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2020-11-30孙东宇

法制博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风就业指导目标

孙东宇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高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衡量标准,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和对科学知识、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通过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能,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是促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

一、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纵观现状,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用人单位需求的调整,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参差不齐,待就业人数的日益增加等现实情况,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始终面临巨大挑战。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除了普遍面临的这些上述问题之外,学生自身的影响、综合素质是否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在求职和工作中取得优异表现,提升大学生择业就业的竞争力,也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所面临的新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概念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概念

就业指导,也可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被指导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并为其与职业的结合牵线搭桥。广义的就业指导则是以被指导者的自身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条件,帮助和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先容、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敬业,敬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大学生就业指导,一方面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其顺利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则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概念

顾名思义,高校学风建设即为学校的风气建设。良好的学风能够为一所高校的教育注入灵魂,高校的学风涵盖着外显的风气以及蕴含的内在思想[1]。而这种风气的建设是众多高教工作者与在校学生所共同努力去培育的。学风建设的水平影响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效果,更是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永恒主题。培育优良学风,不但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十分有利,还对高校育人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更为高校教学质量的飞跃奠实了基础。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的相关性

(一)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旨在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进行指导,引导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分析判断就业形势,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明确专业职业需求,树立职业理想,同时对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提出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回答、引导,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2]。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以重视,以其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培养学习有目标,就业有实力的在校大学生,充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二)两者在工作过程中相辅相成

实际上,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最大的竞争力来自于其学习能力、自我魅力、社会价值、发展潜能等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而大学生能够练就及培养强劲的综合实力,与其在大学中不断进取、不断吸收学习的过程密不可分,培育大学生养成进取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良好的学风建设水平。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显著作用,在于对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积极和正向的影响,这种影响将潜移默化地成为塑造大学生作为有市场竞争力的毕业生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也要加强软实力建设,通过完善高校规章制度、提供优美学习环境、有机结合学风建设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形式,使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互为载体、互为推手,从而通过培养就业理想、树立就业目标、端正就业心态、强化就业自信,使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更有目标、有冲劲,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足力前行。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优良学风是保障高校长足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在完善高校教学工作方面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能够让他们对职业发展明确方向,更能够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充分做好就业准备。部分大学生入校以来,出现缺乏学习动力、找不准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兴趣、学习信念不坚定等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对自己大学之后的就业目标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和规划,对自己的优势、劣势不够了解,不能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所以导致面对学习困难无从下手、无力解决,最终丧失进取心。这种情况不仅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负面影响,也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带来困难。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认清现实,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对今后的择业方向、学习目标进行及时调整,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做好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形成符合社会要求和国家发展的正确就业、择业观。目前不少大学生因就业、择业观念出现问题,造成了对学校、企业的负面影响[3]。例如,签订“三方”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保障毕业生的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保驾护航的有效方法,但不少学生却利用此优势,随心所欲“跳槽”,不仅让用人单位损失培训资本,也让自己承担不少违约金,更使得处在“担保方”角色中的学校在用人单位眼中降低了对于本校生源的信任度,长远下来,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也将因此受到一定负面影响,在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建立过程中造成阻碍。此外,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如仅浮于“就业”的表面,则会使得大学生培养工作无法充分产生对于学生本身成长成才的积极影响,造成学生就业、择业意识较淡薄,方向感缺失,目标性不强,那么相应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会放松自我要求,不能够端正学习态度,致使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效果不佳。

既此所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和正确学习意识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和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如果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以此为大学生带来思想引领,那么他们就将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迷失人生方向,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是没有可能真正以充沛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学习和自我提升中去的。高校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是希望他们成为能够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对于高校的教育形成良性循环,最大程度实习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其社会责任感和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推手[4]。在提升高校影响力方面,学生整体素质水平是一项重要衡量标准,而不是只看有几个“学霸”。所以,提升高校学风建设质量水平,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位学生也要明确自身责任,意识到个人实力、素质与周围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升责任意识,主动塑造正确学习观。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成功与否,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乃至人生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更对高校学风建设的推动和促进是有着切实的作用和影响的。在有重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下,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识均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更有目标、有方法、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让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同时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真正让学生在着眼于未来的视野中,踏实走好进步和发展的成才之路。

猜你喜欢

学风就业指导目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