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典型人物报道的写作及传播力提升路径
——以东北大学为例

2020-11-29王钰慧

科技传播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东北大学典型人物通讯

王钰慧,王 涛

人物通讯是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事迹与形象的一种新闻体裁。这种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1]。

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的事迹、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可以为社会凝聚更多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起到示范、激励、引导的作用[2]。高校是典型人物扎堆涌现的重要阵地,通过创新高校典型人物报道理念、写作手法、传播路径,来展示大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反映砥砺奋进的伟大新时代,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更是一片值得探索的“蓝海”。

1 创新高校典型人物报道的重要意义

典型人物是时代先锋和楷模,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者、守望者、创新者和践行者。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分化的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和作用更加凸显[3]。

高校师生均活跃在创新创造前沿,既赓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勇开时代之先。高校典型人物往往横跨科技界、教育界,讲好他们的故事,对于展示文明进步的思想理念、展现中国新时代的精气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人民日报先后挖掘、报道、推出了反映海归战略科学家、吉林大学黄大年教授优秀事迹的人物通讯《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反映复旦大学钟杨教授先进事迹的人物通讯《一粒种子的初心和梦想》等作品,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这表明,高校是先进典型人物的富矿,挖掘出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对于在整个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高校典型人物报道还存在着报道对象没有视角下移、覆盖到更多普通师生,人物形象塑造高大全、程式化、套路化等弊端。

高校典型人物具有几项“刻板化”的特征,典型教师往往具有“教学名师+科研骨干+学生爱戴对象”等几项特征,典型学生则以“思想好+学习好+能力强”为主要特点[4]。在这种模式化特征的前提下,高校典型人物报道存在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甚至通过堆砌事迹材料和个人成果来形成报道的现象。

基于高校典型人物通讯的重要意义和在实际采写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通讯创作中遵循传播规律,创新叙事方式,拓展传播手段,让读者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2 读者为本,创新高校人物通讯叙事方式

融媒时代,引发强烈共鸣的传播效果需要记者坚持内容为王、读者为本,改进报道方式和话语体系,在尊重读者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换位思考,变“我们想说”为“读者想看”。

2.1 精炼主题,让人物精神、大学精神和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高校典型人物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在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上具有共性,蕴含着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等精神内核。只有精炼主题,让小人物这“一滴水”折射出“大时代”太阳的光辉,让人物精神、大学精神和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人民日报刊发的长篇通讯《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一文中,作者刻画了黄大年作为科学家对真理的执着、作为爱国者对祖国的深情和作为大学教授对学生的厚爱,体现出他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卓越的时代精神和探索不止的科学精神,这几种精神恰好在黄大年身上得到了完美统一。

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事迹的长篇通讯《“超级钢之父”王国栋:绿色轧钢创新模范》《不老的钢铁侠》《王国栋:双手拼出核心科技》先后在《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发。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我们一定要把研究开展在工程里,把我们的论文发表在产品上!”“在王国栋院士办公室最醒目的位置,有这样一幅条幅:真做科研,做真科研。这是他的心声,更是他科研品格的真实写照。”这两篇通讯,皆展现了王国栋院士“让国之重器不再受制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从O 到1”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创新气质,“把论文写在祖国钢铁生产线上”的实干品格,人物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在王国栋身上三位一体全面呈现。

作为社会精英人群的集散地,大学以高于社会一般理性和一般智力的发展程度成为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和引领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在撰写典型人物通讯的过程中,要精心找准并凝练主题,将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个性化精神特质,共性化的群体特质、时代特质挖掘并刻画出来。

2.2 深挖细雕,叙事画面化,设计冲突化,写作文学化

在生活快节奏、时间碎片化、传播移动化、信息高浓缩的大环境下,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新媒体的烙印,因此典型人物报道必须与时俱进,从标题、细节、矛盾冲突结构设计、人物心理刻画等诸多方面深挖细雕,努力提升内容品质、丰富内容表达。

“七分采,三分写。”一个典型的细节可以抵上十句、二十句空洞的溢美之词。作者的意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应从细节描写中真实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5]。然而,细节好用,亦不能滥用,要精选那些能够以小见大地烘托或展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节。

