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渑池县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探究

2020-11-29郭永强蔡晓娜

绿色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幼林水土保持苗木

郭永强,蔡晓娜,王 威

(河南省渑池县自然资源局,河南 渑池 472400)

1 引言

渑池县大部分属于丘陵山区,全县水资源总量少,土石山及黄土丘陵沟壑地区较多,受到地势以及地质因素的影响,降水形成的产流下泄速度较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林已成为渑池县遏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做好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工作十分重要,不仅能提高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质量,更有助于遏制渑池县水土流失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 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原则

2.1 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的重要性

渑池县建设水土保持林地主要是为了改善较差条件的地质,选择栽植小规格苗木更有利于苗木成活。幼苗从苗圃地栽植到造林地块上,根系一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苗木初期很难从土壤中汲取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健康正常生长,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和恢复期。幼林苗木比较矮小,枝干比较细,当遇到大风大雨天气,极易出现断苗;由于幼林枝条很嫩,易遭受动物啃食;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较差,此类侵害也会影响幼林存活。对水土保持林幼林进行抚育,有利于苗木尽快适应渑池县境内较为干旱的地质环境,迅速萌发新根,提高苗木成活率;有利于加快苗木长高长粗,促使苗木健壮,提升苗木抵御风险能力;有利于尽快成林,尽早发挥水土保持林的生态效益[1]。

2.2 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的原则

(1)坚持科学有效,保护优先的原则。培育幼林的工作人员应将保护和培养幼林和珍贵的树种当成重要任务来做,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幼林的生长情况。

(2)当地要坚持分区施策,渑池县内不仅有贫水区,还有部分富水区。所以应全面调查渑池县内实际情况和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树种以及栽培方式。并且还要对种植的幼林经常观察,适当补充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这样才能保证幼林的成活率。

(3)坚持森林抚育试点作业必须以林场职工为主的原则。林场职工因为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于地质条件等也比较熟悉,所以在参与森林抚育试点作业时,能将资源用到恰当的地方,有利于幼林健康茁壮成长。要将全面经营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就需要相关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或者合同,也必须保证合同的有效全面。签订合同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样能有效避免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合同签订好后,应将其进行公示,便于社会公众监督,也提高签订双方的责任感。

(4)坚持以培育生态林木为基础。在进行工作之前,有关人员应科学合理地调查编制好生态公益幼林抚育作业设计。按照合同中的任务将林木成片培育,这样能够统一处理,还能稳步推进有关工作,促进当地人员再就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3 渑池县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的树种选择

渑池县的丘陵山地较多且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以及有机质含量丰富的优势尤其适合种植水土保持林,依据渑池县的气候及地质情况,当前渑池县主要植被为以槲栎为主的栎林和以栓皮栎为主的栎林组成的落叶阔叶林;以侧柏和油松为主的点片状分布的针叶林;以胡枝子、连翘为主的灌木,以黄栌为主的灌木,以连翘为主的灌木,以荆条、酸枣为主的灌木和以棠梨为主的灌木等形成的落叶灌丛;以白羊草为主、以黄背草为主、以羊胡子草为主和以蒿类为主的草甸。为确保渑池县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的成活率,采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树种为主,同时为确保水土保持效果,宜选用根系发达,树冠浓密的树种,并且还需考虑到渑池县水资源不丰富,易出现干旱情况,冬天气候寒冷等情况。综上所述,渑池县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的树种需满足耐旱、耐旱、根系发达、树冠浓密且成活率高等条件,适合采用油松、侧柏、杨树、白榆等树种。

4 渑池县水土保持林幼林抚育的技术要点

4.1 除草松土技术要点

幼林间的杂草过多时,会与幼树争水争肥,造成幼树生长状态不佳。幼林的除草活动应该合理安排,尽量留有一年的封闭期,让幼林能够适应渑池县的气候以及土壤。在此之后的第一年,因为树林封闭会使杂草疯长,应该除草最少三次,第二年可以减少到两次。后期的除草次数除了每年进行一次,还要结合幼林的生长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容易长草的地方多除几次。有的杂草会缠绕到幼树上,与幼树争夺阳光,严重时甚至导致幼树死亡。当幼林地存在缠绕性杂草时,应及时清除或斩断。

在松土方面,幼林生长的土地如果比较厚实会使透气性变差,将会阻碍幼林根部进行正常呼吸作用,使部分的幼林和根系造成一定程度的腐烂变黄,进而影响整个植株。如果太过松散将会造成水土流失,也很难能培养幼林的抓地力,在恶劣天气容易出现倾斜。因此,在进行松土时,要结合实际地形选择恰当的松土深度,这样不仅能够保持适当的透气性,使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还能保持水分。并且随着树木的生长,需要增加松土深度,还需每年覆盖新土。

