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监测要点
2020-11-30沈忠贤
沈忠贤
(福建省南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 泉州 350503)
0 引言
路基作为公路重要的一层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运营通行能力,因此,良好的路基质量是优质公路的基础和前提。在山区公路中,由于线路里程内的高差梯度较大,为了满足公路平顺性的技术要求,必然需要大规模的填挖方施工作业,而填方路堤施工作业对路堤工后沉降的要求较高,其控制标准均有别于一般路段。因此,为了探索一套切实可行且效果显著的工程处治技术,某市政工程公司对某在建公路工程项目开展研究,研究标段为该项目的K24+400~405 标段,拟通过布设沉降计的方式获取对应位置的沉降变化规律。
1 工程概况
经工程勘察发现,某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填方量较大,存在较大里程的高填方路堤段,为了提高高填方路堤段的工程施工质量,切实控制高填方路堤段的工后沉降规模,拟在K24+400~405 标段内布设沉降计,以实时监测对应位置的沉降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填方路堤段截面层次发现,该路段填筑顺序由底面至顶面依次为:黄土(底面~12.3m)、砂卵石(12.3~16.1m),卵砾石(16.1m~顶面)。
2 试验设备及现场埋设要点
(1)K24+400~405 标段内使用沉降计测定高填方路段的工后沉降量;
(2)沉降计具有数据采集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工程适用性好等诸多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在道路路基沉降的观测工程中;
(3)施工量测项目组在对应标段的行车道及路肩处布置了沉降计观测点,具体布置形式详见下图1 所示:
图1:单点沉降计布置示意图
表1:单点沉降计编号及埋置深度
3 试验数据采集要点
(1)为了适应数据采集需求,沉降计拟布设在路基上层位置,沉降量测周期建议设定为1 次/周;
(2)中央分隔带下方应埋设沉降计,沉降计依靠无线传输技术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传递;
(3)通过分析行车道和路肩处的沉降数据,绘制沉降量变化曲线,以获取合理的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化规律。
4 监测试验分析要点
4.1 监测试验数据
路基沉降数据采集建议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到现场人工采集一次,下图2、3 分别展示了路肩处和行车道处的分层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图2:路肩分层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图3:行车道分层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上图可得,行车道和路肩位置的工后沉降均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且行车道处的沉降量明显低于路肩处;通过长达1年的连续监测,高填方路堤的总体工后沉降规模趋于稳定,累计观测19 个月以后,行车道处的沉降量最大值达到36.71mm,路肩处的沉降最大值达到51.02mm。
4.2 监测结果分析
(1)因沉降计埋设位置的断面形式多为填挖结合,路基横向坡率较大,横向位移容易受地质条件干扰,加之路肩处的覆土厚度大于行车道处,所以,行车道处的工后沉降比路肩处更低。
(2)观测路段的交通形式多以小型车辆为主,车辆荷载较小,因此,监测数据反馈出的车辆荷载对工后沉降的影响极其有限。
5 沉降理论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分析
5.1 沉降理论分析模型
目前,已有学者采用平方根、双曲线、指数等多种数学模型,对高填方路堤段的工后沉降进行了量化研究,本文结合监测数据,采用上述模型对实测值和模型模拟值进行了回归分析。
5.2 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特选取2016年5月的观测数据为基准,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详见下表2、3 所示:
表2:路肩监测点工后沉降回归分析
表3:行车道监测点工后沉降回归分析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不同模型计算得到的沉降值与实测值的拟合性均较好,通过分析误差指标,发现指数模型的精准性更高,最大误差指标为2.24%,对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应的误差分别为4.23%、6.24%;平方根的误差指标最高,达到9.88%,幂函数模型精准性较平方根略优,误差指标为8.37%。
6 结论
(1)行车道和路肩位置的工后沉降均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且行车道的工后沉降明显低于路肩处;
(2)高填方路堤在施工完成的1年后,其工后沉降基本趋稳;
(3)经为期19 个月的连续监测,行车道的工后沉降最大值为36.71mm,路肩处的沉降最大值为51.02mm;
(4)通过分析不同数学模型,发现对数模型能够更好地表征高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发展规律,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