例如,在长篇通讯《一粒种子的初心和梦想——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他花29 元在拉萨地摊上买的牛仔裤,臀部破了两个巴掌大的洞,自己找一块蓝布补起来。几十元钱的帽子,一晒就褪色,学生嫌丢人,‘在我们西藏,只有赶毛驴的人才戴这样的帽子’。”用补丁补起来的牛仔裤、褪色的帽子……几个细节勾勒出钟杨教授对待生活朴素淡泊至极的个性,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叙事场景化是目前通讯作品创作的主流趋势。像纪录片文字脚本一样呈现新闻画面,可以实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用文字表现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白描,用寥寥数笔就把读者带到现场,像纪录片的拍摄轨迹一样,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场景感[6]。场景化叙事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尽可能地使用短句、短段,一般每个写作段落不要超过100 字,避免读者因阅读吃力而厌倦。要提升语言的节奏感,例如连续用多个短句,就可以营造急促、紧张的气氛。

《上她的高数课,学生需要抢座——记东北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邵新慧》刊发在《中国教育报》上,这篇文章讲述了东北大学“网红”高数教师邵新慧深受学生追捧的故事。“早上6 点前,学生已经在教学馆前排起长队。门开启的瞬间,像听到发令枪响一样,学生们立即如同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一般冲进去。不到两分钟,200 多个座位被一抢而空。”开篇对场景的描述,让课堂之火爆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冲突是戏剧的必备要素,是展现人物性格的手段。写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所处社会关系的矛盾、人物自己的思想矛盾,有助于展现人物精神成长的过程,体现人物思想的精髓。

例如,《中国教育报》刊发的反映东北大学青年教师事迹的人物通讯《李小号:把游戏融入专业课》中开篇写道:“日前,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师李小号开发了一套独门教学秘籍,在学校迅速走红。他将复杂难懂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与《英雄联盟》《魔兽争霸》等游戏适当结合,在讲课中融入了游戏里关于画法几何的知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一直被人所诟病;而李小号老师把电子游戏案例引入大学课程教学,是一种比较大胆的突破。此新闻发布后曾引起热议,并入选微博热搜内容。本篇通讯正是从这一对矛盾切入,展现李小号将课堂知识与学生兴趣点融会贯通,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授课的受众思维。

通讯作品既具有新闻作品的时效性,又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因此要合理借鉴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塑造的手法。文学典型所蕴含的叙事智慧,无疑可以为记者提供多方面的启发,为写作提供借鉴[7]。

在占有大量素材和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不妨借鉴小说、电影和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故事情节上多费点心思,定会有意外惊喜[8]。

2.3 用心用情,述评哲理化,写出人物心路历程和历史纵深

相对于事件通讯,以情动人是人物通讯引发读者共鸣共情的重要一步。只有自己被感动了,才能写出感动读者的文章。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人物通讯的真正动人之处在于情感。只有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闸,才能窥见他人心中的清泉[9]。

人物通讯固然是要用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但是记者短促而富有哲理的述评,往往起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个典型人物的成长成才,往往有其宏大的时代背景和曲折的心路历程。英雄不是一天“炼成”的,将人物嵌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写出历史纵深,展现出人物的精神成长历程,会让一篇通讯更有深度,更显“高级感”。

例如,《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曾分别刊发报道东北大学九旬老教授谢绪恺事迹的典型人物通讯。这位老教授是自动化学界的宗师级人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谢绪恺判据”是在国际线性系统稳定性研究方面首次出现的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成果。他先后于92 岁、94 岁撰写了高数辅导教材《高数笔谈》《工数笔谈》,并把全部稿酬用于回购书籍,捐献给有需要的老师和学生,成为“网红”教授。

其中,《光明日报》整版刊发的通讯《“一读就懂”的高数书是如何写就的——东北大学92 岁退休教授谢绪恺的学术人生》中,用谢绪恺教授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后思想转变过程的自述,结合他所处时代,展现了他从“小我”到“大我”转变的心路历程,正是这种历尽风霜而初心不变、饱经沧桑而本色不改的精神,让这位老有所为、贡献社会的老教授显得不平凡,让读者感到可信可亲可敬。

3 全媒生成,提高高校典型人物通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融媒时代,媒介内容呈现出短视频化、移动化传的新特点。高校典型人物通讯也必须创新传播方式,结合高校文化建设,形成品牌化产品,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3.1 一次采集,N 次加工,多元生成,全媒传播

