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服务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
——基于学科评估的视角

2020-11-29李银清

科技传播 2020年18期
关键词:导向管理工作科技

李银清,夏 昉 宋 岩

学科评估是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选优性、服务性评估项目。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的整体水平评估,自2002 年开展首轮评估以来,学科评估平均四年进行一轮,至 2017 年共完成了四轮。全国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基本上都参加了评估[1]。学科评估是第三方机构操作的非正政府行为,与双一流建设与入相挂钩,各学校非常重视。从现阶段的学科评估实施情况来看,大量指标体系之间相互关联。尤其在科研水平方面,项目,平台,成果,获奖与人才,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闭环,所有东西指向根源性的东西,科研水平。可以得出结论,科学研究水平直接反应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加强科研管理,科研评价改革是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2]。

1 科技评价是管理工作意志导向的体现

科技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重要的手段和保障。2003 年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等5 部委联合出台《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和《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的决定》。强调科技评价要坚持“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工作遵循,鼓励原始性创新,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主管部门是科技部,各级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评价活动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这表明,科技评价工作存在之初就带有明显的“目标导向”,并且方向是由科技管理部门确定的。科技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和引导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科技评价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管理部门在从事科技管理工作时,特别是在进行科技评价工作时,工作的“导向性”尤为重要,可以说,科技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科技评价工作,关系着国家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管理工作在宏观方面是指国家层次管理科学事业的理论和方法;微观上是指以基层研究机构的管理为中心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科技管理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手段和方法,如科研人员绩效评价和科技评价方法等。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价的研究较少。我们在中国知网上对这方面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王唐田[2]曾对“如何评价地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论述;高慧[4]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分析和研究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郑世珠[5]研究了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绩效评价,并对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罗晓光[5]等人从服务质量视角研究了高校科研管理绩效评价;曲蔷薇[7]对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上述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做好科技管理工作既要有服务,更要有引导;即管理=服务+引导。只提供服务,没有引导,科学技术研究就缺乏方向和约束,后果不堪设想。只有引导,不提供服务,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空想。科技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影响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激励和引导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 科技评价体系欠缺对科技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管

我国科研管理工作具有时宜性、对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整体上仍是由政策主导。在依法治国的宏观背景下,科研管理改革走向法治化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科研规律的内在要求[8]。对科技管理工作的评价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工作导向性不强是科技评价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科技评价是当前我国科技界的最大难题。由于我国科技评价组织体系尚不完善,评价主体单一,第三方评价机制不健全,欠缺监督手段等原因,造成总体上评价指标简单,过分注重论文等量化指标,忽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诟病。2014 年,《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印发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但在高校系统内反应平淡,普遍认为评价改革虽然导向正确、意义重大,但在当前发展阶段和竞争环境下,量化评价的惯性难以扭转,质量和贡献的导向无法真正落实。这里指的科技评价,主要是针对科研成果进行的评价。忽视了科技管理工作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活动产生的导向作用。基层科管部门和科管人员是直接从事科技评价工作的操作者,他们的工作缺乏监管是科技评价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当前,“双一流”建设新时代背景倒逼我国高校系统内科研评价模式改革,评价导向迫切转向聚焦学术原始创新。这与目前发达国家的科研评价,更强调以成果“效益”的实现为中心导向一致[9]。完整的科技评价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服务为导向的科技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以创新 为导向的科研活动评价体系和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3 以服务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建议

我们根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样本,通过对20 位专家学者进行意见征集,整理确定了4 个一级指标,18 个二级指标和60 个三级指标,并进行了分析。基于层次分析的研究结果,本文从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条件保障和服务效果几方面,初步探讨了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因素,为中医药院校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科技管理工作水平提出参考建议。

3.1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保障科研条件

科研条件保障直接影响科技管理工作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是科技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影响科技管理工作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根据层次分析结果,在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科研人员构成、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时间保证几个因素中,科研平台的建设情况的权重值最高,其次是充足的科研时间和科研经费投入。我们在科管人员和专兼职科研人员中进行调查,结果说明在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科管人员和专兼职科研人员都认为科技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的服务是要保证提供足够的科研工作硬件条件。其次,要保证科研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来开展科研活动。

3.2 重视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科管人员服务能力

在科研管理部门的服务能力方面,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排序依次是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本岗工作完成情况、科管人员岗位设置。根据我们设置的指标因素中对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的考察内容设定,包括科管人员发表的科研管理学术论文,从事科研管理的学术研究情况和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被上级主管部门采纳情况。对这些指标的论证过程中,认为这些定义都反映的是科管人员对科管工作的理解程度。结果说明专家和科研人员都认为,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影响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反映了科研人员对科管人员的管理服务需求水平的提高。做好基层科技管理工作,服务重要,引导更重要。提供服务是科技管理工作最基本的保障,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引导。只有服务和引导并重,才是真正的管理。实现科技工作的引导并不容易,需要科技管理工作者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不仅要对科技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更要熟悉本单位的优势科研资源,以及本单位的优势科研资源与国家政策和本单位科研工作发展的契合点,从而达到整合资源、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目的。

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工作的重心,学科如果建设得不好,大学就不可能建设好。只有个别学科建设得好,也不代表大学整体建设得好。学科建设与大学发展之间既统一又相互区别[10]。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息息相关,科研评价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科研评价改革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一环,科技管理工作评价体系是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导向管理工作科技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偏向”不是好导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