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儿童本位”在中国儿童电影中的创作应用
2020-11-29黄宇琪
黄宇琪
1 儿童电影的界定
探究儿童电影这个类型,首先要明确儿童电影的区分问题。本文探讨的儿童电影是指以儿童为受众主体的电影,而非儿童视角的成人电影或儿童角色出演的儿童题材电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研究所所长侯克明曾谈到过儿童电影究竟是“For the Children”(为儿童)还是“About the Children”(关于儿童)的问题,他表示在担任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评委时,评委会一致确定的原则就是片子必须为了孩子拍摄,孩子必须喜欢看,而不能仅仅是儿童题材。
中国有许多儿童题材电影曾遭过受争议,例如《请为我投票》以儿童作为叙述工具折射政治与民主,或是《看上去很美》围绕“成人寓言”的概念而脱离儿童审美,这些承载着创作者大量政治诉求的电影的受众群显然不是儿童,它们的隐喻意义远大于“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电影是什么?即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所拍摄,反映当代儿童精神面貌的电影,这就要求儿童电影在制作中,一方面要确立儿童本位观念,深入研究儿童,真正理解和把握儿童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影的拍摄应以儿童的视角去表现儿童世界,即以儿童的心灵去体验,以儿童的语言去表达,以儿童的思维去把握作品最终能否被儿童观众所接受,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影。本文试图回从“儿童本位”的角度来的回顾中国儿童电影的症候,以及设想“儿童本位”在中国儿童电影中的运用策略。
2 中国儿童电影的创作症候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美国哲学家杜威所提出的“儿童本位”的理念也开始对教育领域产生广泛影响。这一理念首先在教育领域产生广泛影响,接着被儿童文学领域所吸收,后来影响到了中国儿童电影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发文申称“社会教育,亦为今日急务,亦要求宣讲时辅佐‘有益之活动画影画’以收成效。”由此可见当时官方认为的电影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中也包括了儿童教育。而早中国电影的最高奖金鸡奖,也早在1981年就设立“最佳儿童片”单元,鼓励电影人为儿童群体拍摄的高质量作品。然而,伴随着上个世纪风雨飘摇的中国政治,儿童电影不可避免的承担起大量意识形态功能,“儿童本位”的理念经历了一个被忽视到重新拾起的过程。
1922年,上海影戏公司出品的《顽童》首次从儿童视角出发,并由儿童来扮演主要角色,成为了中国第一部儿童故事短片。尽管这部短片充斥着滑稽打闹的国内影坛风格,在艺术成就上泛善可陈,但却开启了电影界知识分子对儿童故事片的大门。这个时期,儿童电影寄托了知识分子对社会环境的控诉,主角时常设定为命运悲惨的孤儿,例如《孤儿救祖记》《三毛流浪记》《迷途的羔羊》中通过儿童的悲惨遭遇来警醒民众社会的黑暗。再有主题多为励志图强,例如《孤儿救祖记》中的母亲忍辱负重将小余璞养大成人,为的是一朝真相大白家人团聚,这类通过儿童悲惨的命运来批判现实、引起观众的同情和愤怒的电影的受众群显然是成人,不符合小朋友天真烂漫的本性。
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中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儿童电影主要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宣传作用。其特征表现为儿童形象的成人化,主人公具有深厚的革命情怀和临危不惧的英雄主义,例如《闪闪的红星》的主角潘冬子历经挫折磨难和斗争锤炼成长为革命的接班人,创作者为了凸显潘冬子的爱国无私的精神,将年仅10岁的小孩在母亲牺牲时刻画得格外成熟,不但没有哭闹反而劝阻群众营救母亲;再有“阶级意识”“仇恨意识”的潜移默化,例如《为孩子们祝福》中讲述了小男孩张化国遭遇反动特务的迫害,埋下复仇的种子后自强不息,一朝雪耻的故事;再有《人小志大》《暑假的礼物》《红领巾的故事》等影片中“种试验田”“捞钟”“办钢铁厂”等由孩子们主导的小孩办大事。这些电影号召儿童投身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却忽视了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综合来看,这一时期儿童电影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制于意识形态和生产条件,内容不以儿童情趣为旨而与政治诉求密切相关,“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在与意识形态的博弈中处于劣势,难觅踪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产电影逐渐产业化,市场导向型的发行方式给了创作者更多的自由来创作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再加上国家对儿童电影的政策倾斜,儿童电影进入了质量数量双丰收的时期,由此“儿童本位”观念也开始崛起。当时涌现了一大批从儿童视角出发,贴近儿童现实生活、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的电影。例如《我的九月》通过丰富多样的儿童形象——胆小懦弱的安建军、诡计多端的刘庆来、仗义直爽的雷振山、天真无邪的安小妹,展示了中国电影中少有的真实儿童世界。再例如《多梦时节》围绕女主人公的少女遐思和懵懂,探索着社会该给儿童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这些电影突破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奋发向上等主题模式,反映了少年儿童的强烈自主意识和渴望被理解、尊重的天性。但在繁荣的背面,儿童电影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儿童电影充斥着婚姻不幸、家庭破裂、犯罪等问题,例如《被抛弃的人》《为什么生我》《失去的歌声》等,这些电影的编导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一些与少年儿童相关的社会问题进行呼吁与谴责,而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去关爱本体,故事情节脱离儿童的真实生活。
