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乔恩《墨子》译介研究
2020-11-30朱健平
刘 松 朱健平
1858 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发表《墨翟之人格及其作品的评介》(“Notices of the Character and Writings of Meh Tsi”)(1)Joseph Edkins, “Notices of the Character and Writings of Meh Tsi,” 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858(5), Vol. 74, pp. 165—169.一文,首次介绍了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为《墨子》译介活动之滥觞。迄今为止,《墨子》在西方世界译介已有150 多年历程,先后出现过11 个英译本(含节译本)。其中,2006 年由我国典籍翻译家汪榕培和王宏合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墨子》译本是世界上首个英语全译本。2009 年,美籍华裔学者李绍崑(Cyrus Lee,1928—2014)推出另一个全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此二译本主要在国内流通,国际上影响不大。2010 年,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相继推出艾乔恩(Ian Johnston)的英文全译本,这是第一个由外国学者独立完成的译作。该书甫一问世,即获西方学界高度褒扬,认为它“提供了完整的译文,并辅之以中文原文,同时还整合了传统和现代的注解,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有分量的学术资源”(2)Chad Hansen, “Book Reviews: The Mozi: A Complete Translation.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Ian Johnston,”《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11 年第52 卷,第366 页。;“对于那些想要了解墨家思想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来源”(3)Carine Defoort, “Review Article: A Translation of the Mozi,” Monumenta Serica, 2011, Vol. 59, p. 501.;“艾译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可靠的”(4)Hui-chieh Loy, “Reviewed Work(s): The Mozi: A Complete Translation by Ian Johnst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012(2), Vol. 59, p. 309.;“这部里程碑式的《墨子》双语版全译本为研究中国战国时期的学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考资料”(5)Moss Roberts, “Review: Ian Johnston, The Mozi: A Complete Translation,” Early China, 2012(13), Vol. 35, p. 395.。2013 年,企鹅出版社再次推出艾乔恩《墨子》重译本,并将其收入“企鹅经典”(Penguin Classics)丛书,进一步奠定了艾译的经典地位。那么,艾译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其大获青睐的奥秘究竟是什么?检 索Springer、Wiley、Jstor 及PhilPapers 等国外数据库发现,陈汉森(Chad Hansen)、戴卡琳(Carine Defoort)、方克涛(Christopher Fraser)等多名国际墨学家已为艾译撰写了详细的书评,但检索CNKI 却发现,该译本并未引起我国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仅有朱健平和刘松(2019)对其“企鹅经典”重译本采取的深度翻译策略进行探讨。(1)朱健平、刘松:《艾乔恩企鹅版〈墨子〉英译中深度翻译策略研究》,《外语教学》2019 年第2 期,第99—103 页。我们认为,艾译《墨子》不仅是《墨子》英译史上的里程碑,而且其译介特色对于改善中国典籍英译质量及其接受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在简单介绍艾乔恩及其翻译活动的基础上,聚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的《墨子》译本,先简要分析其翻译体例,再重点探讨其译介特色,总结艾译成为经典的原因,为中国典籍英译和汉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艾译《墨子》的艰难问世
艾乔恩是澳大利亚汉学家和翻译家。他精通医学,退休前一直担任悉尼大学神经外科副教授,并译介了一些医学论著。他博学笃志,语言造诣非凡,先后获得中文博士学位、拉丁语硕士学位以及希腊语博士学位。退休后仍笔耕不辍,致力于中国典籍英译,用力甚勤且成绩斐然:2003 年出版《吟唱花草,等待猫头鹰》(Singing of Scented Grass and Waiting for the Owl)译诗选集,选译了王维、白居易和李商隐三位唐代诗人的多篇诗歌;2011 年与王屏合作出版《大学与中庸》 (Daxue and Zhongyong)。同年,因汉学研究和汉语典籍翻译成绩卓著,他荣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奖(The New South Wales Primer’s Prize)和美国笔会翻译奖(The Pen Medallion for Translation)。
