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科普杂志在新媒体时代的探索
——《气象知识》如何继续生存

2020-11-29

科技传播 2020年20期
关键词:选题气象科普

《气象知识》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气象科普期刊。在《气象知识》创刊之初,我国科普期刊蓬勃发展。1978—1988年,我国新创办的科普期刊超过100种,发行量超过10万册的科普期刊达127种,占总数的85%以上,发行量过100万册的科普期刊也有6种。

目前,科普期刊影响力大不如前。2018年1月28日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出版的科普期刊仅182种,除少数期刊外,普遍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大。

2010年,《气象知识》杂志常规刊的平均发行量为6万册。2020年上半年,《气象知识》第1-3期的发行量为34 769册,科普活动增刊18 458册,校园增刊9 531册,5期杂志的总订阅数为132 296册。在疫情影响和传统纸媒下滑的双重冲击下,尤其是各地气象部门宣传科普经费紧张的形势下,杂志发行推广工作难度更高。

面对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崛起的现状,《气象知识》杂志如何不被时代淘汰,如何更好地生存,成为了一个必修课题。

1 《气象知识》面临的主要困境

1.1 缺乏优秀作者

气象知识较为专业、深奥,包含了难度较高的大气物理等知识,气象科普杂志又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专业”到“通俗”,既要保证科学性,又要保证趣味性、可读性。这对矛盾让气象科普作品很难写,气象科普作家缺乏。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气象科普作家比如林之光先生等,既拥有气象科学的背景,又有写科普作品的兴趣,并长期从事气象科普作品创作工作,非常难得。目前,年轻的气象科普作家十分缺乏,气象科普作者队伍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而气象科学家做科普虽然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很少有科学家看得上科普杂志,即使看得上,也很少有科学家愿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科普化。编辑部面对科研成果时,科普化也有一定难度。

实际上,《气象知识》杂志目前只有2名编辑,长期存在稿源不足、作者群小的困难,想要获得优秀的稿件,就要培养优秀的作者。作者既需要了解气象科学知识,又需要有较强的逻辑和较好的文笔。目前编辑部由于人手不足,2名编辑承担了编辑和编务工作,很少有时间写作。编辑的主要工作为“编”,并且很难找到稳定的撰稿人,这是编辑部的最大困难。

1.2 缺乏新生代读者

《气象知识》杂志以传播气象科学知识为办刊宗旨,杂志内容与天气、气候相关,尤其关注防灾减灾与气候变化,主题较为集中。这样独特的主题确立了选题,也确立了读者,专业性和独特性较强。这种明确的定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确立了杂志独特的价值,确定了读者群体和内容;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内容和读者群体的进一步拓展。多年来,《气象知识》的读者主要是气象工作者、学校地理老师。与《中国国家地理》对比,《气象知识》的选题更加窄,读者拓展更难。

从邹韬奋创办《生活》起,编辑与读者互动便是重要的拉近杂志与读者距离的手段,这也是读者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的方式。近年来,气象知识编辑部也会收到热心读者的来信,然而信件数量日益减少,并且以年纪较大的读者为主。如何与新的年轻的读者互动,让传统的气象科普期刊紧跟时代的步伐,倾听读者的声音,杂志必须尝试各种渠道与年轻人互动。

1.3 互联网的冲击

目前,《气象知识》已经完成从无到有新媒体化。《气象知识》目前拥有的同名新媒体包括:气象知识官方网站、气象知识微博、气象知识微信。截至2019年底,微博粉丝数量超过63.5万,微信订阅用户达2.3万。然而,缺乏“10万+”的作品,新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需要提高。

2 探索应对之策,努力发挥气象、科普的独特优势

《气象知识》本身有很好的基础:全国唯一一本气象科普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气象局。这一方面为杂志提供了专家资源,另一方面确立了“气象爱好者”的读者群体。《气象知识》杂志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找准独特定位,让杂志不可替代。独特就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气象知识》杂志应该继续发挥“气象”以及“科普”两大关键词。

2.1 窄播留住读者

2.1.1 优化气象科普选题

既然读者和选题已经确定,如何稳定住大部分气象爱好者就显得尤为重要。气象知识变化不大,选题重复率高,如果内容没有新意,就会阻碍杂志的发展。因此,发现选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目前,《气象知识》确定了一些常规选题,比如每年第一期推出“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策划,针对上一年一整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进行盘点、回顾。在“世界气象日”前夕推出“世界气象日”主题策划,针对“世界气象日”每年的主题进行策划,比如“气候与水”“太阳、地球与天气”等。夏季时推出“夏季天气气候”策划,针对夏季常见的台风、暴雨、洪涝等进行分析。这些常规选题扩充了稿源,形成了杂志内容的稳定性,利于组稿、约稿。

