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院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2020-11-30刘光辉

法制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法院案件行政

刘光辉

鹤壁市淇滨区人民法院,河南 鹤壁 458030

社会经济成功转型之后,传统的立法执行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出现的社会矛盾问题,导致法院在处理案件的时候经常出现执行难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完善相关制度的方向出发,尽可能完善人员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推动我国司法体系的建设,维护法律的公平与公正。

一、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和原因

(一)受案范围过大,司法审查标准比较笼统,每次执行的期限较短

通过调查和分析能够发现,现在只有一部分的行政部门法里面有内容规定行政机关有一定的强制执行权,但是现在向法院申请的案件范围越来越宽,非诉讼的案件数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加。现在法院审查这类案件一般都需要在7天完成,执行期在三个月左右,超过三个月就属于违反法律规定,有很多没有执行的案件经常因时间问题导致终结案件。这样就会增加法院执行的难度。

(二)法院没有建立规范的权利执行制度

现在法院里面的最大权力还是集中在一个职位上,在审理案件的时候经常有滥用职权的情况发生,滥用职权就会引发冤假错案发生;另外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因维护自身利益导致的不正当行为出现;最后还有官僚主义思想也会出现法律执行难的问题。例如:李某在上学的时候因被某人顶替了名额而不能上学的事情,在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冒名顶替的大部分都是官员来从中办理,这就是典型的滥用职权。法院在执行的时候一般都会把责任放在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身上,没有一个规范的权力执行体系来帮助法院执行。

(三)行政部门的执法意识不强

法院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重实体、轻程序”的情况发生,经常忽略程序的重要性,这样会严重影响案件的质量。例如:有些行政部门给出的证据都是复印件,没有原件、签名、盖章等,严重的不规范,虽然可能不会影响案件的公正,但是因为证据存在瑕疵也会影响证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最终影响法院对案件的执行。

二、法院执行难的对策及措施

(一)完善行政非诉执行法律的规定,提高行政非诉执行的效果

行政非诉执行的案件能够直接影响被执行人的权利和司法的权威。如果行政非诉执行制度出现缺失就需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请,规范每个环节的内容。只有把行政非诉讼执行案件的步骤内容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就能保证案件的统一性,提高法院办案的效率,减少行政非诉讼案件的办理时间。另外在法律的基础上,人民法院还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这样就能更好完善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标准,建立更好的协调制度。在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解决案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行政人员对案件的公平性,真正的保护行政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法院执行案件的强制执行率,这样就能够更好支持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

(二)法院要加大执行者的执行力度

法律的执行者只有自己拥有法官的资格才能保证法律有效的执行。因为法官的执行权利能够体现出法律的强制性。法官在法律执行的时候一定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在需要回避的时候要加强对被执行人的力度,如果法院的执行力度有限可以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外界的方式来进行报道,通过提高案件的曝光率来提高法院的执行效率。提高执行力度也可以减少法律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几率。同时合理的执行者的执行力度也能解决一些法院审判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总而言之,只要加强法院执行者的执行力度,就可以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三)法院必须要改革工作管理体制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近几年法院的工作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改革的需求,每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都会提出法院内部工作改革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法院都需要根据会上的内容进行调整,有的时候还没有及时调整又出现了新的调整内容。这个时候法院要做的就是对需要创新管理的部门要随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创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国家的要求,不能随意创新、偏离国家的规定,这样才能更好保证法院工作的有效性。法院在改革工作管理体制的时候除了改革内部工作管理之外,还需要改革部门之间的关系,工作管理体制在改革的时候还需要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四)行政机关部门要注重自己的行政行为,真正的做到合法合理、程序正当

要想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就需要从源头进行改变,只有行政机关真正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保证这些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让行政执法行为变得更加的坚实和权威,改善行政执法的环境,从源头上解决行政非诉行为的压力。另外行政机关还需要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严格遵守程序宝石,建立相应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细化执法标准来健全整个工作的流程,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法院还需要统一规范执法的文书,严格执法,提高行政执法专业化。对于一些相同的案件,做出的决定也需要相同,这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公平和公正,减少行政部门对行政非诉讼执行案件的抵触心理,真正的从源头上改变法院执法难的问题,让法律有一个良好的办案环境。

(五)法院要建立完整的社会诚信体系

法院在执行案件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受到社会诚信体系的影响,所以在建立法院立法体系的时候还需要强化社会的诚信体系,在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的时候法院不能独立完成,需要联合相关部门一起合作完成。

(六)法院要加强对人们的普法力度

在现在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触碰了法律的底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法、不知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法院要通过自己的力量适当的进行法律宣传,定期向人们公布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让更多的公民知法、懂法。法院是国家法律重要的执行者,一定要在普法的时候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法院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媒体的帮助来向人们普及法律,只有让更多的人民懂得法律内容,知法、用法,才能减少法院的工作量,提高法院的工作效率,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三、解决法院执行难的进展和成效

从2016年3月到现在,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推进了信息化的建设,改革了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加强了队伍的建设和保障力度,全面打响了法院执行难的战役。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共有31个省都开始出台政策支持法院解决执法难的问题,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真正把解决执行难的问题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中。现在各个部门之间也在不断的配合,由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的问题在稳步的前进,给解决法院执行难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另外国家也在推进网络系统的建设,基本能够把被执行人的财产形式真正一网打尽,到2018年9月的时候全国利用网络系统已经冻结了2992亿元的资金,车辆约4900量,网络资金,129亿元,真正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权益。

全面推行了网络司法拍卖问题。为了避免传统拍卖出现的问题,从2012年开始就确定了以网络拍卖为主的新模式,在2017年的时候有开始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到现在法院的覆盖率已经在92%以上。网络拍卖占总数的80%。从2017年的3月开始到2018年成交的金额在5000亿元左右,给当事人节约了153亿元的佣金。针对现在的效率低问题,也推出了多种的评估方式,以此来提高网络评估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更好帮助当事人解决了一定的负担。

总的来说法院执行难的战役是非打不可,通过这场战役能够让中国形成一个新的执行制度,真正改变我国的法律执行环境,给人民法院工作者奠定一个扎实的支撑和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够发现之所以出现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立法体系不完整、滥用权力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在平时的时候法院的工作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等都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法院案件行政
行政学人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百姓拆迁心结一朝化解法院主持调解握手言和
“左脚丢鞋”案件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班里设个小“法院”
我国法院在线调解的兴起、挑战与未来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论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衔接配合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