艾乔恩自1990 年起开始翻译《墨子》,毕15 年之心血,终于在2005 年完成《墨子》全译,但出版过程却格外艰辛。虽然当时数家西方著名出版社向其抛出橄榄枝,但这部最终出版厚达近千页 的煌煌巨著实在是体大精深,对编辑工作要求非常高,要求编辑不仅要精通英汉双语,还必须熟谙中国古代哲学。中文编辑在西方出版社本来就凤毛麟角,更遑论找到这样各方面都称职的编辑,因此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出版。万幸的是,他最终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达成了出版意向。该社社长甘琦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艾译《墨子》的出版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史上最艰难的项目,“出版社把编辑工作交给了一位懂中文的美国编辑,以及一位母语是中文的双语编辑,整个编辑部做支持系统。但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实在太艰苦了,乃至两年后书一编完,那位美国编辑就辞职转行了”(2)朵朵:“做一本好书,战胜这个细碎的时代”,http: //www.ellemen.com/longstory/20161008-14892.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7 年8 月13 日。。尔后,出版社克服种种困难,经过长达五年的严格评审、修订和校对,终于在2010 年艾译《墨子》(The Mozi: A Complete Translation)交由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付梓,西方读者才得以尽窥艾译之妙、墨学之奥。
二、艾译《墨子》体例简析
艾译《墨子》译笔严谨,体例甄善,由前言、导论、译文、参考文献和索引五部分组成,无论是副文本还是译文本身,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前言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艾乔恩剖析了《墨子》全译本诞生较晚的原因:1)《墨子》文学价值较低,不足以吸引读者,且墨子本人在早期中国哲学界地位偏低;2)《墨辩》和《城守》两个篇章因语义流变,学界对其内容解读和结构分析尚未达成一致;3)核心篇章《十论》写作风格艰深晦涩,不忍卒读。接着他介绍了译介《墨子》的缘起和动机:最初对《墨子》感兴趣是为了弄清名家学派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与后期墨家(亦称别墨)之间的关系,随着对早期墨学和后期墨学的逐步了解和体认,便催生了译介《墨子》的想法。最后他详细阐释了译本潜在读者对译本最终形态所起的作用以及译者在处理一些艰深术语时的经验。
导论分为八章,分别介绍了墨子其人、墨家学派、《墨子》《十论》、墨子与其他诸子思想的差异、先秦诸子对墨子的态度以及韩愈的《论墨子》等内容,最后一章探讨了《墨子》的翻译问题。当代西方墨学界领军人物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戴卡琳教授高度评价这篇长篇导论的学术价值,称译者对《尚贤》等篇有非常独到的见解。(1)Defoort, op. cit., p. 493.值得注意的是,译者还在最后一章简要勾勒了《墨子》在西方世界译介的概貌,尤其是在德国和法国的译介情况,如1877 年花之安(Ernest Faber,1839—1899)的德语节译本《中国古代社会主义基本思想或哲学家墨子的学说》(Die Grundgedanken Des Alten Chinesischen Socialismus Oder Die Lehre Des Philosophen Micius),1907 年大卫·妮尔(Alexandra David,1868—1969)的法语节译本《中国古代社会主义:哲学家墨子的学说》(Socialisme Chinois: le Philosophe Meh-Ti et I'idee die Solidarity)等等。这些史料为我们进一步梳理《墨子》在西方世界的总体译介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译文正文部分在结构上与其他诸译不同。为了使西方读者对《墨子》全书结构有一个更为细致的了解,艾译参照西方著名墨学家葛瑞汉(Angus Charles Graham,1919—1991)的分类法,将《墨子》现存53 篇分为The Epitomes(概论)、Core Doctrines(十论)、Dialectical Chapters(墨辩)、The Dialogues(对话)和The Defense of a City(备守)五个部分,使得各篇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逻辑性更强。
正文后附有参考文献和索引。参考文献列出了近年来西方墨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索引涵盖了人名、地名、专有名词以及汉字索引,有助于读者快速定位,交叉比对,加深理解。
三、艾译《墨子》特色及其启示
从前言和导论不难看出,艾乔恩在译介《墨子》前就对中西墨学研究有了深入了解。与其他诸译相比,艾译《墨子》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1. 善选底本,洞悉原作
从导论可以看出,艾乔恩在翻译过程中综合利用了多种底本,既有晚清大儒治墨大家毕沅(1730—1797)和孙诒让(1848—1908)的经典校注本,亦有现当代学者吴毓江(1898—1977)、李渔叔(1905—1978)、吴龙辉、李生龙以及周才珠和齐瑞端等人的校勘本,彰显了译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实际上,不同时期校注本集中反映了当时墨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一般来说,新近的底本由于新的考古发现或史料的发掘,往往更贴近原作的真实面貌。底本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译本的翻译质量,这一点已引起了一些译者的注意,并在译序或相关著论中做了说明,如梅贻宝曾指出他的译本比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译本更精确,因为理雅各所参考的毕沅底本明显不及他所采用孙诒让底本。(2)Yi Pao Mei,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of Motse. London: Arthur Probstian, 1929, p. 1.王宏在《〈墨子〉英译比读及复译说明》一文中亦指出,梅贻宝译本的某些误译是由于其参考的校勘本的缺陷所致。(3)王宏:《〈墨子〉英译比读及复译说明》,《上海翻译》2013 年第2 期,第61 页。艾乔恩则综合参考众家底本,取众家之长,去众家之缪,从而大幅提高了其译本的质量。以下《墨子》开篇第一章《亲士》四个译本——即梅贻宝译本(1929)、汪榕培和王宏译本(2006)、李绍崑译本(2009)、艾乔恩译本(2010),分别简称为“梅译”“汪译”“李译”“艾译”——对“偪臣”概念的不同翻译便可证明参考合适的底本对于正确传达中国文化概念究竟有多重要。