然而,有新意的紧跟时事的策划才能被更多的读者记住,甚至可以吸引非气象爱好者阅读。围绕新闻事件做科普,借力事件的东风,能够提高气象科普的关注度。比如2012年第4期杂志(2012年8月刊)针对上个月发生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推出专题,封面就是北京暴雨的图片,具有冲击力和时效性。专题不仅介绍了暴雨相关情况,还继续深挖和扩展,介绍读雷达图的方法、防灾知识等,由浅入深,从一个大家都关心的新闻事件展开,扩展到读者平时并不关心的气象知识内容,笔者认为是优秀的气象科普杂志的典范。此外,2015年第3期“75·8”专刊讲述了40年前的那场大洪水,起到了警钟长鸣的作用,是围绕历史事件展开选题的案例。2018年第3、4期正值中国人工影响天气60周年的时间点,推出“人工影响天气”专刊,是纪念刊的案例。2019年第4期“世园会”专刊结合当时正在举办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博览会现场开展杂志发放等活动,是杂志与活动互动的案例。

编辑部应该更加重视选题策划环节,让更多的人参与“头脑风暴”。优秀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专家论坛”,挖掘中国气象局大院的专家优势,跟踪前沿科技。

2.1.2 继续做好分众化,尤其是校园刊

卡尔·霍夫兰曾于1946年提出了个人差异论。个人差异论认为,媒介在设计劝服性传播前,需要先弄清受众的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观、态度等,再挑选与之相应的讯息进行传播。否则,与受众特点和需求不符合的讯息,就会遭到回避和拒绝。

《气象知识》分众化做得较好,已经推出了常规版、校园版、科普活动版,受众分别是气象信息员、中小学生、气象科普活动。气象信息员的概念现在已经弱化,主要是普遍的气象爱好者。

三个版本的出版时间不一致,比如活动刊在世界气象日前夕推出,利于结合世界气象日活动的开展。由于各地气象部门在世界气象日期间都会开展气象科普活动,活动刊发行量较为稳定,订阅者大多为各地气象部门。活动与杂志相结合,既推广了杂志,又丰富了活动,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校园刊在6月推出,正值学生放暑假前,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订阅量和阅读量,订阅者包括中小学校。而且校园刊的作者主要为中小学生,在孩子们投稿的过程中,可以传播气象科学的种子,更利于培养未来的气象科学爱好者,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气象科普经历了“科学普及”的单向传播向“科学传播”的双向互动转变。培养气象科普作者的过程,便是“(科普)教育模式”向“(科普)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可以促进孩子从被动接受气象科普向主动认知并参与气象科普乃至气象工作的转变。

2.1.3 拓展区域化

2012年,《气象知识》开始与各省市气象局合作,出版发行区域特色专栏。合作的气象局已经有近30个。效果较好的有广东区域专刊、黑龙江区域专刊等。

区域特色专刊首先解决了稿源缺乏和作者短缺的问题。内容上,区域特色专刊对当地有接近性,对这些省(市)有独特的纪念价值,增加了这些期刊在该省(市)的发行量。

然而,区域特色专刊也有不足的一面,过于依赖当地气象部门,稿源质量参差不齐。编辑只是在办公室依赖网络、闭门造车,对各地的选题影响不深,有的选题甚至偏离了气象,成为了旅游类刊物。

综上所述,区域化的杂志只需要扬长避短,就该继续拓展。目前,气象知识已经推出国内大部分省的区域专刊,下一步可以更加细化,完成有特色的地区的区域专刊。

2.2 激励培养作者

优秀的选题和策划是成功的第一步,优秀的约稿对象是杂志内容优秀的第二步。然而,目前编辑部编辑经常陷入“无作者可约稿”的困境。解决这一困难,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提高激励机制,鼓励气象科普作者。具体办法包括:1)邀请现有的优秀的气象科普专家在杂志上开设专栏,如朱定真、许小峰等等;2)鼓励《中国气象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记者将做过的报道科普化、杂志化;3)开展更多的优秀作品评选、科普写作大赛等,聚拢优秀作者;4)鼓励科学家将科研成果科普化;5)邀请“临时主编”,负责杂志其中的一个栏目,扩展编辑和作者资源;6)加强与各省气象局互动,发掘基层气象科普作者;7)利用网络UGC(用户生产内容)资源,发现科普作者。同时,编辑需要认真、积极地处理作者的每一次投稿,用心对待作者,与他们建立良好联系。要及时发放杂志和稿费,让作者共享劳动成果,增加获得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编辑部走出去的机会,实地采访、写作,掌握一手资料,提高编辑部“写”的能力。如此,对内对外培养作者,提高杂志的稿件数量和质量,提高杂志的水准。

