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探究性学习在合同法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30

法制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合同法探究性案例

王 彪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一、合同法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性学习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为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的有用人才。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种创新学习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素质技能,形成科学的观点。探究性学习转变了学生固有的学习思维,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摸索科学规律和方法,探索得出专业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当面临困难时学生需自我作出假设,并用科学的方法推断出结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及推理分析能力。鼓励学生采用实验法、观察法等,获得一手或二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互动,继续引发新问题并进一步研究,激发学生对专业研究的兴趣。探究性学习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牢基础。

(二)探究性学习是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推动力

部分大学生态度不端、学习积极性较差、观念滞后、以拿到本科毕业文凭为根本目标,缺乏对所学专业的正确认知和态度。为摆正学生的心态,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探究性学习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内在推动力,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合同法教学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将被动学习、主动性低的学生转变为愿意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为此,需要教师转变课堂的角色,改变过去传统课程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教师是课堂的核心力量,学生的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低下;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是以学生为导向,教师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领域知识的探究,从而形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长效机制。

(三)使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将学习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

合同法课程一般是高等院校法学院的一门专业课程,法律学科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强大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对待问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同时必须依托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所思所想表述出来。那么合同法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不断贯彻落实探究性学习方法,同时探究性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为此后的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性学习在合同法教学中形成的三个层次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深刻领悟合同法课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法学原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合同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的类型,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合同法的相关原则,灵活掌握合同订立的基本制度以及变更、转让、终止的法律制度,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合同解释和适用的法律范围以及违约的责任。鼓励学生在探究当中,运用相关法律原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合同纠纷。

(二)培养目标

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了解和掌握合同法基本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辩证的眼光通过法律原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做到点面结合、观点清晰、有理有据。同时在合同法课程教学当中,通过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处理和整合相关资料,从而有效解决纠纷。在此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获取信息、整合归纳、独立探索的综合能力。

(三)素质目标

利用探究性学习的合同法课程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对于合同法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摈除畏难情绪,敢于探索创新。同时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原理和基本制度的深刻理解,形成强烈的制度意识、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探究性学习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着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异议并且培养学生的辩驳精神与团队精神。此外,探究性学习减少了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倡导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培育学生的独立精神。合同法课程探究性学习在交流和讨论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的信念。

三、探究性学习在合同法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设置案例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分析

合同法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有丰富而鲜活的案例可供参考。对于合同法教师而言,寻找适宜教学的合同纠纷案例是最重要的一步,这需要教师将合同案例做加工处理,创新的探究性学习课程设计,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促进学生的理解。合同法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尽可能预留足够的时间设置案例讨论环节,重视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保留较多的开放空间,避免否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和错误判断。比如,在合同法课程中探究实践性合同和诺诚性合同的分类问题,教师可以将课堂成员分为原告消费者和超市工作人员。教师首先阐述这项合同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双方就在超市中消费者的随身包袋丢失进行辩论与探讨。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辩论环节考验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学生甚至提出了教师没有考虑过的创新方案,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后,在接下来的环节,教师可以设置诉讼环节,要求学生分析出该案例的异议点进行辩证,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以法律专业人士角度,从感性领悟到理性分析,深入挖掘问题的精度。最后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环节进行总结性分析,找出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的短板,从而引导学生从学理上理解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的区别。

(二)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思考

为进一步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探究性学习作为创新成果之一,教师在合同法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情境扮演、辩论赛、旁听法律诉讼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思考。法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实践,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与律师事务所搭建合作关系,在高等院校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诉讼大赛,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还可以鼓励学生组队参加比赛,教师与专业律师组成专业性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大赛经验的指导。同时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避免直接给出学生诉讼策略的意见。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综合能力与法律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群体,提升资料查找、实践调研、基础理论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还应该积极借鉴互联网手段来进行合同法教学,比如教师可以积极引入目前非常流行的“微信+超星学习通”在线课程教学方式,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让学生通过企业微信参与网络直播学习,实现与教师的实时互动;还可以通过慕课教学平台,帮助学生获取关于合同法的经典案例,提升学生的资源获取量,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注重课堂外的合同法教学,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判断

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课外活动是合同法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对合同法的基本条款作出详细解释后,可以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在各行业中找到霸王条款的案例,并利用相关原理作出分析和解释。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走访和调研,收集鲜活而真实的合同案例,通过访谈了解当事人维权的真实过程,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在课外实践活动环节,大幅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谈判能力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精神,强调学生应当自我探索、思考应用与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主动性。

猜你喜欢

合同法探究性案例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论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关于合同无效制度的法律适用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