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安全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保障措施研究*
2020-11-29
(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04)
1 概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的关键是人才驱动,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是公共安全科技事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特别是新型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保障公共安全事业长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中国公共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呈现出新的特征,2020 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蔓延,2019 年非洲发生猪瘟疫、四川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2015 年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2014 年昆明火车站发生暴恐事件等,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多发频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同时也暴露了公共安全科技力量的不足及科技人才的缺乏。公共安全科技人才是保证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是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的主体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队伍是提高中国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中国公共安全领域科技队伍及人才现状的出发,分析了中国公共安全领域人才的需求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实施公共安全科技人才战略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2 公共安全领域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适应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特点,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也有其特殊性。公共安全具有边缘属性的特点,大部分都依托或附属于各专业领域产生和发展,因此,其具有专业性的特点,然而公共安全恰恰又属于多领域、跨学科的交叉类学科,涉及门类较广,绝大部分公共安全问题都不是一个专业或领域所能解决的,需要多领域、跨专业力量的有机协同才能够有效处理与解决,这就决定了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复合型特点。
现代的“公共安全”是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分支出来的,是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而提出来的,其涵盖的范围广,是一个集管理学、理学与工程学、心理学及医学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公共安全问题涉及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领域,仅仅依靠“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来培养社会诸多领域所需要的各类安全人才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多目标学科体系。在统一的公共安全学科框架下,依托多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发展专业化的公共安全科技事业,着重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让各专业化领域学科在共同的公共安全协同平台上形成合力。要努力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及全社会形成多目标、多渠道、多层次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以便适应新时代公共安全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1992 年才被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列入一级学科,2006 年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才将“公共安全”作为独立领域纳入了11 个重点规划领域之一,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可以说,目前公共安全尚未形成“公共科学”的独立学科。因此,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的科技创新人才少之又少,造就、培养一批公共安全领域专属的新型创新人才对新时代公共安全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公共安全学科的综合性、跨专业性、交叉性、横断性、系统性、应用性、管理性、应急性等特点,以及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和应用格局,使得社会对公共安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为满足公共安全形势需要,必须站在战略高度,结合公共安全的学科特点,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型+复合型”“研究型+应用型”“学术型+管理型”的新型公共安全科技人才。以培养高层次的公共安全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不断完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统筹推进公共安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要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又要注重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学术创新型人才,又要注重策划、指挥与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事业发展的需求。
3 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保障措施与建议
3.1 健全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要完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激励机制。科学进行公共安全科技人才的计划布局,健全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吸引和培养体系,畅通公共安全科技人才流动渠道,提高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人才激励强度,优化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人才评价机制。
3.2 创建多渠道、全放方位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畅通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渠道,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培养公共安全科技人才的主力军,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鼓励社会参与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加大政府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策划、公共管理、政策制订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既要培养战略人才,又要培养技术人才,既要培养专业性人才,又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培养学术人才,又要培养策划、指挥及管理型人才。既要重视本地人才培养,又要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多向流动机制,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3.3 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搭建公共安全科技人才成长平台
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等,搭建公共安全科技人才成长平台,建立有利于多领域、跨学科交流互通、共建共享的人才培养与成长环境,在实际项目中培养和造就一批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的“新型”人才。
3.4 造就和培养一批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的高级专家及青年人才
加大领域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公共安全领域的战略科学家、高级专家。完善培养选拔高级人才的制度体系,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公共安全领域的中青年高级人才,特别是公共安全领域的复合型及领军级科技创新人才和指挥决策人才。
3.5 推进公共安全学科与科研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学科建设,建立多目标学科培养体系,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公共安全领域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公共安全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逐步推进产业链,逐步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社会五位一体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创建合作交流与议事决策的学术氛围,推进协会、学会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提升一批公共安全领域杂志的质量。建立联防联控大型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模拟演练与研发平台。
3.6 创新公共安全科技人才管理模式
创新公共安全科技人才的管理模式,实施分类管理模式,建立公共安全科技人才专家库,落实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明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用人主体的权利义务。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公共安全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创办权威的公共安全学术刊物等。
3.7 营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推进人才政策创新,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多元化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技术支持、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改革和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信用评价体系,对人员、机构进行监督,增强道德规范,促进学风建设,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4 结论
新时代,新挑战,新起点,新机遇,实现公共安全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实施好“科技兴安”战略,离不开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一切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人,必须用创新的思维寻找解决办法,而能够发挥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最根本的因素是科技创新人才。只有长效坚持完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才能全面提高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人才的服务保障能力。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平安中国的总目标,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和健全市场主导机制,围绕产业链配置人才链,聚焦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集中多领域力量、整合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公共安全领域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引进、评价体系,建设有利于公共安全科技自主创新的人才环境。当前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因此,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高校都应高度重视安全科技人才的培养,研究和制订安全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