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俗汉字学之刍议
2020-11-28孟敬皓
孟敬皓
摘要:俗汉字学,亦称“俗解汉字”,是“根据通行字形而对汉字形义关系作非汉字学的随意解释汉字字本义的现象或做法”。因解构汉字的方式不符合现代汉字学学科严谨的理论要求,具有非学理性的显著特征,故俗汉字学往往为汉字学界所不取。但无论是从历时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当代共时的角度考察,俗汉字学在中国的社会语言生活中皆屡见不鲜,是一种与普通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且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语言现象。笔者认为,俗汉字学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具备两大基本功能:一是服务于人类表达对某类事物和现象的认知、情感、态度或立场的要求,作为人们思想观念的载体;二是服务于语言教学实践,主要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教学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俗汉字学;基本功能;思想观念;汉字教学
一、俗汉字学作为思想观念的载体
(一) 历史渊源
俗汉字学以非学理性的面貌出现,并作为表达个人思想意愿和主观认知、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工具的现象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就有明确记载了。
根据《左传》记载,春秋中期的楚怀王就已经尝试利用汉字来对自己的主观认知进行附会性阐释了。《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有载:“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在楚庄王眼中,“武”由“止”和“戈”两个部件组成,两个部件具有各自的含義:“止”被赋予了“止息”、“消除”的意义,“戈”用来指代战争,故“武”就具有了制止战事的含义,因而国家行使战争权的目的应在于除暴安良,以更好地维持长久和平,而非用来争权夺利、涂炭生灵。“武”字蕴含着崇高的精神追求,这不仅是楚庄王个人的解读,也代表着春秋时代一种重要的道德理念,反映了在礼崩乐坏、兵戈迭起的动荡环境中,各诸侯国贵族和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他们对重建正义统一的社会秩序的普遍诉求。楚庄王对“武”字的解释正是体现了个人态度立场与社会文化心理的有机结合。在儒学盛行的汉代,楚怀王的这种思想高度更是折服了很多儒者,就连素来以考学严谨著称的汉字学家许慎,在对《说文解字》中的“武”字进行释义时,也完全沿用了楚怀王的见解。
然而,若从汉字学学科的角度进行审视,楚怀王对“武”字的阐释就欠缺科学性和严谨性了,完全属于俗汉字学的范畴。基于现当代学者对汉字形义历史演变的考证,《汉字源流字典》认为对“武”字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会意字,甲骨文从戈从止(趾),会持戈行进之意,是阅兵或征伐示威之象”。因而,按照汉字学的观点,“武”字的本义就是手握兵器、行军打仗的意思,本身不附有个人立场、态度或社会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主观色彩。由此可见,古人对“武”字本义的解释,多具有附会情感义和文化义的倾向。
直至宋代,俗汉字学依然存在,人们仍旧倾向于从非学理性的角度出发,依照自己的主观见解或当时社会普遍的思想文化潮流来解释汉字。北宋王安石著有《字说》一书,此书在解释汉字字本义时,将汉字的现有形态强行与当时的常用义发生联系,并将联系的结果作为对造字本义的解释,这样的解释穿凿附会、荒谬不堪。如,形声字“坡”在书中被解释为“土之皮也”,形声字“波”被释为“水之皮也”,形声字“诗”则被释作“寺人之言也”,此等解释与其说是对汉字本义的追根溯源,不如说是旨在满足北宋工商业城市市井阶层娱乐消遣需要的拆字游戏。王安石对“坡”字和“波”字本义的解释可能只是他生活中主观经验的映射,认为“坡”和“波”分别是土壤和水的外壳部分;他对“诗”字字本义的阐释,可能只是停留在他对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直接感受,因为在唐宋时期,由于统治阶层的政策扶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扩展,中国本土佛教进入了全盛发展期,随着佛教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不断深入,禅化的士大夫阶层不断扩大,精通文艺的僧人群体也逐渐兴起,他们援“禅”作诗的倾向,对中国的文学面貌产生了巨大的革新作用。可能是由于唐宋以来,以寒山诗和王梵志诗为代表的禅诗脍炙人口、风靡社会,王安石便作出了“诗为寺人之言也”的解读。总的来说,王安石对汉字字本义的解释,仍然是对事物主观化认知的迁移,抑或是对社会文化现象的附会,不具有学理上的科学性。
除了中国古代社会,俗解汉字的现象在中国现当代社会也层出不穷,而且出现更为频繁,主要是给广告宣传起推波助澜的造势作用。
