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相助 携手前进谱写来凤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2020-11-30谭绍军

民族大家庭 2020年5期
关键词:来凤县张富清民族团结

文/谭绍军

(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凤县地处鄂、湘、渝三省交界之地,是中国首个土家族自治县、首个跨省经济协作示范区(龙凤示范区),同时也是“中国原生态摆手舞之乡”“中国金丝桐油之乡”“中华诗词楹联之乡”,全县国土面积1319.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2.5%。

近年来,来凤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发〔2018〕65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落脚点,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握紧“接力棒”,狠抓“六个坚持”,不断巩固成果,不断提质增效,不断扩面加速,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2018年,全县实现整县脱贫,在恩施州、武陵山区乃至全国连片扶贫开发区域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会。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8.5亿元,增长6.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亿元,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2亿元,增长3.16%;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1%、12.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973元、11206元。

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全局大事,做到高位推动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创建工作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切实增强抓好创建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成立县乡村三级以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县创建办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夯实理论根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办发〔2018〕65号、鄂办发〔2019〕9号文件精神等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纳入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的重要学习内容,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提升驾驭创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层层压实责任。将创建工作纳入对乡镇和县直单位年度考核、督查内容,确保压力责任层层上肩,长抓不懈。在全县上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常态下,将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重点优先支持,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坚持把创新宣教方式作为重要手段,做到润物无声

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载体,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造势造声。

利用传统媒介开展宣教。依托“一街、一馆、一廊、一窗”等阵地和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通过专题培训班、民族大讲堂、公益性广告等形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宣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提升创建工作影响力、覆盖面。

利用民族节庆寓教于乐。广泛开展摆手舞、山民歌、三棒鼓、龙舟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大团结文体活动,让各族群众在蹦跳健身、吹拉弹唱、家长里短中交往交流交融。

结合惯例工作精准滴灌。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宗教慈善周”“精准扶贫日”“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精心拟定方案,确定鲜明主题,聚焦重点对象,塑造优良校风、家风、乡风、民风,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把典型示范引领作为主要推手,推动百花齐放

近年来,来凤县在各行业、各领域、各层面打造示范单位、选树先进典型、培养选拔人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来凤县连续六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选树模范典型。张富清老人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的典型事迹被发现后,引起党中央和各类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为民族解放统一富强而战斗屡立战功的英雄故事传遍华夏,成为新时代精神标杆,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19年,张富清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参加国庆观礼。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张富清“共和国勋章”,全县上下掀起向张富清学习的热潮,凝聚起团结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打造示范单位。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为载体,在各行业各领域选取代表性单位进行重点打造,通过互观互检等活动推动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示范单位群体。百福司镇政府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截至目前,来凤县已命名的国家级示范单位1个,省级示范单位6个,州级示范单位11个。

培养优秀人才。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发现人才,加大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让更多优秀民族干部走上重要岗位。全县公务员队伍中少数民族干部占72.3%,科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占66.2%,县处级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占84.8%,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持续力量。

坚持把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做到推陈出新

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创作乡土剧。以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人物向勤仕为原型,创作了新型南剧《初心》;以张富清为原型创作的南剧《本色》将于近期推出。

建设文博馆。建成了来凤县民族博物馆,该馆承载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凝聚土家文明精髓,是武陵山区土家文化发展史物化的形象展示,每年接待各地游客2万多人次。

打造文旅县。加强融媒体中心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丰富。大力实施文化下乡工程,文化惠民逐步普及。组织承办摆手节、龙舟赛等广泛参与的文体赛事活动,覆盖面影响力逐步扩充。深入推进民族文化进景区,文化旅游展翅高飞,张富清干部学院即将建成。2019年,来凤县成功入选首批“荆楚文旅名县”。

坚持把省际联动作为发展优势,实现“龙飞凤舞”

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发达地区支援、省际协作多、内生动力足的优势叠加际遇,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十大领域”,全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全县基础设施、民生事业、产业建设等领域产生了历史性巨变。

区域经济实现了大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交通设施实现了大改善,高速路铁路相继开通,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71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州第一,新的交通枢纽正加快构建。

城镇建设实现了大跨越,以“凤舞霓虹”为主线的城市文化品牌愈加靓丽,成为湘鄂渝边界最具特色的边区城市。

产业建设实现了大提质,按照“一乡一业”,打造香菇小镇、中蜂小镇、生姜小镇、蔬菜小镇,来凤藤茶、来凤姜入选湖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强。

“两山”理念效能转化大提速,扎实开展“六大行动”,让蓝天白云常驻、青山绿水常存、鸟语花香常在,乡村旅游成为新热点。

区域一体化实现了大飞跃,围绕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线”推进龙凤一体化,建立合作机制20多项,成立N多联谊组织,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全方位进步。国家“四区一极”(全国跨省经济协作示范区、全国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武陵山片区重要城市经济增长极)重大战略部署和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各族群众分享到更多改革红利。

猜你喜欢

来凤县张富清民族团结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民族团结之歌
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恩施州来凤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95岁老英雄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旧皮箱里的秘密——张富清老爷爷的故事
来凤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凤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