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武德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

2020-11-29米燕燕

法制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武德爱国武术

米燕燕

徐州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江苏 徐州 221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概括了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的三个要求。武术武德教育受到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具有“道德至上”的行为特征,“厚德载物”的文化内涵、“刚健有为”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和谐、富强、友善的思想。

一、武德内涵

提倡把武术作为基础教育内容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必须具备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是射箭,“御”是驾车,就是我国古代的武术。从古至今就有“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之类的说法。目前,武德已然成为一种思想意识,作为道德标尺衡量习武者,也使当代思想规范增加了更深的内容。开展武术教育以及竞技等活动需要遵守武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解释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和遵循的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随着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结果,不但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鼓舞着所有的中国人,同时引导中国社会为实现“中国梦”的建设发展。

三、武术武德内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辩证关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载体,通过武术武德教育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重任,也是个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武术武德教育中的“精忠爱国”思想对应24字中的“爱国”;“自强不息”思想对应24字中的“富强”;“和谐尚中”思想对应24字中的“和谐”;“一诺千金”思想对应24字中的“诚信”;“兼容并包”思想对应24字中的“平等”。

(一)武术武德中“精忠爱国”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作为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纵观中国历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精忠报国的爱国人士比比皆是,为保卫国家驻守边疆的“精忠报国”名将岳飞,“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不为功名的名将戚继光,面对外国人的欺凌挺身而出证明中国人非“中亚病夫”的霍元甲。在民族危难之际,涌现出的民族英雄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在国人的意识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随着历史沿袭下来成为人们普遍的思维活动、心理状态。

(二)武术武德中“和谐尚中”的和谐思想

崇尚“和谐尚忠”的习武者,在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保持友善,和谐。《初学条目》中“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要求对人谦逊恭敬,不与他人争抢理论、《永春白鹤拳》中“善意待人,善守其德”要求修身修心,坚守道德,注意自己的言行善待他人。《左传》中“禁暴、和众”要求人们以和平友善方式,禁止暴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平等,友善,和谐”的思想,就是要人和人交往时,要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懂得关爱,尊重对方意愿,关心他人的疾苦等等正体现了武术武德中仁的理念价值。

(三)武术武德中“一诺千金”的诚信思想

诚信思想在武术精神中也是重要品德之一,比如“言必信,行必果”、“一言诺,重于订诺”一旦许诺就必须要遵守诺言,《左传》中“君子之言,言而有征”都体现了诚信的思想。《吕氏春秋》中指出“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只有信任才能保证社会治理,只有做到有法必依,赏罚分明才能让人民都有所适从。武术武德要求人们言出必行,规范自身行为,遵守道德、王法,处处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法治”思想。

(四)武术武德教育中“自强不息”的富强思想

武有七德: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即国家强大富足,为国家的强大,树立国家形象不断奋斗。当外敌入侵时,拿起武器顽强抗争,保家卫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的“富强”是民族富强的动力,能够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富强”指的是在物质上的富足,国家的强大,人民素质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强大,文化自信,道路自信。通过规范个人行为武术精神不断升华,例如爱国主义引导人们遵道守德,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武术武德和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武术精神武德内涵中的当代价值

武术宗师叶问武艺高超,道德高尚,融技艺与品德于一身,为爱国献身,磨砺出坚强、诚信、友善的高贵品质,充分体现了传统武术武德的精神内涵。从古至今,虽然也会随着岁月的更迭而变化,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武术武德精神传承的影响,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融合,拥有了新时代的特征,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传统武术武德教育超越时代的恒久价值。焕发出传统武德强劲的生命力,利于培养人的和谐思维观,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最大程度上和当代社会相协调,服务于当代。作为当代人追逐梦想的导向和精神支持,更好地传承武术武德的精神和对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势必同向同行,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猜你喜欢

武德爱国武术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中华武术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