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道的彰显
——《赖少其全集》的出版意义
2020-11-30于在海
□ 于在海 方 磊
赖少其(1915-2000),当代著名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作家、诗人。20世纪30年代,与李桦等人成立“现代版画研究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得到鲁迅指导。1939年在安徽参加新四军。40年代,在军队从事宣传工作。解放后,先后在南京和上海负责文化建设事业。1959年后,在安徽开创文化事业。1986年回归故里广州。赖少其一生经历丰富,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史料。从抗战时期的版画创作到上海时期的花鸟画创作,从安徽时期的黄山之作到晚年时期的“丙寅变法”,赖少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均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一生作品逾万件。赖少其不仅是一位高产的艺术家,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从19岁开始发表文章、出版专著,成果丰硕。
2020年,值赖少其105周年诞辰之际,由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赖少其亲属合作,荣宝斋出版社主持编辑的《赖少其全集》正式出版。共收入赖少其作品约1500件,涉及版画、山水、花鸟、书法、篆刻、文献、年谱等9类11个卷本,共3000套。这些作品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赖少其亲属藏品约500件,二是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品约300件,三是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品约300件,四是社会机构藏约300件,五是私人藏品约100件。作品收录的原则是来源可靠、精品优先、兼顾不同时期作品的代表性、特例和文献价值,尽可能全面地呈现赖少其的艺术面貌。
《赖少其全集》由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以及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任主编,荣宝斋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王勇,广州艺术博物院原院长、赖少其之女赖晓峰任副主编。刊登了邵大箴、薛永年、沈鹏、陈传席、梅墨生等多位美术评论家的文章。作品全部详列尺寸、款识、印鉴、收藏情况及资料来源等信息,利于受众了解赖少其一生的艺术经历。著述采用原版与注释相对照的形式,便于受众掌握赖少其艺术思想的精髓。此外,这套《赖少其全集》还大量收录了赖少其生活和工作中的珍贵照片,有很多是首次面世。
《赖少其全集》的出版,是在现有条件下对赖少其作品一次最全面的汇集和整理,是对赖少其人生一次最完整的概括和总结,是对赖少其艺术一次最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赖少其艺术研究进入新阶段
对赖少其艺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时,赖少其在国内外频繁举办画展,先后有李桦、古元、赵朴初、饶宗颐、唐云、谢稚柳、邵宇、沈鹏、沈柔坚等人撰写评论文章。这些名家与赖少其相识相知于20世纪50年代,是赖少其艺术的最初欣赏者,是赖少其艺术思想的忠实倾听者,也是赖少其收藏鉴赏眼光的早期培养者,对赖少其最为熟悉,评价也最为准确和精到。
进入新世纪,《赖少其诗文集》《赖少其书信集》《赖少其研究文集》相继出版,构成人们了解赖少其艺术的第一手资料。2010年以来,赖少其艺术研究逐渐进入盛期,展览、学术活动频繁,如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追求·创新——赖少其艺术回顾展”,同时举办“木石精神·雄奇笔墨——赖少其的艺术理念与承革实践”大型学术研讨会;在2015年赖少其诞辰百年之际,广东、上海、北京、合肥先后举办纪念展览及学术研讨会。
除了这些综合性大展之外,赖少其艺术还逐渐被纳入美术史研究范畴,如“异域行旅·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画家国外写生专题展”(2010年)、“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17年)、“风声水起逐浪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2018年)等。
同时,赖少其艺术研究还逐渐走向专题化。2012年至2018年,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每年策划一场赖少其专题研究展,包括版画、花鸟画、山水画、书法篆刻等专题,这些展览均入选当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这些展览、研讨会的举办以及画册的出版,关注的是某一艺术专题,研究角度以点带面,将赖少其艺术纳入20世纪中国美术的历史和理论范畴中去展示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自2013年以来,先后奔赴赖少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去征集文献史料,与当地的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等各类社会机构联系,查找图书、地方志、报纸等资料,获取赖少其文献史料逾千件。同时,赖少其亲属也无私提供了大量文献史料。在海量文献史料作为支撑的基础上,结合赖少其作品,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自2012年至2019年先后编辑,并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版画集》《赖少其花鸟画集》《赖少其山水画集》《赖少其书法篆刻集》《新徽派版画文献史料集》《笔墨传承——新安画派、黄宾虹、赖少其艺术渊源研究》《心心相印——赖少其与西泠印社名家艺术交流文献作品集》等学术性画册,为赖少其艺术研究提供了最为原始、最为基础的资料。与此同时,邵大箴、薛永年、吴长江、肖峰、陈传席、王明明、林墉、王璜生、刘曦林、鲍加、刘继潮、罗一平、梅墨生等知名美术评论家积极研究赖少其艺术,他们依赖的资料不仅有前人的研究,还有最新挖掘的文献史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赖少其艺术研究的各类论文约300篇,涉及其所有的艺术领域,学术成果丰硕。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大量的赖少其作品藏于机构或私人而未面世,大量的文献史料有待整理,新的研究视角也有待发掘,目前对赖少其艺术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正如罗一平所说,赖少其是20世纪还没有被读清楚的巨匠。而《赖少其全集》的出版,将开启赖少其艺术研究的新阶段。
