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及引导机制构建
2020-11-29郭晓玲
肖 荆,郭晓玲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新媒体应用第一大国。新媒体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其中包括电脑、手机等等终端,以方便向用户提供实际的信息以及服务的传播形式。由于学生是网络集中的主体,是学生表达民意,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所以构建高校的网络舆情监制,妥善的处理网络舆情的问题,是高校目前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舆论情况简称舆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网络舆情的特点就是关于高校中各种现象以及遇到的问题想要表达的态度,意见等表现。随着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迅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越来越活跃。在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主体就是教师与老师,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思维活跃,热情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新媒体网络下由于社交平台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导致不真实的舆论新闻不断的涌现,迷惑和反动的倾向也是时有发生,所以高校必须要充分重视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使大学生能够分辨是非,作岀正确的决定。但是高校网络舆情是比较单一性的,话题讨论度不高,且容易被热搜顶替,缺乏持久性的影响。随着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广泛应用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及高校领导应积极核实并管理网络舆情,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发表正当的言论。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的现状
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的工作,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就高校网络舆情当下的情况来看,首先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不明确,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学生们都是各司其职,但是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与许多的部门都是息息相关的。据有关调查得知,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应与各个部门联合管理的占比很高,关于学生是否应积极的参与到维护校园网络舆情的工作中占比也不低,还有一部分是在不同的高校舆情监管工作主要负责部门也各不一样,这就导致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不明确,对于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不能有效及时的处理。其次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网络传播的迅速及广泛性,网络舆情对学生群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对学生的网络舆情认知和关注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由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导致学生观念不一。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明文规定的制度,使得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校园网络的舆情。最后高校网络舆情遇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据有关问卷调查得知,在高校的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主要以教师通知,学校的网站,学校的海报,班级微信或QQ 群等传播,相对来说网络舆情的传播是非常单一的。如果发生了紧急的突发事件,高校在处理速度上比不上舆情的传播速度,从而引发不可预控的网络舆情的危机,给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更严重的难题。
3 构建新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监制及引导机制的策略
3.1 加强构建舆情的工作队伍
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下,加强构建舆情的工作的专业队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在新媒体的舆情环境之下,建立一支政治素养较高,且知识渊博(以思想政治课教师或者优秀的党员干部等为主)具有较强新闻敏感性以及信息传播能力强的队伍,有效的掌握校园网络舆情的相关特点,进行校园网络的日常监督工作,及时的关注热点问题,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向,并做出监测分析报告。其次加强提升舆情队伍的综合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然后是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及时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以便得到及时的解决问题,对于影响高效稳定发展的意见和不良的情绪,要依据具体发生的情况对其进行及时妥善的解决。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对高校的名誉以及学生名誉造成威胁的情况,为了有效的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要立刻删除。最后应着重发现并培养舆情评论的舆论指挥者,舆论指挥者则是网络舆情的领袖,必须充分的发挥舆论指挥者的积极作用,尊重指挥者的意见和建议,努力的掌握网络舆情的话语权,从根本上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舆情导向。
3.2 制定高效的引导策略
由于舆情具有发展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所以对于舆情及时高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的舆情引导必须要讲究策略,从根本上争取舆情的热点能够有及时发布的主动权即把握时机,积极迅速的把控舆论事件的发展形式,在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纠正与澄清。必须要把握好时机,以便让校方及时的先入为主。其次,舆情发展引导要讲究方法,科学合理的引导舆情的方向和关注点,引导其走上理性的轨道上。然后舆情管理者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引导计划,实现对舆情主题和问题的有效应对,对于会发生或即将要发生的问题,应有技巧的开展评论及引导,防患于未然。最后要保持冷静智慧,平等待人,坦诚的沟通互动,以理服人,还原真相,从而达成共识,汇聚人心。
3.3 加强培养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即人的基本素养中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在两会的讨论中,有政协委员提案上建议在义务教育课程中,加入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从多角度为规范新时代的高校学生行为道德规范、能力,提供有效的网络素质教育,全方面的提高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能力以及网络道德规范。将网络素养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重要的课程进行着重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将网络教育带进进学校、带进课堂,纳入课程体系,贴近校园实际,彰显校园精神,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掌握关于网络的相关知识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网络舆情的讲座,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从而更好的促进舆情引导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提供保障。高校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的建设工作,展开以网络素养为主题的视频、微电影的比赛以及关于网络素养的广告设计比赛等等,全方面的培养引导大学网络素养的增强与提高。
3.4 完善高校舆情的处理机制
完善高校舆情的处理机制,就必须要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的技术防范和监管力度。首先要建立应急的处理方案,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建立健全的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构建网络技术防范系统,可以将高校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注意网络舆情的规律,对于网络舆情的信息及时的关注,随时做好应对舆情的准备。最后要利用网络技术,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对舆情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对于突发事件有效的解决矛盾,强化网络舆情分析评判。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是非常迅速的,所以高校应加大物力投入,改进网络舆情监测手段,这既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同时对于学生的网络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积极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工作,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对于高校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