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2020-11-30王洁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侨园 2020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一带一路

王洁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文化素养的不足制约了人才全面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88名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及背后的原因,并对如何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期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其传统文化素养提供借鉴。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急需培养精通外语知识、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为了更好“走出去”,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文明互鉴,英语专业学生尤其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与能力。

具备较高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不仅与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悖,反而会更加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融合,达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多次担任总理记者会翻译的张璐,现场对中国古文的翻译巧妙传神,恰如其分,令国外记者拍手叫好。例如,温家宝总理曾引用《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张璐翻译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 will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外国人理解成“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准确传达了总理的意思。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使得翻译更准确传神。

因此,高校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时,除了英语专业知识和商务知识外,还应看重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发挥语言在国际交流和商贸合作中的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本文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17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样本,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

本文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17级商务英语专业88名本科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探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有以下现象。

首先,68%的研究对象包括民族音乐戏剧、古典文学诗词、传统习俗、灯谜、酒令、对联、国画、手工技艺等在内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大都非常陌生,或者仅偶尔听说。仅6%的研究对象对所列举的传统文化有较多了解。

其次,73%的研究对象认为英语课堂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入十分必要,仅有4%的研究对象认为传统文化的输入与英语学习相矛盾,没有什么必要性。

另外,在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是十分重要的教育阵地,希望通过教师授课、课外实践、竞赛、晚会等形式,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中外文化差异性和共同性的了解。

最后,85%的研究对象对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文学诗词、民族戏剧、手工技艺感兴趣,希望教师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拓宽知识面。

总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充满兴趣,并认为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素养,还能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民族自豪感,对于未来的择业和社交都有深远影响。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的原因

我国大部分高校始终过于看重英语专业知识和商务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于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对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鲜少涉及。

(一)相关教材不足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普遍侧重商贸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高校在选取教材时,忽略了传统文化内容的补充。

(二)受西方思潮冲击

网络通讯的发达,使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世界各种文化,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受西方文化思潮冲击较大,甚至部分学生出现崇洋媚外倾向,也是导致学生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英语专业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足

英语专业教师普遍较侧重课堂专业教学和商贸实用技能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渗透。部分教师未接受传统文化的相关培训,缺乏传统文化钻研意识,因此导致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不足。

以上原因造成部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甚至认为英语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毫无关系,患上了“中华文化失语症”,尤其在跨文化交流中,因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沟通交流中经常出现错误,造成误会和尴尬。

四、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路径

基于研究对象的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一)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英语教师首先应当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提升文化自信,积极了解传统文化。在实际授课中,引领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增强对西方文化思潮的鉴别能力,尤其在翻译实践和口语交流中,把握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契合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积极提供软硬件设施

为培养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高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进修机会,为学生提供接触文化知识的场合,如竞赛、文化展、交流会等,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组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学习,深刻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以致用。

(三)积极进行教材开发

教师与其他专业优秀教师组建教学团队,研究开发设计传统文化的相关教材,将专业课和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视并积极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本文系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高校外语教师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b144392018012)。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一带一路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