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以云南省澄江县海口镇为考察中心

2020-11-30

创造 2020年1期
关键词:花灯工作者民族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探索尤为重视,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其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指明文化建设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文化发展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与此同时,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为内核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广大农村地区有条不紊地推广、开展,其中“乡风文明”强调的便是指文化建设,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已成为发展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举措。

目前,云南省在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借助边疆地区的多民族聚居、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打造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澄江县作为滇中名城,更是响应乡风文明建设的政策号召,发掘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推动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与创新融合。本文基于对澄江县非遗传承项目草狮子舞的田野考察,对海口镇非遗传承项目发展现状予以研究,发现传承问题,提出保护对策,既有益于学术上的思考与探索,也能在社会服务方面,更好地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言献策。

一、从“富强”到“文明”:乡村振兴中的民族文化建设

(一)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宜居”

从2005年“十一五”提出“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十三五”提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任务,再到2018年党中央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的意见》,常态性地使用1号文件来强调农村问题,既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基层农村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崛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党和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对新时代农村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新规律、新任务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从“城乡一体化”到“新农村建设”,再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是党和国家在不断的农村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集中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未来趋势。从近年来党中央在农村问题上所提出的要求、所调整的政策中不难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更加高远,“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理念更加美好,内涵更加丰富,充分体现出“对新农村建设的延续、超越与升华,体现了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再出发、再部署”。[4]

(二)从“美丽宜居”到“乡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指示,[5]目的之一就是让农村居民能在过上富裕生活的同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寄托着乡愁,凝聚着记忆。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应该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同时,留住乡愁,充分体现每个乡村的特点,将原本的风貌更好地保留、传承下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较大进步,目前已基本实现脱贫,并达到小康水平,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同物质文明建设相差悬殊,而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一环的“乡风文明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乡风文明建设”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需要。很多地区农村居民精神生活问题突出,诚信缺失、欺骗欺诈等现象屡见不鲜,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大行其道,婚丧嫁娶之事喜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余常常闹出天价彩礼、高额嫁妆的消息。因此,党中央提出的“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发展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推动我国农村全面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的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和谐乡村,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文化有所承担、有所作为,社会才会和充盈、包容善美,故而好的乡风、村风、民风既可以依靠世代相承达到人居环境的长治久安,又能通过互动缔结村社精神,在生活中沉淀文化的内生动力。

(三)从“乡风文明”到“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发展的历史环境中,多个民族之间交流、融合,形成神秘奇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不仅是本地居民传统的娱乐活动和村民仪式,更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金字招牌。事实证明,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彩的文化形态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将“民族文化”的原生元素融入地区产业发展的产业链中,树立“特色也是资源、特色也是优势”的理念,才能使民族文化产业成为广大民族地区村镇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在发掘、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高水平的社会精神面貌来吸引“资本下乡”,[6]促进乡村经济的增长,让青山绿水和淳朴民风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因此,长远来看,发扬“民族文化”既能推进“人地结合”,给当地插上文化之翼,激发群众的创造力;也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使山美水美的乡村更加“心美”,真正全面、广泛,多层次、高质量地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二、在摸索中前行:海口镇民族文化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云南省委凭借境内多民族聚居的资源优势,多次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澄江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上级指示,将文化建设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向全县;其中,海口镇作为汉、苗、彝三族聚居之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本文经过田野考察,以海镜社区汉族的“海镜花灯”、松元村彝族的“松元太平灯”、“草狮子”和海口社区苗族的“踩花山”为重点研究内容,以此梳理海口镇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入围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取得“民族文化示范村”荣誉称号。海镜社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村落在明朝已初具规模;嘉靖年间福建龚氏来此定居,逐渐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在此世代传袭汉族传统文化,形成以捕鱼农耕为形式的生产方式和以积善行孝、重文立教为内容的家族文化,并通过花灯戏曲的仪式活动将民众情绪加以表达。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以花灯为代表的海镜优秀民族文化也变得岌岌可危,但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怀着强烈乡土意识村民的热心关怀下,海镜社区的民族文化还是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

由于传统乡风文明及传统村落格局的典型性与相对完整性,海镜社区在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其间,文化强国理论不断深入人心,地方有识之士龚绍发等人也勇担重任,捐资出力恢复海镜社区花灯表演的传统。表演海镜花灯一方面可以娱乐村民、强健体魄,并成为村级春节联欢晚会的主要演艺内容;另一方面以花灯戏为载体,在剧本创作上,与时俱进,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等内容。以环保宣传为例,2018年海镜花灯编排环保剧目5个,开展集中宣传展演55次,生态环保理念根植民心。[7]