4.2 水肥管理技术要点

渑池县内基本上为地下贫水区,地表水资源较为匮乏,再加上降水形成的地表产流受地势因素的影响,能够滞留的时间非常短,无法为地下水提供有效补给。在培养幼林时遇到降水量少的情况,应该进行人工补水作业,以此来提高幼林的成活率。结合渑池县具体情况进行作业,比如在较为干旱的地区或季节就需要补水作业的频率高一些。幼林的根系不发达且扎得较浅,所以幼林从土壤中汲取养分的能力较弱,因此要进行施肥进而提供充足的营养。施肥与灌溉最好是同时进行,在设置灌溉渠时,将肥料洒在沟渠的内行,这样有利于肥料进行溶解,避免阳光照射造成肥料挥发也便于幼林能有效吸收。

4.3 间伐抚育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幼林在不同的抚育期间都能有更为优质的成长环境,需要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和不同的林地情况选择合理的间伐方式。一棵树穴内萌生多株幼苗的要进行定株抚育;其他林木或高大灌木抑制幼林生长时,要进行透光伐;幼林出现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病虫害破坏或遭受风折雪压等自然灾害时要进行卫生伐;幼林的密度过高、生长状态较差的需进行疏伐。

4.4 除萌修枝抚育技术要点

在不能进行自然整枝、通风不畅的林分中通过修枝,人为的“助、减、缓”等技术措施除去林冠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枝条及部分活枝的过程,从而调节、控制通风与透光,给树木生长发育创造适宜条件,造就通直干形、冠形优美的优质材质。对幼林进行除萌修枝作业,能够促进苗木的高生长,有利于苗木尽快成型郁闭。修枝作业一般3~5年进行一次。

4.5 病虫害防治与森林防火技术要点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严防成灾,根据造林树种易发生的病害、虫害种类和造林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对病虫害和有害生物进行监测和预报,严防发生大面积病害、虫害等。渑池县所建造的水土保持林若是出现病虫害会连成一片,造成的损失较大。开展造林地病虫害防治,主要内容包括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及时隔离、处理病虫危害木,减少病源;一旦发现检疫病虫害,应及时伐除并销毁受害木。针对不同树种的常见病虫害类型,建议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如采用科学化学防治措施时,应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和有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的化学药剂,购买无公害化学药剂[2]。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保护造林成果。渑池县树木较多,一旦出现火灾,波及较广,极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必须加强防火。由专人负责防火巡查巡护,加强火源管理,及时清理林内可燃物,消除火灾隐患,在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指挥领导下开展森林防火联防工作,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在条件适宜区域建立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点和瞭望点,设置护林房和护林防火标志牌、隔离带等,购置安装防火、灭火机具,制定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方案。

4.6 补植与保护技术要点

幼林种植一年之后就要对林地中树苗存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出现树苗存活率低于85%的情况,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补植。如果存活率只在40%以下,就需要重新种植。尤其要注意的是补植必须趁早,保证成林后林相整齐,便于进行整体抚育。在人畜干扰风险较高的造林地段设置围栏、篱墙、防护沟等设施,可有效防止人蓄和野生动物等对林地的破坏[3]。

4.7 其他技术要点

渑池县有着昼夜温差较大、雨水难以储蓄的特点,会对幼林的发育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应根据渑池县立地条件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的管理管护方式,以有效促进幼林的生长发育。一是覆盖地膜,可有效提升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新栽植苗木尽快萌发新根,缩短适应期和恢复期,还可有效抑制苗木周边杂草的生长。选择黑色等颜色较深的地膜效果更好。二是修整树盘。在苗木周边修整外侧高、内测低,四周高、中间低的育林树盘,能起到收集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冲刷的作用。三是采用林农间作。农业也是渑池县的重要经济支柱。林农间作不仅用幼林地生产出粮食或是其他副产品以此来增加收入,还能帮助抚育幼苗。幼林生长的时候非常需要氮,所以在选择间种作物时,优先考虑豆类作物,它的固氮作用能为幼林提供丰富的氮元素。间种作物必须是矮杆的经济作物,这样才能不影响幼林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在进行间种时,要对幼林根系的大致范围作出预估,防止栽种时伤及幼林根部,还需动作小心不要剐蹭到幼林。在陡坡时要着重对水土进行保持[4~8]。

猜你喜欢

幼林水土保持苗木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快乐佳县人
苗木供求信息
水土保持和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及发展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