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农业科技出版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020-11-29

科技传播 2020年9期
关键词:赤霉病强国小麦

科技出版社以科技出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完成科学知识的总结、凝练和传播,以达到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目的。笔者从事“三农”出版工作多年,无论是亲身实践还是耳濡目染同行工作,都深切体会到农业科技出版对农民科学种田和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实施科技强国的大环境下,笔者认为农业科技出版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农业科技发展是其他科技发展的保障

说到科技强国建设,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以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光子芯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发展,这固然无可厚非,但科技强国建设更应该同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人口第一大国,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也是巨大的。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实现粮食高产稳产是立国之本。当然,除了粮食生产,农业还包括其他作物及林、牧、渔、副业等生产,这些都是人民生活的基础。一个国家,就算工业、信息技术等再如何发展,如果基本的农产品要依靠进口,一旦遇到贸易战,不仅会动摇国民经济,还会造成人们无饭可吃、社会混乱的局面。真正的科技强国,应该是农业强、工业强、军事国防强、信息技术强、交通运输强、基础设施强等诸多方面强大的综合体。重农固本才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农业发展是国家发展之本,稳定之基。

经过我国一代代农业科学家的付出与努力,我们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取得了不少举世瞩目的成绩,如袁隆平院士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为水稻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但是,我国农业科技还远需发展,如国产大豆的产能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从中华粮网数据可见,从1995 年以来大豆对进口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虽然2018 年有所下滑,但这是中美贸易战引起的,我国不得已而为之。另外,我国农业产出效率不高,科技含量较低。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一般一个中国农民够养活七八人,而以色列农村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但他们一个农民可以养活上百人;北欧小国丹麦,全国仅有2%的农业从业者,却养活着1 500 万的人口;美国因为国体的原因,没有大规模的农业模式,而是家庭农场模式,但他们以2%的农业人口养活了3 亿民众,而且他们还是全球粮食出口大国,其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另外,还有日本、德国等农业也非常发达。纵观这些农业强国,无一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重大成效,更者,无一不是世界科技强国的佼佼者。可见,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其他科技发展的坚强保障。

2 农业科技出版提高了农户科学种养的水平

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从狩猎到养殖,从采摘野果到种植工作者,离不开劳动人民在生产中的探索和研究。今天,即使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也不能忘记农业仍然需要发展,尤其作为农业大国,我们更需要用科技发展农业。

笔者曾经对江苏省内部分地区的农村进行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种田的更以60 岁以上者为多。农户种田,靠天吃饭,多数还依靠传统的种植技术,虽然收益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也主要是依赖于新的农资产品、农业器械等硬件设施,而对自身种植技术改进的做法却非常少见。基于此,笔者同相关农业科研专家共同策划了《“金凤凰”农业新技术明白图系列》。该图将以往类似传统实用技术图书中的内容高度浓缩,展现在一张挂图上,并对应周年12 个月、36 个旬、24 个节气以及区域性生态要素,创造性地将周年搭配种植作物的生育期与特征及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组合,并配以精美操作图,内容详尽、简练,形式新颖、直观、易读。这一出版形式受到了基层农户的热烈欢迎。明白图自2012 年11 月出版以来,共出版46个品种,涵盖小麦、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大豆、花生等10 多种农作物,累计印量超过100 万册,2017 年被农业部授予“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作品奖”。笔者多次在地方农技部门的办公室墙上看到张贴的明白图,农技人员反映,很多农户也是这样把明白图贴在自家墙上,需要的时候学习、查找起来非常方便。

笔者还了解到这些年稻虾综合种养比较热门,仅江苏就有30 余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单位。于是同相关专家策划了稻虾综合种养方面的挂图,指导农户科学种养。挂图一经出版便深受基层养殖户的欢迎,半年已销售4 万余册。笔者所在的部门曾经策划出版了一系列深受好评的农业科技读物,如《“金阳光”新农村丛书》《“金凤凰”农业三新出版工程》,分别被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因其实用、可读性强、易操作、价格低廉等优点,深受基层农户和农村工作者的欢迎,受到农业专家的好评,销售量大、覆盖面广。

可见,科技传播在种植、养殖方面大有可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户不是不愿意接受科学知识,而关键是要找到对他们“胃口”的科技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出版物,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只有加强调研,不断创新,才能策划出深受农户欢迎的科技作品,提高农户的科技种养素养,从而为提高全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3 农业科技出版是农业科技前沿成果的总结和传承

科技领域的国际大奖,直接反映的是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为直观了解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国际奖项上的表现,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员张志强等选取了八大科技领域(基础前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以及综合领域等具代表性的 23 项国际重大科技奖项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获奖者在科技奖项的学科分布上,有 14 人次在光电空间、信息、资源生态环境、海洋、生命与健康等 5 个领域获奖,而这其中在农业领域获奖者占4 人次,占比达28.6%,说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在整个科技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科技学术专著的出版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总结这些切实反映最新科研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及时孵化成精品图书,反哺科技发展,形成科研、出版、传播、应用的紧密闭环,为落实国家相关战略和政策、推进农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作提供更有力的知识支撑,是出版工作者重要的职责。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植物志》是一部总结中国现有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类的基本科学资料,由中国四代科学家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辛勤耕耘、通力合作而成,它不但是“植物分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农、林、牧、副业以及医药、轻工业等生产部门利用植物资源、鉴定植物种类不可缺少的工具书。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目前世界上有资料记载收录经济植物种类最多的著作《中国经济植物》(由笔者责编),是20 多位资深植物学家坚持18 年编研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出版,对科研人员研究植物的性能,从而进行合理化开发利用、在生产上进行实践推广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4 解决农业科技问题有利于提升国际影响力

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院士认为,科技强国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国际科技话语权。目前,国际上还有不少农业生产难题没有解决,比如全球普遍发生、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赤霉病的问题。我国研究小麦赤霉病已有半个多世纪,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00 年,首届国际赤霉病会议在江苏召开,我国的研究成果为全球赤霉病防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了推动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的研究及应用,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对小麦产业的危害,2017 年5 月农业部成立了以程顺和院士为理事长的“国家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联盟成员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共同编撰成《小麦赤霉病》一书,该书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成果对提高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水平,从而增加小麦单产水平、提高小麦及面粉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进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解决国际赤霉病难题,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粮食生产领域的话语权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科技要发展,农业就要强大。如果我们在农业生产中能不依赖于他国,则势必有更强大的后盾和更多的精力发展其他产业,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其他科技发展的坚强保障。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农业强则中国强。

猜你喜欢

赤霉病强国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