在现当代社会中,俗汉字学也同样服务于一些公益广告或商业广告的宣传。这一现象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形成、网络媒体的兴起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出现。笔者将以自己最近在网络上看到的某则公益广告为例来说明这一现象。
在今年教师节时,北京某社会团体在某网站上发布了一则以图片为载体的公益广告,以赞誉教师的优秀品德,从而适应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图片上将简体字“师”拆成“丨丿”和“帀”两部分,将“丨丿”赋予“思辨”的含义,又将“帀”赋予“价值”的含义。
图片所表达的内容确实很有思想文化性,非常符合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但从汉字学角度来看,它解释汉字的手段完全是穿凿附会,是主观臆断的望“形”生义。
如果从纯汉字学的角度分析,简体字“师”的繁体形态应该是“師”。而“師”字中的左半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单独成字,是外出作战的军队的意思;右边的“帀”字在古文字中亦单独成字,是教师、老师的意思。由于这两个字的音比较近,因而二者的“形”及“形”记载的“义”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地加以融合,这两个独体字也逐渐叠加在了一起。在人们不再具体区分二者字形及其字形对应的字本义之关系的基础上,这两个音近的汉字在书写时被习惯性地拼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字——繁体的“師”字,并记载了两个意义上毫不相干的义项,一为军队的意思,二为老师的意思。后来,“军队”这一义项逐渐弱化、消退,“教师”这一义项得到凸显,成为了“師”的基本义或常用义。
繁体“師”字的左半部分与简体“师”字的“丨丿”只有形体上的繁简关系,并无意义上的关联。“師”写作“师”仅仅是为了书写的便利,因而“师”中的“丨丿”根本没有“分”和“辨”的意思。该广告不顾汉字本身的演进发展规律,主观上强行将简体字“师”中的“丨丿”与“辨”字字形中间“刀”的形态和意义相联系,混为一谈,错误地生发出“思辨”的意思。该广告还强行地将“帀”与“币”的形态和意义相勾连,并错误地将其引申为“有价值”的意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俗解汉字的结果是人们对汉字进行望“形”生义的产物,解析手段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俗解汉字的手段
尽管俗汉字学解析汉字的手段看似杂乱无章,但其中还是能够归纳出一些可循的规律。根据文章之前所列举的实例以及笔者自己在网络微博上搜集到的例子,笔者认为,俗解汉字的手段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1.相对包括象形字和指事字在内的独体字而言,人们更青睐于俗解合体字,俗解的对象往往包括会意字、形声字及会意兼形声字。在俗解合体字的过程中,无论该合体字属于什么类型,往往都被当做会意字进行附会性地解释。
(1)会意字解析为会意字,例如:
①息:结构上分析为从心从身省,字本义解释为“身体残缺了,心却是完整的。正所谓身残心不残。把自己放在心上,超越自我,就是不平凡的人生”。
②吝:结构上分析为从文从口,字本义解释为“文人穷得只剩下一个口了,要命的是难糊口啊”。
③性:结构上分析为从心从生,字本义解释为“生来就心里想这事,于是乎,性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性趣盎然”。
④孕:结构上分析为从乃从子,字本义解释为“孩子在胎里就希望是儿子”。
⑤歪:结构上分析为从不从正,字本义解释为“不正”。
⑥滅:结构上分析为从一从火,字本义解释为“整一根棍或棒往火上一压,就把火压熄了”。
(2) 形声字解析为会意字,例如:
①财:结构上分析为从贝从才,字本义解释为“既有钱又有知识”。
②狼:结构上分析为从犬从良,字本义解释为“没有良心的野兽”。
③邪:结构上分析为从牙从耳,字本义解释为“牙和耳朵并列在一起,五官不正,为人邪恶”。
④俗:结构上分析为从人从谷,字本义解释为“人吃五谷杂粮,生活在凡人世界里,雅不起来”。
(3) 会意兼形声字解析为会意字,例如:
①富:结构上分析为从宀一人口田,字本义解释为“表示家庭富裕。宝盖头象形房子,即家;‘畐由一、口、田三个字组成,意谓一口一份田。故‘富字字面义为家里每一口人都有一份田,在古代,这样的家庭很富有”。
②您:结构上分析为从你从心,字本义解释为“把你放在心上,就多了些爱”。
③诱:结构上分析为从言从秀,字本义解释为“美丽的语言颇能迷惑人,更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④跪:结构上分析为从足从危,字本义解释为“总不站立,脚就会失去正常功能,会很危险的”。
⑤躬:结构上分析为从身从弓,字本义解释为“身体总像弓一样弯曲”。
⑥空:结构上分析为从穴从工,字本义解释为“尽心力打洞,其结果是一‘空”。
2.在俗解汉字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不追溯汉字的繁体形态乃至历史上更早的字形进行结构分析,而是直接从当今简体字的形态入手,进行部件拆分。若拆分出来的某个部件在当今的简化字中找不到或难以找到其对应的形态,则在简化字中另找一个形态与它极其相似的部件来代替,再对该部件进行附会性释义。例如:
(1) 会(繁体字“會”):结构上分析为从人从云,字本义解释为“总是一个人在说。特别是某些领导,滔滔不绝,讲的尽是一些假话、空话、废话、大话,没有实际内容”。
