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析
2020-11-29张顺宇
周 率 张顺宇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缩了民族的历史和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广为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根脉,也是最深厚、最根本的文化软实力。应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大学的深厚底蕴,推动民族创新发展的精神养料,涵养人文精神的宝贵财富,提升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是意识形态的根基
面对和平演变与文化渗透,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这种基于具体实际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具有深厚的根基和更广泛的基础,成为抵御外界渗透的有力武器。二是文化传统是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1],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理论、元素,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不谋而同,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为民众的理解和践行提供了文化前提,在“日用而不觉”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践行。
(二)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给养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必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这一过程提供了丰厚土壤,一是立德树人是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等古人智慧中,不难看出培养德行、塑造人格的一脉相承,是传统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二是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智慧源泉,也为学生价值和习惯养成提供了给养。这种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溯源与传承,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刻领悟,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精髓的发扬。[2]
(三)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和对发展前景的积极表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底气来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和重要组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民族的“根”与“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打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基础和深厚的根基,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奠定了民族文化的总体基调,成为民族文化自信最基础、最根本、最深沉的源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与继承
高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应该带领学生学习理解、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开展研究与创新,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组织引导与思想浸润相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传统文化内涵,为学生打牢传统文化烙印,形成丰厚的文化积累、培养受用一生的价值观念。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弘扬
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和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决定了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不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精髓、丰富内涵,赋予其更多的时代价值。一是不同高校的发展历史,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点,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对其诠释和展现形成多样的形式和创新。二是青年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拥有更强烈、更鲜明的创新意识、时代精神、个性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过程,也是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弘扬的过程。
(三)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人文氛围
传统文化对人道、人生、人性、人格的关注,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探索,产生了提升人性、塑造人格作用。其中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使命责任等内涵对树立远大理想、开展价值观引领,勤学好问、仁爱孝悌、慎思笃行等准则对修身律己、行为养成,经典诗词、文史典籍、书法绘画等作品对提升审美情趣、对话先贤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启迪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四)传统文化引领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
将传统文化价值精髓融入道德和品行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和具体行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可以为师生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3]比如以“修齐治平”的远大理想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使命担当为代表的家国情怀,以“上善若水”的和谐相处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为代表的社会情怀,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敬业之心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诚信修养为代表人格养成等宝贵的思想财富,可以有效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一)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结合,讲好传统文化大课
课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对于激发师生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要利用好各类课堂资源,发挥合力,更好地服务于文化育人,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浸润”其间。一是要讲好思政课程,引导学生认清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用好其中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修身笃行等丰富内涵,在文化思潮激荡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不动摇。二是鼓励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之中,挖掘育人元素,发挥育人合力。三是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结合学生所需、教师所长,开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扩大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类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为校园文体活动提供了丰硕的成果与无尽的资源。要发挥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不断传播人文精神、浓厚文化氛围。一是用好传统文化的各类表现形式,将诗词、书法、篆刻、民乐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实现技巧、审美、理念、文化的学习、创新和传承。二是用好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建党日、国庆日等重大节庆,毕业季、考试周等重要节点,开展孝敬父母、家国情怀、立志成才、诚信笃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三是做好校园文化活动的守正创新,将传统文化同学校特色、学生需求、时代元素相结合,提升文化活动的创新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深耕细种校园文化土壤,形成特色塑造典型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性和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特殊性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参与热情,更生动地展现建设成果,更直接地开展实践。一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科、社团、活动进行重点培育,发挥如汉语言文学、民族管弦乐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的积极作用,体现专业性。二是用好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模式和精神,用好以校训为代表的育人元素,如“厚德”“自强”“知行合一”等内容所蕴含的深厚内涵,探寻其与传统文化的育人结合点。三是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本土”文化特色,如将长城文化融于校园文化,将地方戏剧形式进行研究传承等,可以增加感染力、提高实践性。
(四)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潜移默化营造氛围
作为“无声的课堂”,来自校园环境的熏陶和感化,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一是要合理规划校园空间环境,合理设置各类文化景观,各类设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二是要注重文化元素和氛围营造,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场馆、学生公寓、运动场地等的装修装饰上,在楼宇、道路的命名中精心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硬件环境之中。三是要完善与传统文化精髓相符的管理服务体系,让传统文化理念、人文精神关怀在管理和服务中充分展现,在“三全育人”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