例1:是故偪臣伤君,谄下伤上。(下划线为笔者所加,下同。)
梅译:Therefore, artful ministers are harmful to the lord and flattering subordinates are injurious to the ruler.(4)Mei, op. cit., p. 2.
汪译:Therefore usurping ministers are harmful to the lord and flattering subordinates are detrimental to the ruler.(5)汪榕培、王宏:《墨子:汉英对照》,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5 页。
李译:Therefore, just as cunning officers are harmful to the lord, flattering servants are harmful to the ruler.(6)Cyrus Lee, The Complete Works of Motzu in English.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9, p. 2.
艾译:For this reason, powerful officers harm the ruler and fawning subordinates damage their superiors.(1)Ian Johnston, The Mozi: A Complete Transl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p. 3.
不难看出,上述四译对“偪臣”的理解存在着巨大分歧,这主要是由于译者所参考的底本不同所致。梅译仅能参考晚清毕沅和孙诒让两部校勘底本,但译者未能根据孙诒让的注解译出“偪臣”的真实含义,将其译为“artful ministers”(狡猾的大臣);李译也译为“cunning officers”(狡猾的大臣)。新近底本如李小龙译注本(2007)(2)李小龙:《墨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第7 页。、谭家健与孙中原合译本(2009)(3)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第7 页。以及周才珠与齐瑞端合译本(1995 / 2009)等,认为“偪臣”通“逼臣”,释为“权臣”。(4)周才珠、齐瑞端:《墨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5 页。此外,2015 年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的《重编国语词典修订本》收录了“偪臣”一词,将其释为“权重逼君的大臣”。汪译所用正是周才珠和齐瑞端1995 年的底本,却将其译为“usurping ministers”(逆臣贼子),表明该译本并未充分利用其底本优势。艾译在参考多种底本的基础上,将其译为“powerful officers”(有权势的官员),应该说基本还原了“偪臣”的真正内涵。
不同译者对“偪臣”一词的不同翻译表明,译者对底本研究不足是造成典籍误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而正是由于艾乔恩善选底本,对不同底本进行比对,去伪存真,他才能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原作的思想内涵,因而能最大程度地确保译本的准确性。
2. 直译存真,务求信雅
为了能使西方学者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艾乔恩常常采用严格的直译,最大程度地使译文契合原作的思想内涵和修辞风格。
例2: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梅译:Enthusiasm is to be shown only to the virtuous, and plans for the country are only to be shared with the learned. Few are those, who, neglecting the virtuous and slighting the learned, could still maintain the existence of their countries.(5)
汪译:Only virtuous and talented people are able to rescue a country in grave danger, and only scholars are capable of devising pla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Few are those who can still maintain the safety and prosperity of their countries for long if they ignore virtuous and talented people and slight scholars.(6)
李译:Without the virtuous, you cannot run the government; and without the scholars, you cannot manage the state. There has never been anyone, who offended the virtuous, and forgot the scholars, you still could maintain the existence of his country.(7)
艾译:If someone is not worthy, don’t be anxious(to use him). If someone is not an officer, don’t plan affairs of the state (with him). There has never been anyone who disregard worthiness and neglected officers but was still able to preserve his state.(8)Johnston, op. cit., p. 6.
