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后社会心理建设的实践路径 *

2020-11-30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疫后服务体系心态

佐 斌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临近春节,疫情来袭,武汉“封城”。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的学者,我很快意识到,疫情面前人们不仅需要做好个人身体防护,更需要构筑强大心理防线,缓解个体心理焦虑,疏导社会人群恐慌情绪。因此我和团队同事们第一时间投入到抗疫之中。疫情以来,我们做了以下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首先,第一时间发出对公众的心灵抚慰之声,开启社会心理疏导。2020 年1 月23 日上午10 点,武汉实施交通管制。当天下午四点,我赶写出《保持健康心态的十条建议》发布在“印象社会心理”微信公众号上,这是“封城”后发布的第一篇公众心理疏导文章。当天下午6 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网站以上述“十条建议”为内容,发布了《战胜疾病心态很重要,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一文,立即引起全国关注,这算是全国发出的心理抗疫第一声。随后,采访我的专文《专家:心理预防也是“戴口罩”》在新华网发布,并被人民网等众多媒体转载。我首次提出的“心理口罩”概念很快在媒体传播中得到认可,心理防护受到重视。1 月30 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了我的专稿《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并先后被“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全国主流媒体转发转载。之后,我和心理学院团队在教育部“微言教育”公众号、湖北省妇联公众号和其他媒体上发表了120 多篇抗疫心理疏导文章,编写了《疫情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等书籍,用专业知识为公众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心理口罩”。

其次,我们开展了社会心态调查,积极为抗疫建言献策。团队师生开展了疫情感受和风险感知等公众心理与行为调查,动态追踪采集数据,撰写专项咨政报告,积极为防控疫情、疏导社会心理建言献策。疫情以来,我们完成了30 多篇咨询报告并报送有关部门。其中,关于“封城”时期民众的心理与行为、隔离病人的心理干预、疫后社会心态引导、病亡者家属人群的心理重建等专题报告获领导批示及被相关部门采纳,为抗疫做出了贡献。

再次,我们积极参与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并在方舱医院、隔离点等开展心理支持和咨询干预,在社区开展了“黄丝带”心理行动,指导医护人员和小区居民组建网络朋友群并开展心理疏导。我们还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所在小区、单位的防疫防控工作。当然,我个人做的最多的还是发挥心理学专业所长,撰写了大量社会心理疏导文章和咨询报告。

基于抗疫期间的行动与思考,我认为,疫后社会心理建设的任务繁重,涉及面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心症”是“疫后综合症”的“根”,要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总书记有关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精神,一体化推进“个人-群体-社区”心理建设,遵循“全面引导社会各方— 系统防范化解”、“政府主导心理建设— 制度防范化解”、“遵循社会心理规律— 科学防范化解”的原则,“三位一体”开展疫后社会心理建设的实践。

第一是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心态疏导引导。

所有人其实意味着每一个人,个人心理汇聚成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包含了认知、情绪与行为态度等,不仅要对消极心态进行疏导,更要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心态。在社会心态引导中,心理学人存在共识,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三信”问题:一是信任,要促进人际、群际、社会、政府信任,消除偏见歧视;二是信念,要树立人们对于疫情、病毒、公共卫生、健康的科学信念;三是信心,恢复并坚定每个人对自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信心。要解决好“三信”问题,社会心理建设的实践路径主要是全媒体、全方位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学机构和心理学人积极参与,以及宣传、政法、教育等部门负责;要开展学习抗疫先进典型活动、拓宽疏通民众诉求渠道,发挥基层综治中心和网格员功能,及时化解矛盾、把握民众思想心理动态,持续强化新闻舆论主导。

第二是面向重点社会群体的心理康复。

新冠肺炎疫情后期要着力做好涉疫重点群体心理康复工作。疫情时期湖北十堰为了救治一位87 岁老人,投入了十几名医护人员,践行了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一些人群因为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留下心理阴影,也需要按照生命至上的理念进行康复救治,恢复心理与社会行为功能。针对病亡者家属群体,开展心理适应和重建;对于近8 万名治愈患者群体,要促进心理与行为复原;对于医护工作者,重点防治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于一线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要增强社会认可,进行心理减负。针对以上重点群体,要制定三年心理康复服务计划。这一项建设要落实到卫生健康部门,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责无旁贷。当前,需要针对这四类重点人群开展科学专业的心理状况普查,实施自尊、人格、情绪、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焦虑、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同时,建立社区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与医疗机构的绿色通道,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能够及时转介到医疗机构,将心理康复治疗纳入医保。政府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符合资质的非营利社区心理康复机构,充实心理服务力量,提升心理康复服务能力。

第三是面向社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正在开展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今年增补武汉为试点地区。在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未完善的情况下,新冠疫情为建立中国特色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提供了思路。

社区是人们的基本生活与社会活动场域,疫情中及疫后,重点人群回归社区,社区成为疫后心理康复、心理服务、社会心理建设的主阵地。但我国不少地方,社区心理援助和干预工作缺乏人、财、物等必要保障。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社区干部、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的心理测评、心理疏导、危机管理方面的素质存在不足。社区心理服务的定位、主体、流程和责任不够明确,心理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没有很好对接。

疫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尽快体现和提升人民群众享受心理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和有效性。基层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我建议:一是普遍设立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社区单位都设有心理服务站(室),有治愈患者、病亡者家属的社区都要设立。二是落实好“五社一心”(即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心理服务专业力量)联动服务方式,社区成立由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心理专业人员、精神卫生人员、医护人员等组成的社区心理服务队(组),依托中心站室开展心理服务。三是构建“社区朋友群”,发挥群体心理援助与行为干预的作用,善用“邻里群”“朋友圈”“亲友团”等开展社会群体心理支持工作。构建“社区朋友群”,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参与管理与引导,吸收社区内外心理学、卫生健康、社会工作、教育等相关领域专家或专业人士在“朋友群”发挥心理疏导作用,重视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对“朋友群”的引领,引导社区人群的积极心态。四是及时准确推送社区心理服务信息,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网格宣传员、社区橱窗等,传播专业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援助服务信息。五是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社区心理服务需要与资源的对接平台,实现社区居民知晓心理服务资源,心理服务机构人员对接有需要的社会人员,社区工作者对双方进行跟踪管理服务。

大疫后的社会心理重建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也不能够拖延迟缓。有了在心理抗疫中的宝贵经验,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相信一定能够化危为机,加快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防范与化解好疫后综合症。疫后社会心理建设,任重道远!作为心理学者,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发挥专业所长,为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增进人民幸福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心理学人,社会中人,责无旁贷!

注:2020 年6 月,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端学术论坛在线召开,本文系作者根据论坛中的讲话记录稿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疫后服务体系心态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疫后”反思:把住供应链生命线
对垒疫后衰退
目前形势下如何提振中国经济
“疫后”谁能重生?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