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2020-11-28张爱彬
张爱彬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加强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极为有帮助的。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且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加强小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但目前教师在进行学生读写结合教学时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改进,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而读写能力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更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加强语文核心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小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和培养,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的高效学习。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閱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此加以重视,并加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没能抓住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要领,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要求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读写教学流于形式化,不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锻炼,以模仿性锻炼为主。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正确理清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没有很好地将读写结合起来,常常是只注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或只注重学生的写作,在阅读中获得的能力无法顺利转移运用到写作中,造成了读写分离的情况。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以阅读入手,加强读写结合教学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对于语文的教学不能单单停留在课本和习题上,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进行课外阅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和思维,在阅读中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读写锻炼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听得明白”“说得清楚”“注入情感”和“生动描述”。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文意,对他人讲述时能够将文章概括清楚。进行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时,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拥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能够在写作中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并进行生动描述。教师要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在学生阅读过新的内容时要及时鼓励学生进行写作锻炼,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及时的宣泄和表达,体验读写的快乐,养成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
(二)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多种方式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内容之中,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进行切身感受和体验,对陌生的事物或抽象的内容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思想情感和道理,搜集写作素材并运用到写作之中。笔者在对学生教授《穷人》一课时,通过为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对桑娜的生活状况有了详细的了解,随后笔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和表情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们体会桑娜的善良以及忐忑不安的原因,体会桑娜的善良与坚强。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课上展示收获和成果。在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人性善良的光辉后,笔者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故事续编,让学生不仅能够受到爱的教育,对文章内容获得深刻感悟,还能及时将所学所想加入到写作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三)加强写作练习,从写作中获得读书体验
想要提高学生读写结合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勤加写作,加强写作练习,在写作中对于阅读内容获得新的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笔者在进行《少年闰土》的教学时,在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学习和理解之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内容进行作文写作,可以对文章进行改编和续编,也可以从文中角色出发进行写作,以《假如我是少年闰土》或《假如我是少年鲁迅》为题进行作文写作,在写作中获得新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并在写作中得到写作方式和表达技巧的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或周记,让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记录,养成学生观察周围生活的好习惯,逐渐提升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优秀作文阅读竞赛,从学生写作的作文中评选出优秀作文,让学生在课上进行阅读,并鼓励其他学生对作文进行点评,体会作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将作文与阅读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教师在践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入手,加强读写结合教学,并通过创设合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独特感悟,并将感悟融入到所写内容中,
参考文献:
[1]林培环.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49.
[2]王治陆. 小学语文中高段读写结合指导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