例中“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句,通过连续使用两个否定词“非”和“无”构成“非……无……”式的双重否定结构,强调任用贤才对于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上述四译中,梅译和汪译都舍弃了原文的形式,采用反话正说的译法;而李译和艾译则都保留了原作的形式,但二者又有不同:李译并非严格的直译,“急”字并未译出,而艾译则遵循了严格直译的原则,将其译为两个独立的排比句,原作的气势和修辞得以保留。
再看“缓贤忘士”的翻译。这里“缓”作动词,意为“怠慢”,“忘怠”在古文中常常连用,如韩愈《潮州祭神文》中便有“夙夜不敢忘怠”之句,故“忘”在此应译为“neglect”,而李译却误译为“forget”(忘记)。而且,我们还可进一步推断,“缓贤忘士”其实是一个由“缓贤”和“忘士”并列而成的联合词组,汪译虽然理解正确,但译得有些拖沓,梅译和艾译均译为并列结构,且用词精妙,深得原文之妙。
例3: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
梅译:(Just as) Heaven and earth do not dazzle, great bodies of water do not boil and foam, and great conflagrations do not coruscate, (so) the imperial character does not lift itself up beyond reach. As to the chieftain of only a thousand people, he is straight like an arrow and smooth like a hone, unable to tolerate the manifold ways.(1)Mei, op. cit., p. 5.
汪译:As the sky is not always that bright, the great bodies of water not always that clear and the great fire not always that blazing, so the ruler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s not always that righteous. If a ruler is straight as an arrow and smooth as a hone, he will not be able to accept different kinds of talented people.(2)《墨子:汉英对照》,第7 页。
李译:Therefore, heaven and earth do not dazzle, great water does not boil, and big fire does not coruscate, so the sage does not depart from his people beyond reach. As a leader, he is straight like an arrow, and smooth like a hone, yet he is not tolerant enough to cover all the myriad things.(3)Lee, op. cit., p. 3.
艾译:Heaven and earth are not perpetually refulgent; great waters are not always turbulent; great fires are not continuously blazing; great virtue is not unfailingly lofty. The leader of a thousand (men), be he as straight as an arrow and as smooth as a whetstone, is not sufficient to cover the ten thousand things.(4)Johnston, op. cit., p. 9.
翻译“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句,至少有两个地方值得特别注意。首先是句法结构的问题。不难看出,前三小句均为比喻和铺垫,末一小句揭示作者的真正意图,即说明何为为君之道。这种结构在诸子散文中极为常见。其次是叠词的问题。“昭昭”“潦潦”“燎燎”“尧尧”等叠词的使用,使整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很强,而这正是翻译中容易失去的特征,处理不好,会神韵尽失。那么,这四个译本各是如何处理的呢?
