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力量 接续奋斗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2020-11-29何庆良

民族大家庭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文/何庆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省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日益巩固,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大政方针政策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准则,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注重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持续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以亲身经历,形象生动地回顾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工作领域“中国之治”与“世界之乱”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折不扣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方针。

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工作“九个坚持”的重要经验。只有回望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路。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等九个方面,对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精髓要义,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要把“九个坚持”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落实到民族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充分认识和把握“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领作用,不断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特别是创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精神,真学真懂真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凝聚共识、统一行动;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提高统领全局、引领方向、推动落实的能力;三是在“大统战”格局下推进创建工作,围绕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开展调查研究,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实际摆进去,以制度的执行力提升党的领导力。

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上升,特别是少数西方国家利用民族等问题持续对我进行遏制打压、分化渗透。不怕巨浪高,就怕桨不齐。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打牢促进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基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真领会重大意义。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推动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事实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把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民族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有利于夯实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堤坝,为民族复兴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有利于在尖锐复杂的对外斗争中赢得主动,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规划;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民族工作的划时代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

突出创建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决定了创建工作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各级党政机关要做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表率,在履职尽责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注重找准创建工作结合点,推动创建提质扩面,防止一刀切;企业要广泛吸纳各民族员工就业,团结各民族员工致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履行好社会责任;社区要着力构建嵌入式的社区环境,主动搭上“亲情链”、架起“连心桥”,让各族居民安居乐业,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支持移风易俗;乡镇要顺应城镇化发展,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各宗教活动场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和“四进”活动中,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同时,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内容、差异化设置话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创新传播载体,不断推动创建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始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的。惟有始终坚持“两个共同”的主题,才能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上。中华民族自古追求丰衣足食,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些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极大增强了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立非常之志、行非常之举,建非常之功,要打好“生态牌”“资源牌”“民族牌”,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要坚决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体现在改善民生上。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自古就高度重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要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到让老百姓享有平等发展权,每一项改善民生之举,都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要谋划编制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和民族地区发展规划,制定完善新一轮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区域政策,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发挥民族地区后发优势,改善和提升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要加强对口支援单位和地区与受援地区深度沟通对接,汇聚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巩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良好氛围,种好“致富花”、结出“幸福果”。

体现在形成合力上。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汇聚出一起抓、共同管的合力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搞好民族团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要行动起来,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要坚持下好“一盘棋”、形成“大合唱”,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统战、民族工作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抓总的职责,当好党委和政府在民族工作上的参谋助手,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起做好民族工作。宣传、教育等部门要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贴近群众的优势,扎实做好团结联系、教育引导、帮助服务群众的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减阻力、添动力、聚合力。

始终坚持增强“五个认同”这一关键,持续用力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些重要论断,精辟地指出了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途径,为我们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历史规律、团结各民族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抓牢人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创建工作重在交心、以心换心,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人的心胸打开了,笑容绽放了,交流更加真诚。要多做促团结的工作,多下聚人心的功夫,要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汉藏青年夏令营”等系列品牌活动,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要在城市和乡村,搭建更多更广阔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要推广好、普及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持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和风尚,让各族群众在荆楚大地交得到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

永葆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根植于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能好。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把抗疫精神扎根于心灵、见诸于行动,引导各族群众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视爱国为本分,永葆家国情怀。

增强“五个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近年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尊重民族差异而不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固化特性,成为新时代民族关系的新风尚。目前,湖北省流动人口高峰时达到40多万,民族关系日益成为一种全社会全领域的关系,要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增强“五个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凝心聚力“十四五”,大力弘扬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精神,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画好民族繁荣同心圆,走好民族复兴同心路,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