首先,作为时代生活的反映,赖少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管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是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赖少其全集》中选用了大量作品,尤其是很多之前没有面世的作品,将极大地丰富读者的视野,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赖少其的艺术风格。
其次,赖少其的艺术成就离不开他的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赖少其都有具体文献史料来印证其与时代的联系。《赖少其全集》中收录了大量文献史料,尤其是新挖掘的文献史料,便于人们将赖少其置入20世纪宏大的历史范畴中去解读,从而更完整地了解赖少其的为人与为艺。
二、探寻赖少其的“大道之道”
与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赖少其有着自己的艺术轨迹,《赖少其全集》从作品和史料两个方面,将他在20世纪每个星光熠熠的历史阶段都进行了展示:
30年代,赖少其学习西画和版画,以笔为刀,是鲁迅亲手培养的中国现代版画运动的闯将。他在一幅黑白版画上镌刻刘大白诗:“腰有一匕首,手有一樽酒。酒酣匕首出,仇人头在手。”他的版画是改造旧世界的投枪和匕首,快意恩仇,他被鲁迅称为“最具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
40年代,赖少其在军队从事宣传工作,从版画到诗歌,从新闻到话剧,在多个方面开展文艺工作。同时深入部队基层,提出开展“功劳运动”的建议,在全团试行取得成效,后改名为“立功运动”在全解放区和全军推广。《解放日报》高度评价这一运动在激发军队斗志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赖少其因此获评“干部一等功臣”称号。
50年代,赖少其开创华东地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团结了黄宾虹、吴湖帆、贺天健、林风眠、傅抱石、潘天寿等一大批艺术家。同时他负责华东文联、华东美协、上海文联、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在艺术创作上开始深入传统。
60至70年代,赖少其开创安徽文化事业,继承和发扬了“徽派版画”和“新安画派”等民族文化遗产精华,带领一大批版画家深入生活,创作了《毛主席在马鞍山》《百万雄师过大江》《淮海战歌》《陈毅吟诗》《丰收赞歌》《节日的农村》等一批极具特色、反映时代的大幅套色版画,促进了安徽美术事业的发展,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
《赖少其全集》书影
80年代,赖少其怀着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深入黄山,写生与创作相结合,为新时代的祖国山河立传,创作了上百幅黄山之作。这一时期,赖少其认为“在中国画基础上更多地吸收西画。融合中西,这是中国前人已经用之有效的”。赖少其走出了一条中西融合的创新道路,后世称为“丙寅变法”。其笔下的祖国河山体现出雄浑厚重、大气磅礴的中国精神。这种文化自信是对创新中国画的大胆实践,是对“’85美术新潮”的积极回应,是对“笔墨当随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90年代,赖少其罹患帕金森症,仍以极大毅力实施“衰年变法”,把丰富的色彩、抽象技法融入渊深的空间,具有更刻骨铭心的印象感受,展现了志士暮年更高的艺术升华。此时,赖少其仍以大将手笔,书写着家国情怀,他以似锦的繁花比喻新时代的美好,他以遒劲的松树寄托对邓小平的敬仰之情,他以鲜红的花束献给党的十五大和香港回归,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大笔书写“生命不息、战斗不已”。
回望历史之际,赖少其的艺术人生无论是放在20世纪的百年际遇中,还是放在新中国的70年历程中,抑或是放在新时期的40年浪潮中,在每个历史阶段都可以从美术史学研究方面探寻赖少其的“大道之道”。
2015年,在赖少其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上,陈传席提出“画画是小道,欲成功仍须以大道为基础”。他认为,赖少其是一位战士,强烈的家国情怀是赖少其艺术的“大道在心”。也可以说,“大道”是赖少其的人生目标,即为民主革命、为民族独立、为人民解放、为时代讴歌,其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力量感、震撼力是一种审美意识和文化修养。
赖少其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自觉地用作品反映时代,当赖少其与我们渐行渐远,新时代又提出了新的文化需求和时代任务:文艺创作要有“高原”,更要有“高峰”。薛永年在《高峰的启示——〈赖少其全集〉代序》一文中指出:“现在艺术界一再呼唤大师,呼唤高峰,赖少其晚年的山水画表明,赖少其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师,就是高原上的高峰。”他认为,研究赖少其,就是研究大师何以成为大师的经验,就是研究怎样在高原上出现高峰。赖少其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天仍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和值得借鉴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定文化自信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此为指引,《赖少其全集》在此时出版,是对赖少其“大道之道”的进一步彰显,是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进一步飞跃,是赖少其艺术直接服务于新时代文化事业的进一步体现,这是《赖少其全集》的时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