(2) 浊(繁体字“濁”):结构上分析为从水从虫,字本义解释为“水太不干净了,易滋生出蛆虫来”。
(3) 时(繁体字“時”):结构上分析为从日从寸,字本义解释为“一寸光阴一寸金,日子就像寸金一样,十分宝贵。无怪先哲们说世界上最宝贵最难买的就是时间”。
(4)师(繁体字“師”):结构上分析为从丨丿从币(当今简化字中很难找到“帀”的形态,因此用形态与之相似的“币”加以替代)。
3.在俗解合体字时,离析出来的每一个部件,往往按照今天人们所认为的其对应的常用义(或基本义)加以释义,整个字的字本义也往往按照今天人们所认为的其所记载的词的常用义(或基本义)加以解释,而不追溯该字真正的字本义(或该字所记载的词的词源义),例如:
(1) 邪:今天有人主观臆断地俗解为从牙从耳,字本义解释为“邪恶”,但事实上该字是形声字,从阜牙声,在古代表示一个城镇的地名。
(2) 财:今天有人主观臆断地俗解为从贝从才,字本义解释为“有钱又有才华”,但事实上该字是形声字,从贝才声,仅表示财富、财产。
(3) 诱:今天有人主观臆断地把整个字的字本义解释为“用言语迷惑人,使人误入歧途”,但事实上该字的字本义是“以正确的言语进行良好的教导,使人为善”。
(4) 跪:今天有人主观臆断地俗解为从足从危,字本义解释为“总不站立,脚就会失去正常功能,会很危险的”,但事实上该字中的部件“危”所表示的含义并不是“危险”,而是表示高直之意。“跪”整个字的字本义表示的是古人的跪坐姿态,即“曲腿双膝着地,臀部离开脚后跟,腰前伸,是古人表敬的一种姿势”。
虽然不排除人们俗解汉字时,对于某些字的解释还是“歪打正着”的,例如之前例子中对“歪”字字形结构、部件意义和字本义的解释是恰好正确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汉字的解释,要么是在分析字形结构时出错或不全面,要么是在解释某个字中一些部件的意思上出错或出现偏差,要么是在解释整个字的字本义时出现错误,或是兼有其中两三种情况。因此,从汉字学学理的角度来说,俗汉字学解构汉字的模式本身是站不住脚的,而俗解汉字的结果一般是因解构者基于自身主观意念,或局限于自身狭隘的认知经验,或受社会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抑或是出于消遣娱乐的目的而产生的。
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当代,俗汉字学都可视作是一种旨在博人眼球的工具或手段,其主要价值在于为表达个人认知经验、情感、立场和态度服务,为大众娱乐消遣服务,以及为推销广告、反映某些社会思想文化或意识观念而服务。它具有鲜明的人为操纵性,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究其本质,俗汉字学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具有学术性质的某种“科学”或某类“学科”。因其非学理性的特点,俗汉字学本身就与汉字学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界限。
(三)成为思想表达工具的原因及表现
尽管俗汉字学遭到了学理上的否定,但它所具有其表达个人主观思想意愿、反映和传输社会文化观念及意识形态这一基本功能仍能为当代中国的民众所用,人们仍然可以把它当做针砭时弊、向他人诉说观念和向社会表达理想生活愿景的工具。人民群众使用俗解汉字来表达自身诉求的方式,是由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环境决定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中国的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却没有完全处理好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导致经济高效运转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追求经济效益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人民物质利益满足与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不协调。这些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共同构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当今中国最根本的社会矛盾,这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发了民众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同时,21世纪人类进入了以网络新媒体为主要言论平台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各种通讯技术方兴未艾,打破了传统上社会言论基本上由政府和主流媒体主导的局面,民众的“喉舌”自主权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和延伸,为民众自我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而开放的空间。
