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让生活更美好
2020-11-29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6 月23 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的布局将圆满完成。北斗系统实现了实时的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导航定位增强服务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在大众消费、智慧城市、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减灾救灾、农业渔业、气象探测、通信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北斗系统是航天越来越多地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百姓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航天的直接效益、带动效益和辐射效益,显示出这门前沿技术的广泛带动性和巨大应用价值。
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在带动物理学、化学、现代力学、地球科学以及材料、工艺、制造等科学技术的进步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我国自行研制的各类卫星如今应用在广播、电视、通信、气象、资源普查、海洋观测、卫星导航、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诸多经济建设领域得到应用。据统计,“两弹一星”研制辐射出4800 多项科研、试制和生产项目,研制开发了395 种新材料。我国开发的1100 余种新材料中,约80%因航天需求而诞生。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太空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目前,我国已有数千项航天技术成果运用到国民经济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到航天总产值的半壁江山。由我国航天科技所带动的民用产业所产生的效益已达到每年千亿元规模。单是应用海洋卫星对台风和其他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报,就能使我国每年减少几十亿元的损失。在实现对海洋油气开发与矿藏资源开发的海洋预报、指导海洋捕渔业和养殖业生产以及远洋船选择最佳航线方面,海洋卫星观测投入与产出之比高达1 ∶14。北斗导航系统投入民用市场不到十年的时间,已经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催生出一批新的经济形态,为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基础性的中国时空体系框架,为正在崛起的智能信息产业发展发挥着奠基铺路和引领作用。2017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生产总值达到2550 亿元,2020 年预计会达到4000 亿元。
从传播千万户的广播电视节目、到预知冷暖的气象预报、从餐桌上航天育种的蔬菜水果、到手机上的定位导航APP,高高在上的航天技术越来越深地扎根于广大民众的日常衣食住行中,显著加快了社会的前进步伐,人们的生活正因航天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