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2020-11-29

科技传播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广播电视

1 民生新闻创新的重要性

融媒体技术充分整合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体模式,实现了电视、网络、智能移动终端的高度融合,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桎梏,为广播电视事业取得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长期以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高度重视融媒体技术的深入运用,纷纷先后建立了融媒体中心,取得了良好新闻实践效果,推动着融媒体技术的普及。民生新闻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群众为主要发展特点,集中体现与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广播电视行业最为重要的新闻类型之一,是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重要载体。在融媒体背景下,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传统传播与编辑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强烈的新闻价值追求。因此,必须借助融媒体技术优势,弥补民生新闻的薄弱环节,创新编辑方式方法,打造更多高品质的民生新闻节目[1]。

2 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不够新颖

在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广播电视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工具。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发展,对广播电视行业产生了强烈冲击。但纵观当前民生新闻实际,普遍存在着内容不够新颖,节目吸引力与诱惑力不足,无法有效吸引人们眼球,在线索采访、后期编排等环节依旧沿袭传统保守的编辑理念,与融媒体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甚至部分民生新闻简单地从网络上截取相关资源,拼凑痕迹极为显著,使广大观众心生厌恶[2]。

2.2 新闻节目单一化

在融媒体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得以提升,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更加倾向于针对某一特定民生事件发表自我观点,表达自我立场,对民生新闻节目的多样化产生了新的需求。当前民生新闻单一化特征突出,节目类型大同小异,相互模仿与借鉴趋势明显,导致广大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将兴趣焦点转向更具个性化与多样化特征的其他类型新闻载体。在传播形式方面,存在显著的地域化倾向,各地方频道仅以本地区民生新闻为主,传播渠道与覆盖面相对有限,不利于传播质量优化提升。

2.3 观众参与性不强

融媒体时代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征,使民生新闻在公众参与性与互动性方面面临着严峻考验与挑战。当前大多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更多地以主持人播报讲解为主,无法与观众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受众群体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及时参与其中,自我观点与主张得不到有效表达。这种单向的新闻信息传播路径,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民生新闻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阻碍。同时,电视民生新闻无法精准识别观众兴趣爱好,根据受众群体关注焦点,精准推送符合观众口味的新闻信息[3]。

3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创新与发展途径

3.1 创新民生新闻内容,激发受众兴趣

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途径呈多样化发展特征,为民生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编辑手段,因此必须主动创新民生新闻内容,激发广大受众群体的新闻兴趣。要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等现代化新闻传播载体的重要作用,促进广播电视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民生新闻的同步编辑、同步处理、同步报道,使民生新闻更具时代特征。要探索提高民生新闻覆盖率的有效方法,将民生新闻融入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真正做到贴近民生,符合民意。要立足于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等标准,将受众群体进行细化分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民生新闻推广策略。

3.2 迎合多样化趋势,塑造民生新闻品牌

当前,受其他类型媒体的强烈冲击,电视民生新闻在平民化方向的发展道路上渐行渐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为塑造具有自我特色的民生新闻品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便利。要全面分析自身优势,合理统筹运用既有民生新闻资源要素,挖掘有限资源的无限价值,为迎合广播电视市场多样化发展趋势注入强大动力。要切实提高民生新闻实际价值,在解决群众自身难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等方面彰显更重要价值,使民生新闻真正成为传达民意诉求的关键工具。要从本地区特色出发,在民生关怀和地方本土文化上进行深耕和挖掘,并放眼全国,争取更多忠实受众群体[4]。

3.3 突出民生新闻的真实性与交互性

无论是时政新闻、文体新闻,还是民生新闻,均要遵循真实性这一基础性原则,只有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各类新闻节目才具有生命力。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编辑理念,深入百姓、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全面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的共同兴趣爱好焦点所在,以提高新闻的实效性。要真实客观、原汁原味地体现民生新闻事件始末,尊重新闻客观性,用人民群众的视角审视民生新闻,避免捕风捉影、添油加醋,杜绝新闻语言的过度修饰与夸张。要切实增强交互性,为受众群体充分表达自我意愿提供平台,根据其关注焦点,精准推送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

3.4 充分履行媒体职责

媒体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媒体的上述社会职能在融媒体背景下,显得愈发突出,必须以正确的方式与合理的途径将媒体职责落到实处。要充分调动媒体资源,将民生新闻作为重要载体,加大对社会好人好事等正能量事件的报道力度,坚持做到抨击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发现美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民生新闻线索处理中,要从融媒体角度出发,充分考量新闻线索的价值性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将媒体职责融入新闻线索处理与编辑加工全过程,真正实现媒体的社会担当。

3.5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编辑人员综合素养

电视民生新闻编辑人员是融媒体背景下执行新闻编辑任务,落实新闻编辑职责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生新闻创新与发展效果。要定期组织电视民生新闻编辑人员参加各类专项培训与学习,引导其牢固树立新媒体意识,丰富新闻编辑理论知识,强化新闻编辑实操技能,运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的新理念与新方法,解决编辑实践中遇到的新难题。要在内部专业编辑人员培养打造的同时,积极引进外来编辑人才,构建一支价值观正确、思想观念先进、编辑经验丰富的专业编辑人才团队,为民生新闻编辑事业取得突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5]。

4 结语

综上所述,受技术方法、编辑理念、新闻深度等方面的影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制约着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整体优化提升。因此,应该从当前民生新闻节目的客观现状出发,遵循融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规律,增强民生新闻节目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打造具有自我特色的民生新闻品牌,实现民生新闻的转型升级,为促进现代广播电视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广播电视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