新世纪以来,儿童电影的视野格局更为宏大,题材内容更为多样。既有《熊出没》《洛克王国》《快乐星球》等IP改编热衍生的系列作品,也有《树上有个好地方》《小狗奶瓶》《旋风女队》等荣获金鸡奖最佳儿童片的艺术电影。但国产儿童电影依然面临“排片少、票房低、半日游”的问题,一方面受限观众群,另一方面也源自于创作者两极分化的选材,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大则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如《熊出没·奇幻空间》中光头强为保卫维系生态平衡的“金鹿角”而与邪恶势力斗争;小则背负了家长对学习成绩的期许,例如《老师也疯狂》里不良学生在热血教师的带领下取得学年第一。主题内核仍然是成人价值观式的环保、励志等,与孩子们最关心的主题相差甚远。相较之下,伊朗儿童电影以自然流露,真实质朴闻名于世界,伊朗电影人围绕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困境,创作了一大批观赏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儿童电影。如《小鞋子》中哥哥为了妹妹的运动鞋而参加赛跑比赛,《白气球》里纳西娅丢失了母亲给的500块钱而焦急万分,看似微小却饱含真情的故事不仅引起了儿童的共鸣,也触碰着大人心中柔软的回忆。再有,我国儿童电影的受众定位不准确,导致了儿童电影的全龄化和低幼化之争。以《喜羊羊灰太狼》《熊出没》为代表的衍生儿童电影,因为明显的“低幼化”而遭到成年人排斥,被批评低估了孩子的想象力。另一批如《魁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受众“全龄化“电影”,又因为暴力元素和晦涩难懂的故事内核被认为不适宜儿童观看。在这场有关“低幼化”和“全龄化”的大讨论中,无论是粗暴地将“低幼化”作为中国儿童电影的唯一症结所在,还是“重迎合轻引领”的满足多元市场消费人群,显然都没能切入受众群定位模糊的要害。
3 “儿童本位”基础上的创作策略设想
3.1 准确定位电影受众群
既然中国儿童电影面临“受众定位模糊”的问题,那么当务之急则是细分受众群,而不是普遍试图在一部影片中满足不同年龄受众的接受需求。首先对儿童本体而言,《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从0岁到18岁,儿童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不同年龄儿童的想象力为例,低龄儿童在幻想中常常把幻想事物加以夸大或缩小,对童话或神话故事产生迷恋。少年儿童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其幻想开始带有某些理性的味道,对童话故事的爱好降低,代之以有现实性的、想象丰富的文艺作品。因此针对不同年龄区间的儿童,创作者应该摄制符合不同年龄区间理解能力的电影。再有,面向儿童和成年人共赏的影片,如果说这种“全龄化”保留对儿童观众群的定位,那么将儿童和成人的不同趣味生生调和在一起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实践。要创作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儿童电影,创作者应该以认识儿童和成年人的差异为前提,以尊重儿童和成年人的特质为原则,以人类共同的情感为出发点。例如美国皮克斯出品的《寻梦环游记》围绕萌动的爱情、感人的亲情、嬉闹的生活等儿童和成年人共通情感经历,并展开奇妙的想象来构建易于理解的世界观,从而打造了一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合家欢影片。
3.2 贴近儿童的真实世界
如前所述,当下的儿童电影或脱离真实生活或从成人视角出发,尽管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的世界仍然是独特且不可取代的,有关儿童生命世界的一切表征,都有可能在儿童电影的世界里得到表现。因此创作者应该贴近儿童真实生活,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具体的策略有以下几种:其一,从儿童生活小事取材。许多于成年人而言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是孩子世界中大事,例如《何处是我朋友家》中丢失的作业本只是大人眼中的几页纸张,小少年却跋山涉水的履行承诺,这部影片没有拯救世界、保卫地球的命题来的豪情壮志,而是凭借着真实的情感和少年的执着打动着观众。其二,反映儿童的精神世界。人们往往认为儿童是无忧无虑的,其实他们也有着复杂的情感,例如日本电影《再见我们的幼儿园》中拓实因为父母离异而迁怒别人,康娜希望好朋友康复但不想代替他去世,优依满意于优渥的家境但也害怕旁人嘲笑父母的职业。这些对儿童心理特点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挖掘,刻画了一个个朝气蓬勃、个性鲜明、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儿童形象。其三,与时俱进。当今儿童的心理和从前的儿童有着巨大差异,信息社会使得儿童获取资源更加便捷,儿童所思所想不免受到成人的影响而比过去早熟,如果一味按照传统的观念表现儿童世界的天真感情,可能会导致儿童电影的浅薄简单,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并结合当时代语境来进行创作。
3.3 寓教于乐的创作思路
长期以来,为追求教化效果,我们的儿童影片里多反映深沉、凝重的话题,而缺少反映轻松愉快的话题。然而即使存在苦难和贫穷,孩子们的眼中世界也是多彩的,儿童影片应该顺应儿童天性,体现儿童自主、自由的梦想,反映当代儿童丰富而多样的生命现象,塑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形象,使儿童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为他们获取幸福快乐的精神家园。当然在寻求娱乐性的同时也要“重引领轻迎合”,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却缺乏是非辨别力;模仿能力强,却没有理性选择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创作者不能一味地满足市场的各类趣味,而要肩负起对祖国的未来开启心智的责任,杜绝物质至上、享乐主义、欲望狂欢的泛滥,培养儿童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引发他们在开怀一乐外的深入思考。
4 结语
儿童电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影,其特殊性在于创作者和拍摄者是成人,而受众却是儿童,这决定了儿童电影既无法脱离成人世界而独立存在,又需要坚持“儿童本位”观念。儿童电影首先应该是为儿童所拍摄,要有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摆脱创作中的“成人化“模式,不要将重点放在表现成人世界沉重的主题和复杂内容上。明确儿童电影受众的主体是儿童,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和精神并且与时俱进,平衡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娱乐和教育功能。
目前儿童电影所面临的问题当然不限于创作层面,电影的立项、宣传和放映等各个环节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仅从创作环节提出一些设想。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儿童电影,怎样把优质的儿童电影传播出去,仍值得电影人们继续探索,毕竟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就是丰富祖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