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档案管理的实践途径分析

2020-11-29相雨寒

科技与创新 2020年7期
关键词:领域档案管理科技

相雨寒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430070)

新时代下,中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国的科学技术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这对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既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将迎来极大的挑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须伴随着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进步而提高,这是整个科技领域的共同要求。

目前中国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工作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迫待解决。这些问题阻碍了科技档案管理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也对科技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科技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以便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1 科技档案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和专业生产者在科学技术分析或生产生活中所取得的成果的结晶,它真实反映了科技活动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全过程和最终结果,是对这些活动最全面、最客观的生动记录[1-2]。这是科技档案的根本属性,也是其与一般政府档案和其他性质档案的根本区别。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生产生活活动(原文)最全面、最客观的记录,对其的管理工作需要对各项资料的性质进行明确区分。科技档案管理有其专门的管理对象——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档案,对其的管理要求与其他类别的档案的管理要求有很大的差别,这对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性要求。科技档案管理具有二元性特征,它既属于档案管理领域,又属于科技管理领域,这使得科技档案管理在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都极大。

2 科技档案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2.1 学术研究的数量与质量不平衡

学术分析是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具体包含学术论文、专著、科研项目等学术成果。本文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以此反映中国学术分析的总体情况。笔者在知网平台上搜索“科技档案”关键词,得到4 627 个结果(截至2020 年初,下同)。其中的硕士学位论文只有63 篇,且研究方向主要是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和古代科技档案分析。而选择“科技档案工作”关键词搜索显示的结果更少,只有64 项搜索结果,且来源基本上是报纸。而再换成“科技档案管理”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有1 721 项,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仅有26 篇,科技档案案例分析12 篇。学术研究的科技档案实际上的数量与质量严重不平衡[4]。科技档案管理是在国家科技分析、生产和劳动快速发展的需要下发展进步的,所以科技档案管理业界应当与学术界进行更多优质的良性互动,互相了解,在合作中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针对科技档案管理的学术分析,绝不能脱离科技工作实践本身,否则将成为毫无作用的空谈。另一方面,即使有新的理论成果,也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应用,这也是电子文件单套系统在档案学理论分析中早就被提倡,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仍坚持双套系统的做法的原因。

2.2 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关联程度较弱

科技档案管理教育培训与科技档案实际工作人员的需要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相应的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教育成果。比如目前许多学校的档案专业课程中,剔除了基本线性代数等数学类课程,技术类课程数量偏少且实用性不强,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未来从事实践工作非常不利,这种脱离实际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对科技档案管理的理解基本停留于表面,并且在时间技术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缺失,无法适应实际的科技档案管理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很多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对技术图纸一窍不通,难以进行有效管理。此外缺乏实践,许多学生在学习4 年后,仍对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一无所知,使他们在毕业工作后无所适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使一些本应是专业人士的学生在加入企业后却显得极其业余[5]。但是,即使目前的相关专业教育存在这样多的问题,但由于科技档案工作所蕴含的科技性,非科学专业教育的学生仍很难适应这一领域的工作。大量科技专业人员替代了档案专业人员的岗位,使部分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不佳。大多数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在寻找专业对口工作时都容易遇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对于本领域的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2.3 学科分类与专业教育的结构不科学

科技档案管理的结构体现在科技档案管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课程设置整体结构不科学,是目前这一领域存在的较严重的问题,这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的结构性问题。科技档案管理的结构体现在科技档案管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课程设置不科学。在档案学的分析中,由于更加市场化的企业档案管理吸引走了大批档案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使得较为冷门的的科技档案分析人才更加缺乏。由于科技档案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内容重叠,没有详细分类区隔的结构性问题,使大批资源没有被分配到科技档案管理的研究领域,转而投入了已经相对过盛的企业档案管理领域。这也反映在相关的教科书专著中,目前企业档案管理专著数量明显超出科技档案管理的专注数量,就是这一问题的直接体现。而从专业教育角度看,这两个专业虽然在名字上有所不同,实际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却90%以上都一样,没有足够的区分度,使档案专业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方向性的教育,这是专业教育领域内的结构问题所在。

3 科技档案管理实践途径分析

3.1 优化学术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整合管理

在科技档案事业中,科技档案部门应当对科研单位、社会分析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完善改革。以集中统一管理为原则,对各个单位生产的全部科技文件资料设置统一的管理负责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并且在部门日常工作中必须注重高度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对于科学技术档案管理人员,既要保证人数充足,也要保证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并对他们进行严格管理,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党和国家科技档案资源,保证实体、电子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2 加强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关联程度

科技档案管理实践主要在一线的档案管理岗位,但研究和发展却主要在各个高校的教育和科研。而要推进科技档案管理领域整体进步,需要这两方面加强彼此的合作联系。学术研究领域、学校教学及科研应对一线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查和了解,立足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更快适应工作,研发的理论也可以更好指导实践。也可以派出更多一线从业人员到高校进行实践教学,在帮助学校的同时对自身也是一种锻炼,还可以帮助本领域培养更多人才。

3.3 改进学科分类与专业教育两者的内部结构

中国现有的档案管理学科设置比较早,使用的教学模板是较早时期制定的,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需求,所以有必要对二者的内部结构进行一定改进升级。目前本学科内存在盲目追求庞大体系和理论成果的问题,但由此导致学科的实践表现不佳,内部结构错位,所以有必要根据现实情况对二者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科技技术领域高速发展后的需求。建立更加简洁、高效、实用的学科分类体系与专业教育系统,是未来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工作领域的必由之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大多数档案学科一样,信息时代给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之变局,但相关领域的发展还未完全跟上。从对科技档案学的分析可看出,科技档案学的相关分析在科技档案学分析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为实现国家科技档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中国科技档案管理的整体工作水平,需要改革创新中国整体的科技档案资源监督管理体制,使科技专项档案管理的内部体系和专业教育结构更加优化,建设一套新时期下更加符合新时期科技工作需求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这是新时期科技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科技工作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领域档案管理科技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分析加强卫生院档案管理努力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