因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效果,海镜社区获得“民族文化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同时,为进一步彰显传统村落的魅力和弘扬时代风貌,海镜社区修缮古戏台,并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时,积极组织花灯表演队登台演出,或者外出进行商演或义演。随着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花灯表演为抚仙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增添几分历史底蕴与人文气息,海景社区的民族文化建设成果斐然。

(一)建立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墙及传习馆等民族文化承载地

松园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地村,以彝族为主,苗、汉杂居,民族风情浓厚,民俗活动保存较为完整。该村彝族每逢年终和春节伊始,都会演唱太平花灯祈求吉祥。长期以来,举行庆典时无一块较好的场地。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松园村在村委会附近建立了民族文化广场,并附带篮球架、健身器材等体育活动设施,成为该村民众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和日常休闲娱乐的固定场所。同时,随处可见的彝族文化墙,生动再现彝家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少男少女形象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民族舞乐等,为当地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且于无形之中增强了当地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针对松园彝族村特有的太平花灯、草狮子舞等民俗活动,政府拨专款修建文化传习馆。传习馆外墙体,以文字和彩绘形式简介了松园太平花灯的来源、程式、形式等内容,普及太平花灯的基本知识;传习馆内,工作人员定期举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老一辈传承人在此将技艺向新人传授,表演者之间相互交流表演心得,民族文化工作者亦时常到馆内进行文化调查、指导。民族文化广场、文化墙及传习馆等文化承载地的建立,为海口镇民族文化的持久兴旺牢固根基。[8]

(二)政府部门、学者对民族文化的普查、整理、支持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立中山大学内迁澄江时,学者们便对松子园彝村、石门苗寨等地进行田野考察,并留下不少的文字调研成果。上世纪80年代,政府及学界亦高度关注松园村的民族文化活动,如:玉溪行署文化局戏曲志编纂组到当地对太平花灯进行初步调查,搜集整理唱腔58首、器乐曲16首以及舞蹈套路形式等,并编印16开本《澄江松元彝族太平花灯资料》的内部资料加以保存;2005年,太平花灯申报批准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电子档和书面文字资料,随后,省文化厅、省民委和市文化局先后命名杨世清、杨树林为太平花灯传承人;2017年,松元太平花灯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在云南省文化厅、省非遗保护中心及玉溪市文化广播电视局等各级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玉溪市文化馆编纂并出版《松元太平花灯》一书,对太平花灯做出较为全面的资料整理。关于其他民族文化,各级部门也展开了积极支持,松元彝族草狮子舞也得到较多的关注,玉溪市将其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人王秀英女士被玉溪市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民族刺绣方面,澄江县“醉美彝绣”民族刺绣培训班持续开班培训。通过这些措施,海口镇的民族文化活动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10]

(三)基层文化工作者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做出的努力

在海口镇民族文化传承中,广大人民群众为传承和保护海口镇民族文化尽心尽责,特别是非遗传承人、民间文化工作者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海口镇广大群众绝大部分热爱花灯戏,部分中老年观众甚至达到逢戏必看的程度。街头走访,也时常可见老者拉二胡、弹四弦、唱花灯的场景;部分青年朋友也积极加入到表演行列。目前,太平花灯、草狮子传承人年事已高,但是他们积极热心寻接班人,将所学技艺传播给年轻人,也积极配合社科工作者,接受访谈调查。以本次调研为例,戴国元等老艺人听闻有科研团队调研太平花灯,于早晨9时赶到松园村委会,久久等候。本团队赶到开始访谈之后,细心耐心回答团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带领参观民族文化广场、传习所等场地。[11]正是由于老一辈传承人的积极奉献,古老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传承、整理。海口镇亦有张玉祥老人为代表的杰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张玉祥年轻时长期担任海口镇文化站站长,工作之余,积极对海口镇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整理。退休之后,退而不休,亦以更加充裕的时间投入到民族文化整理的工作中,目前已撰写《海口镇民间故事集》 《澄江县少数民族民歌选》 (待出版)等文集,并亲临实地录制《彝族祝酒歌》 等光盘。[12]