先看对叠词的处理。这几个叠词本身都是形容词,而梅译和李译都转化成了动词。其中,“昭”在《说文》中的释义是“日明”,梅译和李译为“dazzle”,汪译为“bright”,艾译为“refulgent”。单从字面看,三者均有“光明”或“明亮”之意,但细察却可发现,“dazzle”的译法似可商榷,因该词多作贬义,给人以明亮得令人眼花缭乱之感。反观“refulgent”,不仅有“明亮”之意,更有“辉煌”“灿烂”等含义,更契合天地磅礴大气之感。再如“潦潦”。据《说文》,该词形容水大的样子。梅译为“boil and foam”。据《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y),boil 作动词用时的确可表水势之大(to be turbulent and storm),但上一句梅译“昭昭”仅用一个单词dazzle,此处用两个单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文的节奏感、音乐感和气势。李译或许注意到了这一点,仅将其译为boil。汪译“clear”仅能说明水质之清而非水势之大,似有不妥。相较之下,艾译“turbulent”用词精准,且“turbulent”与前面“refulgent”能形成押韵之势,两词一前一后,互相接应。
从对句法结构的处理上看,艾译也是极为巧妙的。首先,艾译省译了原文中的“是故”一词,将前四小句译为排比句,同时将原文的四个“不”字创造性地以四个不同的副词(即perpetually、always、continuously 和unfailingly)依次译出,从而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模仿了原文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其次,为了不破坏原文的整体美感,艾译将“乃千人之长也”和下句“其直如矢……”并为一句,译为“The leader of a thousand (men), be he as straight as an arrow and as smooth as a whetstone, is not sufficient to cover the ten thousand things”,使得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得以显现,凸显了译者的独具匠心。而且我们发现,这样译也是有据可依的,因为此二句究竟该如何断句,学界其实是有争议的,艾译所参考的底本之一,王焕镳《墨子集诂》的断句便是:“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1)王焕镳:《墨子集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第7 页。
综上所述,艾乔恩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了严格的直译原则,不仅力图再现原作的思想内涵,同时竭力保留原作的修辞、气势和风格,彰显了其学者型翻译家严谨的翻译态度。
3. 注疏详备,阐微发幽
注疏丰富也是艾译的一大特色。四译中,汪译和李译无任何注疏,梅译有300 条,艾译注疏最多,达2391 条,约占全部篇幅的1/4,这在所有译本中可谓独树一帜。
艾译的注疏,据其在前言第xiii 页所言,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向读者介绍书中所涉人物、地点、书目、版本演变以及注疏家之间在理解上的分歧;二是评价前人的译法或解释与前人译法的分歧,必要时还向读者阐释采用何种注解的原因。但从内容上看,其注疏可谓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但凡原作所涉人名、地名、书名、历史背景等,必条分缕析,通过注疏予以详细介绍。此外,对原作中的关键字词或难词难句皆溯其源流,注明其来源出处,同时提供多位中国注疏家的注解以供读者参考。如在翻译反映墨子核心思想的《十论》篇时,为使读者能领略墨学精髓,艾乔恩尽可能辅以详尽的注疏;而对于《墨辩》和《城守》等艰涩难懂的篇章,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原文,除了详尽的注解外,他还援引葛瑞汉等墨学家的相关研究,在正文前特意增添了一个导读部分。
总之,艾译通过丰富的注疏对原作阐微发幽,凸显了译者对中国文化、对英语读者的拳拳之心,艾乔恩这种孜孜以求、探赜索隐的翻译态度,可资借鉴。
4. 服慵读者,启牖后学
艾乔恩对读者需求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在前言和导论中,他将自己译本的潜在读者分为两类:一类是仅仅对墨子哲学思想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对这类读者来说,译本没有必要附上汉语原文,因为成堆的脚注只会让译本变得更加冗沉,甚至分散读者的注意力。第二类则是既通中英文又渴望了解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专业读者。他们希望以原文为参照来比对译本,他们最关心的是译者究竟如何处理和阐释原文中晦涩和意义不明之处。艾译显然是为专业读者而译的,他采用深度翻译模式,运用大量注解和英汉对照形式,对系统了解墨子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哲学的专业读者大有裨益。这种翻译模式迎合了专业读者的期待,受到了西方汉学界的高度评价。
尽管艾译在专业读者那里拥有良好的口碑,但艾乔恩也意识到了该译本的不足之处:过于冗沉,售价过高,对普通读者极不友好。因此,2013 年艾乔恩联合企鹅出版社适时推出了《墨子》重译本。该译本在接受大量普通读者反馈的基础上,对全书的结构、排版和体例做了大规模修改。首先,该译本摈弃了英汉对照的形式,只保留了英文,因而更加符合英语世界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其次,将脚注按篇章分类一律改为尾注,注解中不再掺杂中文,同时大幅削减注释的数量,只保留了161 条注释。
艾乔恩对体例的调整表明,他对该译本的潜在读者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将该译本设定为仅对墨子哲学思想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非专业读者,而服务普通读者正是企鹅出版社的特色所在。因此,该译本的体例充分照顾了普通读者的接受心理和诉求,同样受到了读者的青睐。
此外,在重译过程中对原作中某些极为重要或出现频率极高的术语,艾乔恩亦充分重视读者的反馈。例如,“仁”和“义”是《墨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核心术语,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译本中,艾乔恩沿袭了以往传教士的通用译法,将“仁”译为“benevolence”,“义”译为“righteousness”。但这种译法遭到不少专业读者的反对,例如著名汉学家、墨学家陈汉森曾明确反对将“义”译为“righteousness”,因为后者蕴涵了浓厚的基督教色彩。(1)Chad Hansen, “Mo-Tzu: Language Utilitarianis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989, No. 3, p. 361.艾乔恩坦言,虽然“义”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确有可能发生流变,自己也乐于接受其他学者的意见,但要找到更好的词来替代旧译却非常困难。(2)Johnston, op. cit., p. 12.
