰地认识,还要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为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好故事,记者顺着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路线图走访多处遗址,寻找历史故事、回访英雄后代。《“王大湾”重温军民情》这样写道:“邓小平同志到来后,满脸凝重地对大家说:今天不握手,要开一个不握手的会……”记者在采访中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与此同时选取人物引语来表达中心思想。以这种方式突破模式化、套路化的桎梏,让新闻报道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纪行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以职业眼光去研究、挖掘历史,还需要他在亲历、还原历史的过程中,启迪人们发扬红色传统,激励人们在新征途中砥砺前行。记者用“透过旧址上空飘过的历史烟云,总有一股精神的力量在指引人们砥砺前行”“刚刚开幕的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牡丹花越开越艳”等语句,跳出历史、关注当下,彰显革命老区继承红色传统,用实际行动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实践。

继承和发扬红色传统,用红色精神滋养广大读者的精神世界,是党报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当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新闻工作者要铭记“脚底板下出新闻”这句老行话,“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挖掘新闻“富矿”、走进采访对象,通过讲述动人心扉的红色故事,把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变化串联在一起展现在读者面前,进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取得成风化人、凝聚人心的社会效果。

三、擦亮红色名片,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为什么要重访红色遗址?因为红色遗址中蕴含的红色历史,每一位中国人都要铭记心中。

2019年9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信阳市新县,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他说,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报新闻工作者讲述那些红色故事,就是为了引导人们自觉接受红色教育,巩固升华理想信念,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奋力走好新的长征路。《河南日报》推出的“重走千里跃进路 咱们一起奔小康”等系列报道,充分展现了老区人民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这些新闻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激活了红色基因,擦亮了革命老区的“红色名片”。

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调研一个月之际,《河南日报》再次成立了一个报道组,“走读”大别山。带着如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展现老区建设新面貌、老区人民新生活等问题,记者们深入那片红色土地,自觉践行“四力”,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了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人民团结一致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在和平建设年代,大别山人民积极进取为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添砖加瓦,这就是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最好见证。

记者对大别山精神进行深层次解读后,就以现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基点,在时空中穿梭彰显精神的力量。“守护,成了一份牵挂,一份责任,55年,从未间断。就这样,她从青丝走到了白发……”等语句频频出现在文章中,引领读者跟随典型人物的行动接受思想的洗礼和熏陶。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采访的过程也是一次再学习、再教育的过程。在“重走”“走读”的过程中,革命先烈们不怕流血牺牲的行为也感染着新闻工作者,激励他们用文字擦亮革命老区的“红色名片”,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与此同时,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新闻工作者还要在报道过程中创新表达方式,综合使用图片、视频等组成传播矩阵,不断提升此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河南日报》党群政法采访部记者

参考文献

[1]王春晓,陈旭光.记忆的建构与变迁:典型报道的时代印记[J].当代传播,2018(05).

[2]张雅欣,张佳楠.“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的重要探索[J].当代电视,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