三、困顿与求索:海口镇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现存问题

1. 政府工作者与乡村文化工作者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理解

近几年来,海口镇政府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民族文化的普查、记录与传承不仅需要政府和高层次文化工作者的参与,而且需要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工作者的参与。因为,乡村文化工作者更容易接触到老一代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更能深入地了解到各种民俗文化中“隐秘”的内容(因大多数民俗文化是以家族形式传承,很多传承人不愿意对外人讲述民俗文化中深层次的内容),也更能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内涵。然而,我们在实际访谈过程中发现,政府工作者和乡村文化工作者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隔阂。

从政府方面来看,当地政府缺乏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长远规划,没有建立专项资金对该地区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记录。因此,政府的工作与乡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有时不能做到同步,当政府不关注某一民俗的发展而乡村文化工作者又在对这一民俗开展工作时,政府几乎不会给予乡村文化工作者相应的支持,这就影响了政府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增加了他们对政府的误解、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乡村文化工作者方面,首先,部分乡村文化工作者不能正确理解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当地政府的工作办法,在当地政府没有形成科学的文化发展办法的情况下,乡村文化工作者在相关经费的申请、相关政策的帮助方面存在索要经费过高、要求帮助逾规等问题;其次,个别乡村文化工作者比较注重自己独特的想法,不能与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体谅政府工作人员的难处,不能根据政府的切实需要进行相关工作。

2. 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政府缺乏较好的民族文化传承理念和办法。据了解,澄江县政府为太平花灯的传承做过许多工作。曾努力将松园太平花灯搬上玉溪市文化演出的舞台,但在剧目的编排方面请了外面的艺术家对太平花灯的演出进行指导,却很少请乡村文化工作者和花灯传承人一起进行深入的探讨,致使太平花灯的演出效果不明显。

其次,乡村文化工作者和民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通过调查发现,草狮子这种有着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民俗表演,其演出队伍中一共只有38人,其中50岁以上的演员有15人左右;30—50岁之间的演员有1人左右,其中大多数集中在40—50岁;20岁左右的固定演员只有3人,并且全是女演员。演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达到了68岁,是领头人王秀英,年龄最小的有18岁,是乐器演奏者李云强的女儿。由上可见,个别民俗文化传承人中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13]最后,老一辈乡村文化工作者和传承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通过访谈我们发现,老一辈乡村文化工作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集中在高中,几乎没人接受过大学教育。老一辈传承人中,汉族传承人的文化程度主要是小学和初中,几乎没人接受过高中教育,少数民族传承人的文化程度几乎都是小学,还有个别人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不认识字。这就导致民族文化的很多内容只能口口相传,而不能靠传承人自己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这是民族文化传承普遍面临的困境。[14]

3. 群众文化认知和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在彝族和苗族聚居的松园村、石门村以及海镜社区等地区,村民参与民族文化表演的热情很高,一到傍晚,随处可见太平花灯和草狮子舞的展演;但在汉族聚居、人口最多的海口社区,民众参与度却不是很高。村民除了在传统的立夏节、火把节和春节积极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外,平时只能见到零星几组花灯队在广场上跳灯。在与不同层次的民众交谈和实地观赏中发现,普通群众大多只会跳一些简单的动作,复杂的动作只有少数领队的人会跳,民众知道的与民俗相关的知识很少,很多人都讲不出舞蹈的各种步调子的名字与内涵,更不清楚所舞仪式的起源、发展以及一整套动作的内容,使海口镇民族文化的传播、扩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4. 相关机构和人员缺乏足够的文化创新能力

海口地区各民族文化都或多或少存在原始土壤流失的情况,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太平花灯剧目部分失传,草狮子曾较长时间中断等。在此情况下,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文化工作者和传承人,均缺乏足够的进行与时俱进且保留传统精华的文化创新能力。由于文化水平和研究能力不够,在松园村委会的努力之下,太平花灯大多只是在组织形式方面进行了创新,缺乏对动作、剧目、唱词的创新;由于旧有的传承观念深入人心,草狮子舞自从王秀英传承下来以后,便没在表演形式上做过任何创新。[15]由于苗族传承人不是专职的文化工作者,平时忙于生产、生活等琐事,且缺乏相关专业艺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踩花山这一民族文化也只是加入了供游客观赏的活动环节,对于活动形式和内容创新明显不足。[16]

