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上杭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0-11-29赖萍
赖 萍
(福建省上杭县林业局庐丰林业站,福建 上杭 36420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杭国家森林公园就是上杭县践行“两山”理论的一个缩影。公园位于福建省西部、上杭县境内,由西普陀、摩陀寨、红豆杉生态园、马鞍山4个景区组成,总面积为4894.92 hm2,2001年获批建设,2002年正式开园。西普陀是公园的主景区,面积达4034.46 hm2,地处县城区东北部,北纬25°4′~25°59′,东经116°24′~116°30′,由上杭临城宫桥村的普陀山、白玉村的上圆山、古石村的七峰山3座古刹名山和岩下山第二水源保护区紧密相连组成。公园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近20年来,公园以实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高绿色消费意识为目标,合理开发建设森林公园。现结合对上杭县国家森林公园的调研情况,就森林公园西普陀景区现状、资源特点、游客情况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设上杭县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议和意见。
2 上杭县国家森林公园现状
2.1 森林公园建设概貌
森林旅游业近几年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喜好回归自然,体验森林生态旅游,上杭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十分重视森林公园的建设,投入了一定资金对公园进行了保护和建设。上杭国家森林公园西普陀景区在2003年时主要建有景区大门、廊亭、九龙亭、观音园、浴香池、旅游导示牌及树种标示牌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了甘露院、净禅院、香林院等禅修场所,建造了旅游公路8 km、游步道、生态停车场,建设安装供电线路3.2 km、变压器、蓄水池、移动通讯基站等。由于部分设施设备建成时间较早,近些年来经过多次维修,存在着安全隐患。
2.2 森林公园游客情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功能的森林旅游成为新宠,游客数量逐年上升。近年来森林公园西普陀景区接待游客量每年约10多万人次。游客主要集中在周未或节假日,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时间上午游客稍多,下午较少;平时周末每天近千人。去年国庆几乎每天近2千人。从游客组成调查发现,森林公园的游客大部分来自本县,占总数的80%;省内其他市、县游客占总数的15%;省外游客占总数的5%。游客主要以当地学生或居民为主,从中可以看出森林公园的主要客源为所在地上杭县当地居民,以中青年人为多,学生、小孩较少,老年人几乎没有;且大多是以登山健身休闲为主。
2.3 森林公园资源特点
森林公园整个景区85%以上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公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于一般地区的8倍以上。
森林公园内植物种类有125科810种,其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闽楠、香樟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福建青冈、红楠、福建山樱花等,且繁殖着大量的野生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野生动物种类有60科193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苏门羚、虎纹蛙、眼镜蛇等。
森林公园西普陀景区的文化古迹及宗教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据同治甲《上杭县志》所载:康熙刑部尚书徐乾学著有《游普陀峰记》。西普陀与浙江普陀山、厦门南普陀“同宗临济”,被称为“天下名胜之境”。
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林荫树密,走在林间,使人心旷神怡。美中不足的是缺少水的灵性,四季色彩变化不明显、不突出。
3 当前森林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人员较少
森林公园面积较大,聘用日常管护及保洁固定人员6人,公园免票进出,每年仅靠政府12万元的补助费和一点香火钱,需支付山租近9万元,且日常管护保洁固定人员工资一项就需10万元,加上日常管护损耗,几乎难以维持公园基本的运转,难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制约了公园档次的提升。
3.2 公园景点单一,文化内涵不够丰富
经过多年发展,上杭国家森林公园凭借位于城区周边的区位优势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该县居民森林旅游和休闲游憩的主要目的地。但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多样化追求和日益重视健身康养,逐渐不满足于表面单一的森林景观,而对景区特色和文化内涵越来越注重。目前,上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景区内容还不够丰富,旅游产品还比较简单,仅停留在给游客提供几座亭子和几处休闲走廊的简单服务,没有更多更深层次的挖掘,景区内丰富的森林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都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同时,公园建成后,一些游步道、长廊等基础设施损坏腐坏,也影响了公园游玩性、通行性。
3.3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森林公园虽在门口设立火源检查点,但园内抽烟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节假日、学生假期,亲朋好友结伴而行,上山休闲野炊的人数增多,存在火灾隐患,防火形势严峻。
4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的建议
4.1 加强森林公园组织领导
强化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管理机构,除配备森林保护专业人员外,还应引进森林风景园林、森林旅游等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与高校合作,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规划和森林康养规划,以规划为引领,逐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强化森林康养服务,逐步丰富森林旅游产品。同时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有利资源保护和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2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森林公园不仅开展森林游憩,也承担着生态保育的重要任务。森林公园内林地资源、森林资源、物种资源等自然资源都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对森林公园范围内稀有性、典型性和具有突出价值的森林风景资源,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森林景观的利用是在保护好森林景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重要考验。
4.3 提高森林公园建设水平
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投融资体系,在森林公园建设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要加大对森林公园各类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要拓宽渠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将森林公园内的旅游接待服务、休闲娱乐项目、商业网点等经营项目推向市场,鼓励各类具备条件的经济实体投资建设,形成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改善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森林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
4.4 强化森林公园安全措施
加强维护森林生态安全,重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上杭国家森林公园不宜设立野炊区和篝火区,应严禁任何形式的户外用火。森林公园内的服务场所、服务项目、道路交通和设施设备要执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各类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要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预防救援措施,加强与当地安全机构协调联动,确保旅游者的生命安全。森林公园应坚决停止旅游高峰期超过接待容量的接待,采取措施防止旅游者进入森林公园内不具备安全保障的未开放区域。加强景点景物及其设施的建设投入,更新修建一些破旧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4.5 全面提升公园文化品位
坚持“以人为本、重在自然、贵在和谐、精在特色”的森林公园建设理念和“严格保护、科学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为促进自然保护、推进产业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的坚强阵地。要充分挖掘森林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拓展适合森林风景资源特点的森林旅游产品,并善于文化包装。上杭国家森林公园要以森林文化、佛教文化为主线,在公园各种设施中尽量体现这些文化特色。以上杭临城宫桥村的普陀山、白玉村的上圆山、古石村的七峰山三座古刹名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基础,打造系列旅游项目,讲好佛教故事;以发育良好的典型地带性原生照叶林植被及林内连体而生的千年姐妹红豆杉和透着红色的树干爬满了苍老的青苔等植物奇观为底蕴,开发森林文化深度游,讲好森林故事。
4.6 拓展森林公园发展空间
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不断拓展森林公园的发展空间。对不同区位条件下森林的主导功能和经营方向进行合理调整,有计划地开展景观改造工作,对各类森林风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提高以游憩利用为主的森林比重。优先利用交通便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的森林景观资源,制定中长期森林景观利用规划,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将有利用价值但交通不便的森林景观纳入森林公园范围,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容丰富的森林公园。
4.7 开发森林公园科普资源
由于森林公园景区科普教育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在科普教育旅游方面可以开发几个独具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如:动植物科普走廊、建标志物以及兼顾宣传森林知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知识等的休息亭等,帮助中小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开发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可以从中认识奇花奇草、奇树奇木、奇虫奇兽,了解野生动植物的名字、珍稀程度、科属、生存环境要求等。开发人文科技旅游资源,可以增设相关文化娱乐设施,设计制造带有园区特点的旅游纪念品,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野营、探险、科考活动等。目前来说,需要在观光游的同时,开发野营、探险科考游等项目,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目的的将其科学价值进行宣传和介绍,从而使游客在游玩中有所收获,使科普旅游集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于一体。
5 结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展现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上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区位重要、基础条件好,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的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把上杭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展示上杭县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成果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