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网络教学探析

2020-11-28张静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设计英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带来了教育领域的革命。教学内容能够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文字,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了轻松多元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增加了课堂反馈的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育方面的革命,在英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英语;网络教学;教学设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2019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超过4.5亿户。

在互联网已经基本普及的情况下,面对庞大的网络用户数量,网络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必须要跟进。

一、网络教学的优点

(一)打破常规限制,学习方式多元化

网络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扩展,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他们喜欢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方式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参与的过程就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没有听懂的内容,可以反复地去观看学习,去揣摩,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目的。

(二)增加学习趣味,激发学习积极性

网络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一切相关的教育资源,将所有与本节课讲授内容有关的资料背景,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文字、图片、动画、影像,创造图文并茂、声音与信息相结合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展,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多而且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知识传授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丰富的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知识,并且通过更加逼真的教学媒体,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做到取长补短。这就要求教师有更强的学习力,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因此,网络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推进教育的更快发展。

二、网络教学的弊端

(一)师生缺乏交流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学生通过情境牢记所学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而在网络学习中,学生面对的是一部电脑或者一部手机,看到的只是屏幕上的教学课件。课件变成了教师讲课的主要依据,教师不能够随时通过学生的反应来判断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从而不能随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式,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教师预设的限制。

(二)淡化基础知识的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重新建构新的认知。但在网络教学中,由于教师事先预设了课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依据课件来教学,所以往往会忽视知识得出的过程,淡化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从而使课本的地位被淡化,而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课件以及媒体却成为了学习的主要载体。

三、如何开展网络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根据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网络教学软件和APP,发挥它们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优势,力求教学效果最优化。以英语教学为例,作为一门语言,听、说、读、写是基本的能力,我們使用的网络教学软件就不能同时满足这四种需求。因此,我们还使用其他的APP,为了解决听的问题,我们每天给学生设置一定量的和教学进度配套的听力题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之后提交作业。系统自动分析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得分,并分析班级整体成绩,提供给老师一些参考和建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我们会布置一些配音类的作业,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聆听范读然后跟读的方式练习发音,培养语感。

(二)改变教学设计方式

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为基础,以学为中心,不以教为中心,加强知识讲解的渐入性和趣味性,教师多鼓励学生参与连线、讨论等互动学习,释放学生对手机、电脑等媒体的好奇心,力求寓教于乐。教学设计要注重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结合,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先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然后通过举例,学生发言等形式逐渐加入新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重点进行有意识的重复强化。以冀教版七年级英语《UNIT1  A Trip to the Silk Road》为例,本单元通过几个主人公旅游的路线,逐课讲解北京、西安、兰州、敦煌的特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我们在上课前就通过布置APP配音的作业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这几个城市有了初步的思路。所以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尽量用英语对这个城市做简单的介绍,教师适时给予词汇、发音等方面的指导。然后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来补充相关的内容,在这些补充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入本课的重点词汇、短语等内容。

(三)线上线下结合

教师要少讲多练,练习要有讲评。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尽量分割授课内容,增加刺激的数量,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在每个片段后设置相应的练习来增强记忆和理解,最后设置拓展练习达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多元化的元素,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弊端和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固然有优点,但不能完全地舍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才能使教育现代化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敬仕昌.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N].学知报,2010-08-02(A7).

[2]孙延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生物高效课堂[N].学知报,2010-12-20(H1).

作者简介:张静(1986-),女,汉族,甘肃临洮人,本科,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教学设计英语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