(二)建议与思考

1. 政府工作人员和乡村文化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第一,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文化工作者进行相关政策宣传和解释的力度,多与乡村文化工作者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第二,政府还可以给予乡村文化工作者充分的人文关怀,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荣誉称号,定时进行一定的慰问,这样才能拉近政府与乡村文化工作者的距离,和他们做到互相了解、有效沟通。第三,乡村文化工作者应该加强对政府相关文件的学习,跟上政府工作的步伐,积极融入政府制定的民族文化发展规划之中。第四,乡村文化工作者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成立工作协会,统一地、有效地与政府进行沟通,避免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 保持民族文化原有内涵,推动其走向市场

针对乡村文化工作者和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面对乡村文化工作者和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推动其市场走向。新一代年轻人,大都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而民族文化传承的其中一个特点是,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多少物质回报,这是民族文化不能吸引年轻人参与继承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大力推动民族文化融入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大潮流中去,在生态旅游的宣传和布局之下,渐渐树立特色文化旅游的品牌。具体而言,政府要充当市场和民族文化之间的桥梁,如:在澄江县举办的各种大型会议,新建的各个楼盘的宣传,以及各个旅游小镇举办的特色活动上,大力推荐太平花灯、草狮子等民族文化加入其中。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民族文化,还能为传承群体增加可观的收入,渐渐让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一种可以长期创收的职业,吸引年轻人才会加入传承、保护和弘扬的队伍之中。

3. 以效益驱动群众自觉参与,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经调研发现,松园村、海景社区等村落,群众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热情较高,较之而言,海口镇经济最为繁荣,其村民对民族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并不高,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基于此情,建议镇政府和村委会可以在海口社区加大力度组织农村花灯队,定期组织花灯比赛,在公共场所为村民划定固定的花灯表演场所,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另外,要让村民自觉、自愿地了解本土文化,应该将民族文化的宣传与其业行为挂钩。以餐饮行业为例,海口镇有几家饭店、旅店的生意一直比较火爆,其诀窍不仅是服务热情,而且善于向客人讲述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奇闻异事来吸引游客,既能满足外来游客的对当地文化的猎奇心理,也能拉近商客之间的情感距离,挣钱之余,也能将本地的民族文化宣传、弘扬,一举两得。[17]

4. 创新民族文化形式,引入时代文化内涵

在此,以海镜社区花灯的文化创新方法为参考经验,进行介绍。当前,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海镜社区已成为文化惠民示范村和文化培训之地,海镜花灯也成为当地比较有名的灯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文化建设硕果,是当地对花灯的文化内涵加以高质量的创新,融入时代的文化需要进行有效整合的缘由。

海镜村旧有的花灯早已失传,在此情况下,村委会为凝聚民心、朴实民风,近年来坚持以文艺促党建,大力发展新花灯,在花灯的唱词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国家方针政策,如:花灯说唱《移风易俗办客事》中就唱到“新时代,新风尚,文明办客大提倡,红白喜事有规定,节约操办不铺张”; 《扫黑除恶,得民心、顺民意》 歌词“中央政府发号召,扫黑除恶掀高潮。全县人民齐奋战,恶势力要打倒”等。这种文化创新不仅能与村民的生活有效结合,吸引村民参与,还能加深村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18]因此,海口镇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可以将海镜社区的花灯创新视为经验,既要保留民族性、地方性特色,也要与时俱进,引入新的时代内涵。与此同时,在宣传方面,可以引入自媒体等新兴方式,如:专设关于海口镇民族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专栏以及“抖音”小视频等,扩大影响力与认知度。

文化具有传递文明、规范人的行为、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是一个国家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更是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深层动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强调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战略中,文化觉醒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保障与持续助力,尤其是在以云南为代表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掘、整理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更是乡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兼具地方性和普世性的文化状态,是一个族群、村落的历史记忆和集体情感。在澄江县海口镇政府及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文化引领、弘扬文化魅力等举措,打造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取得“民族文化示范村”的荣誉,并建立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墙及传习馆等文化承载地,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成绩斐然,一方面增强乡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文化的魅力润入无声,惠民如春雨,提高其道德情操和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将特色民族文化打造成为乡村文化产业,真正全面有力地促进海口镇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政府工作人员与乡村文化工作者沟通不畅,群众对文化产业认知和参与度不足,相关机构和传承人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但只要充分调动政府、群众和学界等各方积极性,共同致力于海口镇民族文化的传承,就能在解决现实困境的过程中把握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探索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出路。

猜你喜欢

花灯工作者民族
关爱工作者之歌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挂花灯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赏花灯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花灯艺人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