此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内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汉语热”在国际上广泛传播,而中国本土的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却正逐渐消退,这就激发了一些人民群众保护、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尽管民众具有自身知识文化不足的局限性,真正精通“国学”的中国人并不多,但还是有不少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借助和采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形式来传播观念,俗汉字学也可算是这一现象的产物。
正是在当今这一时代背景下,俗汉字学批判时事、传达观念和表达诉求的工具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强化。例如,网友借助对“清”字的俗解来表达民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水是蓝的,现在的水还那么蓝吗?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能完整地留给下一代吗?那蓝蓝的水啊,还会清澈透明吗?也许你用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也有人通过对“俗”的俗解来表达对当下中国人只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文化培养这一危机的担忧:“人吃五谷杂粮,生活在凡人世界里,雅不起来。”还有人借用对“时”字的俗解来慨叹,当今中国民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由于时间紧凑带来的压力:“一寸光阴一寸金,日子就像寸金一样,十分宝贵。无怪先哲们说世界上最宝贵最难买的就是时间。”还有人通过俗解“诱”字,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尔虞我诈的现象发出告诫:“美丽的语言颇能迷惑人,更容易把人引入歧途。多听逆耳忠言未必是坏事。”
民众借助俗解汉字这一手段向他人、社会和国家传达自己有益的批评、建议和美好的愿望,生动形象而又幽默风趣,有助于减小传播观念和表达诉求的阻力,是社会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当今中国民众网络议事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 “俗解汉字”的教学意义
俗解汉字还可服务于语言教学实践,可以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教学的一种策略。沈阳大学的刘佳和王少凯提出,适当地俗解汉字,对一些汉字采取“戏说”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外国学生对汉语本体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識的学习和吸收。他们认为,在汉语国际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戏说汉字”的教学方法,至少有三种作用:
第一,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在汉语国际教学中,汉字是教学的难点。在汉字教学中,留学生普遍表现出畏惧、排斥的心理,这使课堂出现枯燥尴尬的局面。如果在汉字教学中加强对汉字的戏说,留学生会像听故事一样进行学习,在了解文化的同时也掌握了汉字。
第二,加深知识理解,促进识字学习。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识字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相似字。汉字戏说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区分相似字,更能扩大其词汇量。
第三,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国际汉语教师的最根本任务是传播中国文化,而对汉字进行戏说是最佳的传播文化的方式。通过文化的传播,可以加强人与人的交流,从而了解更多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
(二) “俗解汉字”的局限及建议
在汉语国际教学中,俗解汉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引起教师注意,如有些汉字本身没有必要、不太适合或很难进行俗解;不恰当地对汉字进行俗解,轻则可能会使留学生对教师产生负面印象,重则可能会使其对中国的一些文化现象乃至中国的国家形象产生负面解读等等。
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必要、不适合或很难进行俗解的汉字大致可分为如下五类:
1.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也包括繁体为合体字形式,但简体为独体字形式的汉字)本身无法进行拆解,没有俗解的必要。对于古今常用义始终不变的独体字,如“日”“月”“田”“女”“象”“鼠”“上”“下”“中”“本”“末”“朱”“刃”“曰”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言字本义即可,必要时可借助多媒体还原其古文字字形,呈现其字形从古至今的演进过程,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这些独体字的形和义。对于字本义与后来的常用义不一致的独体字,如“豆”“冬”“已”“儿”“示”“我”“来”等,以及繁体为合体字形式,但简体为独体字形式的汉字,如“义”“乐”等,教师只需告知学生它们今天的常用义即可,不需要俗解。