实际上,将“仁”和“义”分别译为“benevo- lence”和“righteousness”,是早期传教士的译法,本质上是一种“以西释中”的归化译法。对于这种归化翻译,毕生致力于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安乐哲(Roger T. Ames)对此深恶痛绝。他认为正是早期的汉学家和传教士所采用的这种归化翻译策略,给中国哲学带来了毁灭性灾难,导致“西方人文学者试图理解中国古典哲学文献时,已经给这些文本无形地强加了许多西方式的假设,并且配以能够传达西方式理解的词汇表。最初,中国哲学文献由于‘基督教化’而为西方读者所熟知,晚近则被套进诗化、神秘化及超自然化的世界观框架里”(3)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6 页。。归化策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长期以来西方哲学界拒绝承认中国哲学的独立地位,“西方研究者甚至还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巨大差异厌恶化、模糊化”(4)同上,第10 页。。
同样,我们也认为,在翻译《墨子》时绝不能将“仁”和“义”译为“benevolence”和“righteousness”,因为这些译法最开始是理雅各等传教士在译介《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时采用的。我们知道,“仁”和“义”虽然同为建构儒墨学说的理论基础,但两家对这两个术语的阐释却截然不同,而这种不同又是导致儒墨这两种理论体系截然不同的重要原因。孟子认为,“‘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而墨子则认为“义,利也”。此外,二家对“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墨子关于“仁”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而孟子对墨家“兼爱”大加挞伐,认为“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可见,儒墨两家对“仁”“义”的阐释实际上存在着巨大分歧,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如果将《墨子》中的“仁”和“义”照搬儒家学说的那套译法,势必会使英语读者对本来泾渭分明的两种学说产生同源同流、同质化的错觉。
在这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艾乔恩在重译本中充分尊重了西方墨学家的意见,采用了异化策略,将原来“仁”和“义”的译名分别改成了斜体汉语拼音并在括号内加上尽可能多的解释,如ren(right action, righteous, love, kindness,humaneness), yi(right action, righteousness, duty, justice)等,通过营造一种陌生化效果,使墨家的“仁”“义”尽可能地避免了基督教的色彩,亦有意地使其与已在西方久为流传的儒家理念区别开来。这种做法固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译法之前,不失为一种相对稳妥的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艾乔恩为了迎合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不同需求,推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译本,并且各具特色。正是这种敏锐的读者意识使其译本能服慵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启牖后学,成为中国典籍翻译的经典之作。
结语
墨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军事家,其创立的墨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显赫一时,与儒学并称“两大显学”。《墨子》是中国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但学界对《墨子》的译介研究却不多。艾乔恩英译本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墨子》在中国典籍英译海外版图上的空缺,同时也为西方墨学研究夯实了基础。尽管艾译仍存在不少误译和疏漏,但总体来说,艾乔恩对墨学义理阐微发幽,其译本精密闳通,译文凝炼冷隽、地道传神,大大拓宽了《墨子》的价值场域,提升了墨学的文化资本,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旨趣,使西方读者得以尽窥墨学之奥、中国古代哲学之妙。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专家评审委员会盛赞艾译,认为其“界定了当代中国古典翻译的标准” 。美国著名汉学家、敦煌学家、《孙子兵法》译者梅维恒(Victor H. Mair)在封底荐语中写道:“艾译高山仰止,译文忠实晓畅,原意没有走样。相较其他汉学家臃肿而生硬的译文,艾译在可读性和流畅度方面可谓别开生面、更胜一筹,从而给墨子这位备受冷落的中国古老哲学家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这种意义上说,艾译为中国典籍英译提供了一种可供参照的范式。探讨其翻译策略,思考其启示,对丰富汉学研究,切实提高当下中国典籍英译质量,改善译介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