积极探索典型报道的融合传播模式,以人物故事为内核依托,做优内容素材,多层次多角度呈现人物形象,将有效提升报道的影响力。

东北大学积极尝试做好典型人物宣传策划,让校报、校园官方网站、电视台、广播站、微博、微信相互借力、联动发力,实现人物通讯从可读到可视、静态到动态、一维到多维的升级,结合不同媒体自身传播特点进行信息组合,形成差异化的新闻产品。

例如,在报道谢绪恺教授事迹时,校报分别在老先生两次著作出版之际推出深度报道,并配发记者手记、快评,电视台为谢绪恺教授拍摄人物专题片、寄语学生短视频、广播站播发老教授的音频人物专访,微博微信推出新媒体图文的同时,还发布为需要高等数学辅导教材的师生捐赠书籍的公告,校园宣传栏则以老先生工作照和所著述书籍的形式张贴宣传海报。在多种媒体联合推出、形成宣传攻势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十几家媒体在纸质媒体以及新媒体端报道谢老事迹,其中,由东北大学微博发布的谢绪恺教授图文被人民日报微博转发,阅读量达到278 万。

东北大学破除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新媒体之间的壁垒,实现产品全媒化。学校所挖掘创作的典型人物通讯,首先在校报刊发,第二步在网站发布,第三步推送给外部社会媒体,与此同时,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依托文字报道制作音视频作品。在网站打开时,通讯配发人物专题片视频链接,点开页面链接,即可给读者以直接的视听体验。东北大学还探索文字+短视频的产品模式,在微博和微信端以“微讲述”的方式进行发布。还有许多报道在官方微信刊发时,配发二维码以及视频地址链接,读者扫描或点开链接以后就可以直接观看。

3.2 结合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典型人物故事推介会等品牌活动,依托典型人物通讯形成代表性文化产品

如果说内容是人物报道的内涵和核心,需要精雕细琢,那么品牌栏目、文化产品就是人物报道的外延,需要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基座上不断拓宽。

东北大学从2014 年起在校报开办“讲述”专栏,扩宽报道对象的覆盖领域,既聚焦拔尖人才、英模人物,也关注校园普通师生、日常生活,将视线投向教学、科研和服务一线,通过一个个身边人和集体,凸显师生自强不息的情怀和知行合一的品格。六年来,校报已累计刊发150 余篇典型人物的通讯,这些作品以清新朴实的文风、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校园好故事、传播校园好声音。

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实践中,东北大学依托典型人物通讯创作文化作品,生产文化产品,打造文化精品,做强东北大学文化品牌。2016—2019 年,东北大学3 次策划组织“讲述·东大共产党人的故事”和“讲述·东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3 届推介会精心挖掘并推出27 个典型人物和先进集体的案例,以讲述师生奋斗故事的形式再现教学科研一线的火热场景。

被誉为东大版“感动中国”的推介会,由典型个人、优秀集体事迹短片和人物现场访谈两部分组成,用鲜活而接地气的方式,从师生们日常学习工作中真实可感的小故事入手,再现了师生不凡的业绩、感人的情怀和无私的付出,感召广大师生在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中奋发有为,展现他们身上蕴含的东大精神和文化内核,每次推介会均引起轰动效应,产生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依托典型人物推介会活动,东北大学从2016年开始分集出版《讲述·东大人》系列丛书,现已出版两辑,丛书所选故事均出自推介会,并在推介会所选人物和集体素材的基础上二次深度采访,形成长篇通讯。与此同时,电视台拍摄制作人物和集体事迹宣传短片,校报编辑出版“讲述·人物”专刊,宣传栏发布人物事迹摘登和人物照片海报,在校园和楼馆布置典型人物雕塑,形成了包括典型人物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文化雕塑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讲述”系列文化产品。

4 结语

在融媒时代,理念先进、读者为本是典型人物通讯创作的必然要求。只有适应技术革新、媒介生态和传播理念发生的变化,不断地推动通讯从内容到传播渠道的全面创新,才能以资源共享、互联互动为主要手段扩大作品文化影响力,才能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精神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东北大学典型人物通讯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通讯简史
东北大学成功实现“零污染”低成本制取金属钛粉
网络典型人物报道的“三度”——以江西网连续发掘全国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为例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