2.合体字(会意字、形声字及会意兼形声字)大多可以俗解,如“饿”可以俗解为“我食”(“我想吃饭”),“您”可以解释为“把你放在心上,所以称‘您”,“诱”可以俗解为“用美丽的言语来诱导人”,但是若它们本身所记录的常用义与从它们中离析出来的各个部件所对应的常用义之和完全无法勾连时,则不宜进行俗解。如“财”不宜解释为“既有钱又有才能”,“妈”不宜解释为“母马为妈”。
3.构件本身形态过于复杂或怪异,或将构件拆分出来令学生难解其意的合体字不宜进行俗解,如“勤”“餐”“籍”“德”“怪”“乖”“先”“后”“夜”“胖”“际”“鸡”“邓”“师”“药”等。对于这些汉字,教师只能告诉学生其常用义,并要求学生多练习书写。
4.当今纯粹用作虚词(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汉字很难进行俗解,如“在”“于”“和”“而”“且”“但”“却”“与”“的”“着”“了”“啊”“吗”“吧”“呢”等。对于这些表示纯虚词的汉字,教师只需告知学生它们今天常用的语法意义即可,不需要俗解字形。
5.无法直接从当今的字形上看出原来的造字理据或造字理据一直不明确的汉字很难俗解,如“春”“泰”“去”“是”“此”等。对于这些字,教师只能直言其当今常用义,并要求学生课后多练习书写。
除了注意以上五类不能俗解的汉字之外,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握好俗解汉字的尺度。尽管俗解汉字的目的是让学生高效理解汉字的意义,但教师亦不能因一味地追求这一目标而逾越分寸,从而酿成损害中国教师形象,或使学生曲解中国文化乃至中国国家形象等一系列的恶果。
首先,俗解汉字不等于以低俗的方式解构汉字。教师若采用恶俗化的方式解释汉字,则会贬损自身的形象,损害课堂的严肃性,因此教师在俗解汉字的过程中必须极力避免以低级趣味解释汉字字义。如对汉字“性”的字义加以解释时,教师不宜向恶俗、淫秽的性文化靠拢而将其释为“生来就心里想这事,于是乎,性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以免对自身形象及课堂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在俗解汉字时,教师还需注意避免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家形象产生负面解读。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汉民族上千年来思维方式的建构和价值观念的积淀,课堂上中国教师的解字视角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解读,解字的过程也是无形之中塑造和呈现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俗解汉字时,应尽量避免采用可能会使留学生从负面解读中国文化和中国国家形象的解字视角。教师择取解字角度看似是一个非常细微的举动,然而却能夠为外国留学生打开观察中华文化及中国国家形象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中国及中国人的看法。中国教师选择恰到好处的视角来俗解汉字,有助于引导外国留学生积极地看待汉字文化,拉近他们与中国及中国人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这对提高中华文明的国际亲和力、传播优秀中国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总而言之,俗汉字学古已有之,是通过字形而对汉字字本义随意加以阐述的现象或做法,又称为“俗解汉字”。俗汉字学由于缺乏学理上的严谨性,故与正统的汉字学有着分明的界线。它虽然不具有专门学科的性质,但却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征,具有两大基本功能:表达个人主观思想意愿、反映和传输文化观念的功能,以及服务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功能。它在民众批判时事,向他人、社会和国家传达观念和表达诉求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促进了留学生的汉语文化知识学习。因此,俗汉字学是中国当代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重它的适用条件和使用方式,从而更好地为汉字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施茂枝.俗解汉字与识字教学[J].汉字文化,2011,(1).
[2]许慎.说文解字(孙刻本)[M].合肥:黄山书社,2013-09.
[3]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1.
[4]刘佳 ,王少凯.汉字戏说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意义[J].校园英语,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