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20-11-30刘晓婧广东理工学院

侨园 2020年4期
关键词:友人跨文化交际

刘晓婧(广东理工学院)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对于学生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只有积极调整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够好融入到全球化的环境中去。本文将以此话题展开讨论,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认可度最高的一门语言,高校在英语教学当中要引起足够高的重视程度。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大有不同,将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接轨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一、探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向来都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对于文化传承也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语言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形式,亦可以称作一个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主要内容,因此不同的文化会造就不同的语言,语言的多样性也恰恰体现在文化差异上。世界各地的文化不一样,也因此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语言。

二、英语教学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可以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具备不同文化的人们需要通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论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都要求人们具备足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不仅指的是相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能力,更是不同文化之间人的交际能力。文化自由意味着交际能力需求的提高。为了能够提高人们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首先需要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并且掌握相关提高能力的办法和措施,

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增进自身对于英国国家文化的了解程度,能够进一步推动语言的准确表达。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扩大自身对于其国家的文化了解有利于拓展相关知识面,也能使自身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具备更多的素材和内容,加快与外国友人之间的熟悉成度,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当自身对于英国文化了解足够充分时,自然的文化内涵也会得以提升。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相比不仅是风土人情的不同,一些文化氛围也极为不同。作为高校学生在完成正常的英语学习的同时,课余时间应当扩大对西方文学的阅读量,挖掘西方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原因,感悟该文化背后的内涵和规则,最终完善自身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当中的正确交际行为。这样,学生与外国友人之间无形的文化距离感才能消除,使得整个沟通、交际过程变得畅通无阻。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推动学生自身将文化中的价值观提炼出来。这样才能增强对跨文化交际学习的针对性。中西文化中风土人情、文化氛围不同,文化价值观也大不同。由于价值观念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交际行为,学生想知道外国友人在做出某种交际行为时想要表达的内容,则务必先了解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例如,英国人对于别人的夸赞不会表示出谦虚和谦让,而是直接接受赞美并感谢赞美者;而在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下,人们大部分会谦虚的表示自己还没能达到赞美之词那样。一旦将中国文化的这种行为表现在外国友人面前,就容易引起外国友人误会,误会自己是一个骄傲和自大的人。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办法

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两种语言的掌握,其属于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两种语言的定位都是一样的,不能有一方为主的思想。我国学习英语的学生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中式英语”。想要避免母语对于自身学习英语的干扰,需要克服一些习惯性错误。

第一,教师在教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时,要突出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在学生学习英语、提升交际能力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教师是两种语言相互碰撞的重要桥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深入学习英语,发现英语背后的内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适宜其学习发展的英语学习方案,只有找到符合学生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案,才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能。

第二,高校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向课外,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活动。只有实践才能测验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内或课外的英语读书角、英语演讲展示,或由学校聘请外国教师为学生创造面对面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英语其文化的含义和价值观念,推动学生更积极、更有探索欲望去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的来说,高校想要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升务必全方面、多角度进行相关的教学,不论是英语理论基础还是交流能力都需要加强和巩固。在教学的同时尽量使学生理解西方文化观念,从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友人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致友人(组诗)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