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里的叙事
——小视角折射大主题

2020-11-29孙国光

科技传播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

孙国光

从传播效果来看,符号的全觉化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扩散与影响,对此,美国传播学者莱文森认为,声觉传播作为优势传播渠道,推动了个体间的交际与人际关系发展。相比于文字,电视新闻的视听语言更有利于叙事,电视新闻集萃了视听全觉符号,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声觉意义上的传播。在声觉传播中,传播过程中的叙事技巧对于建构情境、提升场景的再现,是一种重要手段。那么,什么样的叙事才是有利于场景建构的呢?

在《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陈王列传》中载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期,陈蕃和薛勤关于“扫一屋”和“扫天下”的故事,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好了才能成就大事业。做人做事是这个道理,写新闻也不例外。小新闻同样能折射出大主题。

人们常说: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电视新闻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就是新闻创作的切口要小,切口要小也就是切入点要小;“大处着眼”就是新闻所反映的时代主题要大,要反映时代的主旋律。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2009年笔者采写的一篇《沧桑巨变看双辽》的电视长消息,主要反映改革开放30 年来双辽市城市、乡村所发生的奇迹般的变化,今天读起来仍感觉有新意。

中国改革开放30 的巨大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主题之大确实不好把握。怎样才能把双辽市改革开放30 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出来,从哪里入手,报道点啥,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在记者脑海当中不断掀起波澜。

最终记者决定从一个普通农民(谷庆山)和一个下岗职工(陈国岑)入手,从这两个典型人物自身的经历以及变化,以小点大,进而反映当时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时代变迁,也反映出当时我国城乡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新闻从文字和画面双管齐下,一个从侧面不仅反映农民的腰包鼓了,而且致富后的农民更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城市下岗职工,从自身生活的优越到下岗后二次创业的奋斗精神。新闻从小切口入手,反映时代大主题,折射出改革开的放新形势,给中国城乡发展注入的生机和活力。

1 视角微观,新闻的感染力才强

中央电视台著名编导冷冶夫曾用5 句话概括了纪录片的创作手段:即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前四句话就是主题新闻报道的“四化”特征,从这四句话当中我们不难找出报道这篇新闻的脉络。

从事件——故事——人物,新闻所选择的视角越来越小,反过来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的思路应该是这样:人物细节——人物——故事——事件,新闻所选择的视角越来越大,上述记者选择了谷庆山和陈国岑这两个人物,他们两个人不仅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而且这两个人身上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从谷庆山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他绝不是照垄沟找豆包的普通的庄稼汉,而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的代表。

红白喜事的张罗——说明他思想活跃;果树协会主席——说明他是种果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舞文弄墨——说明他是一个有文化人的农民;从这三点我们也能看出,谷庆山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一个有文化的新型农民,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渲染,让谷庆山这个人物呼之欲出,活灵活现,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从下岗工人陈国岑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人生轨迹是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从一名教师——翻译——经理——下岗职工——自己办学——校长的人生起伏。从新闻当中我们不难看出,陈国岑是一位有文化的下岗职工,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好的政策,给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好平台,才让他在人生大起大落当中,实现了人生理想,再次站稳脚跟。

2 视角微观,新闻的主题才能把握准确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两脚沾泥,采写的新闻才会接地气;只有用心观察,细心揣摩,精心提炼,以小见大,用小视角,反映时代的大主题,才能写出有温度的好新闻,用鲜活的新闻事实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我们采写的报道才会散发出泥土的芬芳。

春运期间,CCTV1《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播出的中央电视台谭海梅、甘志庆、许辉拍摄制作的《相约在零点37 分》的新闻,记录了陕西榆林两位铁路工作者的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新闻播出后,在舆论场引发了网友的强烈情感共鸣,两天时间阅读量达到2 亿,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网友好评如潮、点赞不断。

为什么两个人的短暂相聚,却能引起亿万观众的共鸣?记者选择了春节万家团圆的时刻和春运的大背景下,一对相爱的铁路职工1 分52 秒的短暂相聚,让全国的亿万观众热泪盈眶,带给人们的却是更多的感动和温暖。不仅体现的是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也体现出记者对新闻主题选材把握的准。

春节期间是广大铁路职工最忙碌,最辛苦的时间,新闻并没有交代出全国铁路职工有多少人春节期间坚守的各自的工作岗位,不能与家人团。这条具有普世价值的新闻,视角虽小,却诠释的是一对相爱当中的普通劳动者的奉献与坚守,体现的是全国广大铁路职工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担当。

3 视角微观,主题才会更加鲜活

最近几年,随着摄影器材的不断更新换代,航拍镜头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航拍镜头不仅高大上,而且视觉冲击力极强,让电视观众耳目一新。

但是在《相约在零点37 分》的新闻报道当中,小视角让新闻更加具体、生动、感人,让新闻事件更加鲜活,它没有用大的港口,高楼大厦,航拍等一些高大上的镜头来反映基层对岗位的坚守,而是透过一对铁路情侣短暂的相会,来反映这个大主题,不仅让人们看到真实、真切、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让观众更能切实体会到基层人员的不容易,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这条新闻中的很多小“细节”,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和痛点!一句“我不下了”“你走了我再走”,代表了多少聚少离多的情侣之间的真情故事!一场用时仅1 分52 秒的求婚和来不及说的“我爱你”,把他们的坚守和牺牲展现的淋漓尽致!平淡言行中透露出的相互支持,展示的是彼此守望、共同追梦的初心。

4 视角微观,镜头的针对性才会更强

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和打枪有一比,如果说打枪具有较强的指向性,拍摄画面的摄像机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枪是打那指哪,同样的道理,电视新闻是说那拍哪。

瞄的越准指向性越强。所以,电视新闻是视角越小,摄像机拍摄的指向性越强,拍摄的画面越具体,画面所承载的内容越具体,反映的事物就越精准,呈现的事物就越鲜活。

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电视新闻,生动都体现在细节之处。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电视新闻特写为什么最抓观众的眼球啦,它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画面不仅视角小,指向更加具体,不仅具有现场感,而且画面生动活泼。

所以,电视新闻的视角越小,电视新闻画面所承载的内容就更加具体,拍摄画面的针对性就会越强。

5 结论

总之,小视角是电视新闻精准和鲜活的先决条件。视角越微观,摄像机镜头下的新闻事件就越接地气。中央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走、转、改”活动,不外乎就是号召新闻工作者的脚步更加接近基层,笔触更加接近新闻事件,从小视角入手,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新闻现场,记者笔下的新闻事件才能更加鲜活生动。让鲜活、生动、形象的小视角折射出时代的大主题;让电视新闻叙事成为连接荧屏的美味大餐。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刍议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转化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故事化让电视新闻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