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的价值所在

2020-11-30曹雪雪汪晓莺

学理论·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新常态

曹雪雪 汪晓莺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协调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为我国当前阶段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坚持协调发展有助于引领经济新常态,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坚持区域城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能有效弥补“木桶”效应,为构建平衡发展格局提供新理路。

关键词:协调发展理念;新常态;开放型经济;平衡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1-0015-02

协调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首要前提。坚持协调发展不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补短板、破制约,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协同配合、均衡一体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路架桥[1]。党的十九大指明了我国当前的历史新方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的需求也在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推动区域、城乡、两个文明、经济与生态、经济和国防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能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对实现我国各领域整体平衡发展,对我们完成伟大事业、奋斗目标、人民期待和历史使命意义重大。

一、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是引领经济新常态、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一招

(一)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推动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效益相协调

在过去的短短几十年中,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震惊。如今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一改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经济发展速度快、总量大,但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不尽人意的现状。现在的目标已经不是单方面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而是要保质保量,追求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平衡,且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平稳健康的发展。在推动经济中高速发展、产业向中高端转型以及坚持效率型集约增长的发展目标下,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相协调,因为生态环境的状况也是衡量发展質量和效益是否达标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也是解决代际矛盾的首要条件。协调发展就是要把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联系起来,协同优化,保证任何一方面都不掉队,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看待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如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数据上,要深入了解整体状况,补齐短板,使发展始终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对实现发展速度质量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意义凸显。

(二)协调发展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在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来,取得了相当令人引以为傲的成果,国民经济持续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转型升级也在稳步推进,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且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次经济结构的调整中,能取得如此成绩,一个是创新驱动的效果显著,另一个就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更加注重提高低耗能高效益的力度,国家甚至给予了某些产业政策支持来推动。从产业结构角度看,虽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都在提升,但相对来讲第三产业的更高,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以及信息软件类技术性服务业也保持着较快增长,其贡献率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也反映了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主要体现在供给、需求和预期这三个方面,这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创新驱动效应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及运用发展,很好地激活了市场活力以及社会创造力,而且“互联网+”的发展,很好地融合了各种新业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也为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不断推动各项产业都能良好快速地向前发展,使得经济结构日益趋向均衡平稳,达到共向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更快更好地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实现。

二、协调发展理念为有效弥补“木桶”效应、构建平衡发展格局提供新理路

(一)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实现空间发展平衡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奇迹,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格外突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极为迅速,一方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东部地区的发展远超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而这些较为落后的地区,有的是自然原因,有的是历史原因,还有政策原因等等因素造成了如今的发展局面。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构建平衡发展格局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要补的短板之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在于统筹东西、协调南北,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三大战略目标统筹推进,并且还要继续支持东部沿海带头发展,给其他地区的发展打好头阵。“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无疑为区域协调发展又增加了强大动力。同时,积极推进城市群的发展,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有效整合也会更好地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在各种有力措施下效果显著,有效推动我国空间趋向平衡向好发展。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但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迫切要求城镇化水平也要不断提升,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而协调的城乡发展关系对中国这样一个需要继续向发达的城市型社会转型的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已被明确提出,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尽快破除二元制的桎梏,建立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此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合理配置城乡要素,推动其有序自由流动,并且积极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非常及时有必要,把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的劳动力、生态、产业和文化等资源,把发挥乡村的主动性作为首要,极大调动了农村发展的积极性。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无疑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这除了需要在客观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发展外,还要在城乡居民的思想上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宣传,只有在彼此情感认同上达成一致,才能彻底消除彼此之间的芥蒂,实现全面有效的城乡一体化,达到城乡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全面协调发展,补短板,强整体。

(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助力“两个文明”并驾齐驱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世界,基本解决了物质贫困和物质匮乏的问题,鼓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但是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落后,亟须充实人民群众的“脑瓜子”。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需求,二者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向前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成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个人自我进步、培养“四德”“四个自信”的主观要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至今的每一代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今天,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設,用优秀的文化熏陶人、用正确的三观塑造人、用深厚的民族情感感染人,既要发展正能量的娱乐文化,也要发展红色基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每代人的心中。充分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是提升人民自豪感、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所以,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得跟上,这样才能推动全社会健康长久发展。

(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有效化解人与自然矛盾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遗留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既要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又要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因此,如何协调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建设,使二者达到相互促进的良好状态,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又一亟须解决的难题。想要有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力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坚持用生态化的理念发展产业,才能有效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占用和消耗、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大力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坚持用产业化的办法抓好生态建设,才能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支撑,更加有效地增强生态环境建设内在动力,保证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向前推进[2]。经济发展后必须积极有效反哺生态,遵循规律,跟自然达到和谐共生,把对资源的消耗保持在其承载力范围之内,为经济发展拓宽空间以及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保证社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

(五)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极大增强综合国力

经济建设是基础,而国防建设是保障;经济建设富国,国防建设强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古今中外几千年来的历史浮沉证明,安全保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实现安全的物质基础。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分不开的,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完全和平的时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保内,而不是对外。强大的国防建设要以经济足够发展为前提;每一个发展成果,都需要足够强大的国防力量去维护。而我们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防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动力也正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把国防建设根植于国家整体建设之中,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并且推动国防建设给予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更大的安全保障,尽早实现我们的强军梦、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任理轩.坚持协调发展[N].人民日报,2015-12-21(7).

[2]高智.大力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N].河北日报,2016-12-16(7).

猜你喜欢

开放型经济新常态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赣江新区给南昌带来的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程及成效评价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