3 化危为机,积极拥抱互联网

目前,气象知识新媒体已经从无到有,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聚集粉丝。

1)依靠事件科普,聚集粉丝。2019年7月3日,开原发生龙卷风。针对这一事件,气象知识微博、微信推出《什么是龙卷风》《遇到龙卷风应该怎么办》等科普视频,一星期内播放量超过750万。2015年,“东方之星”游轮沉没后,中国气象局派出专家组到现场查看,通过气象知识微博传播当时出现龙卷风的结论,阻止了流言的扩散。

2)开展线上活动,聚集粉丝。气象知识微博、微信开展网络答题等线上活动,比如在“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科普回答,赠阅《气象知识》杂志,进一步聚集粉丝、推广杂志。

然而,目前气象知识的互联网化还比较初级,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加强网络的力量,真正做到融媒体,将新媒体从有到优。

3.1 尝试建立气象类的用户生产内容中心

坚持内容为王,做精品的内容,就需要扩充稿源和图片等内容。气象知识编辑部可以模仿英国广播公司和新华社客户端获得更多优质的内容。

英国广播公司(BBC)早在2005年就尝试设立了一个用户生产内容中心(UGC Hub),主要任务就是收集用户提供的素材。在2005年6月的伦敦爆炸案的新闻报道中,用户生产内容中心的价值得到了高度体现:在爆炸案发生后的6小时内,BBC通过这个中心共收到了用户发来的1 000张图片、4 000条短信以及20 000封电子邮件。BBC对UGC的新闻内容进行选择、筛选并重新加工后进行大众传播。

新华社客户端通过“现场云”优化升级“现场新闻”。“现场云”是新华社自主掌控的媒体资源聚合平台,帮助地方媒体融合转型,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至2018年9月入驻机构用户2 700家,发起直播7.8万场。

模仿以上两者,气象知识可以建立“天气现场”,邀请暴雨、台风、彩虹等天气气候现象的亲历者拍摄视频、图片,撰写文字。此外,可以借助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资源,进一步解读气象爱好者们上传的“天气现场”。具体操作如下:1)蹭热点。大众最关心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为了吸引受众关注,可以围绕热点话题、热点事件进行科普,“蹭热点”获得影响力。防灾减灾知识与台风、暴雨等正在发生的气象灾害相结合,应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相结合,提高气象科学传播的覆盖率和影响力。2)请专家。当受众了解“是什么”以后,对“为什么”“怎么样”也会有所探究,邀请专家进行讲解,请科学家做科普,提高科学性和权威性。3)打造品牌形象。向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科普网站学习,打造科学、有趣的品牌形象。利用央视等媒体平台,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3.2 优化气象部门的新媒体

气象部门现有的微博、微信数量众多。大量的气象微博每天早上发天气预报,相互转发的内容也很多,同质化严重。大量的不知名的气象新媒体既分散了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精力,也分散了受众对气象关注度的精力。同时,气象知识编辑部人手缺乏,十分需要集中力量做精品。

气象部门新媒体应该进行优化、简化,让受众能够更容易的听到气象部门的声音,而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比如,可以利用现在已经获得一定知名度的中央气象台的官方微博“萌台”,其他气象微博运营者加入该团队,发挥合力优势。

3.3 运用流行的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要与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气象科普要跟随碎片化的阅读、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方式。就像广播遇到了汽车广播,报纸遇到了地铁报,出版遇到了互联网出版。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绝大多数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注重手机传播,积极运用各种传播手段,运用微博、微信等媒介形式,增加各平台的媒体互动。同时,进一步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比如选用前沿的科技信息、短小精悍的文章、大量优质的图片等。目前,智能音箱也在迅速发展,气象知识编辑部可以寻找新的合作方向。

3.4 发展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至少包含3个层次的融合:形态的融合,机制的融合,人的融合。

形态融合方面,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态,制作多媒体科普产品。对气象知识杂志来说,互联网是渠道的变化,然而“内容为王”。如果能够将一个选题做好,在杂志上是优秀的图文作品,在互联网上成为优秀的互联网作品,完成优质的刊网互动。如果选题不优秀,不能引起受众关注,那么完成的也只是形式上的刊网互动。

机制融合方面,创新产品发布流程,形成杂志、网站、微博、微信等互动,形成聚合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前,运用的较多的是从杂志中寻找新媒体的材料,进行杂志内容“新媒体化”。

人的融合方面,促进沟通、交流、共享,提升团队凝聚力。同时,增强个人能力。最好的方式是,一个人拥有一套资源和内容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发布出去,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4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崛起的现状,传统科普杂志《气象知识》需要克服缺乏优质作者和新生代读者的困境,通过窄播留住读者,通过激励培养作者,努力发挥《气象知识》杂志作为全国唯一一本气象科普杂志的优势。同时,在新媒体从无到有的基础上,从有到优,通过建立气象类的用户生产内容中心、优化气象部门的新媒体、运用流行的传播方式、媒体融合等方式积极拥抱互联网。

猜你喜欢

选题气象科普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科普达人养成记
谈诗词的选题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